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忘”,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一是低水平均衡阶段,也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发展观。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

邹 敏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有效举措。教育公平是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调节手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农村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教育均衡发展概论

(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

“均衡”就是平衡。均衡是物理学名词,被引入经济学和教育学中,可以说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的移植。教育均衡实质上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遵循相关的教育法规。其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教学资源配置、教育结果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义务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是检验政府责任的重要指标。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符合教育的公共性、普遍性和基础性。分阶段、分步骤尽可能地缩小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把低水平教育的学校扶上去,让优质资源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均等,在形成特色中提高水平,从而实现教育的高层次整体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有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造峰扬谷”,即教育发展基础上的均衡,缩小教育发展的落差,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和整体提升。重点是推进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孩子都不能忘”,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绝不是搞教育的平均主义,它更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理论:一是低水平均衡阶段,也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以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为目的,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二是初级均衡阶段,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追求教育过程和教育条件的均等。主要以追求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确保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群体间的优化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三是高级均衡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均等。主要以人的培养和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四是高水平均衡阶段。基础教育均衡的理想阶段,其标志是教育资源丰富,差别极大缩小,教育资源在社会和学校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

教育均衡发展观。第一,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第二,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分类发展。均衡发展绝不是教育的平均主义,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第三,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第四,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第五,教育均衡发展是整体发展。第六,均衡发展不是孤立发展,而是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在优质辐射下走向共同富裕。走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不是取长补短的平均主义,而是要让弱校变强,强校更好、更优、更有特色。我们应打破“生源决定论”、“地域决定论”、“条件决定论”。积累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文化,一个“优质教育群”更需要长期的文化积淀。

(二)教育均衡发展历程

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迈向教育公平有三大步:第一步:20世纪80年代从改善办学条件做起;第二步:20世纪90年代推进普及义务教育开始,基本实现“双基”目标;第三步:从投入机制上突破;第四步:21世纪保障在免费教育上体现,实现免费教育。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永久的理念。古希腊的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18世纪末,西方国家立法确立教育公平思想。21世纪,学术界提出“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适当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没有社会公平。

1994年就有学者提出这一观点。2002年5月,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即“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9月国务院出台《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5年国家出台《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2006年我国颁布新《义务教育法》贯穿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核心价值取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相应予以法律保障,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5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任务。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亿万农民群众学有所教的迫切需要。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大致包括八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入学权利和机会实现均衡发展,即适龄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衡,弱势群体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二是在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在县域之间、乡域之间统筹规划,这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三是在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四是在学校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学校教育经费投入、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和生源均衡等;五是在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管理等方面的均衡;六是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七是在教育质量上实现均衡发展,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均衡;八是教育结果在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

二、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基础教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据统计,2002年全国总计有中小学校53.7万所,在校生20 444.58万人。其中,县镇中小学校7.2万所,占总数的13.4%;农村中小学校42.37万所,占总数的78.95%。县镇中小学生4670.98万人,占总数的22.9%;农村中小学生11 255.5万人,占总数的55.1%,两项合计,农村中小学校占总数的92.3%,农村中小学生占总数的78%。

我国城乡收入比明显拉大:1980年为2.8∶1,1988年为3.1∶1,2002年为5∶1。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乡教育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的差异。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失衡,而反过来会进一步加剧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别,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因此,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农村人口享受相对公平、相对公正的国民教育,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整个社会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农村人口,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逐步走向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我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严重的身份歧视。首先,教材中有明显的“城市中心论”,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明显不公。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再次,教育机会不均等。由于带有明显城市偏向的高考招生政策,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在很多地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将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问题:(1)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投入小,办学条件与城市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2)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师资水平明显偏低。(3)农村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流向城镇学校就读,择校问题严重。(4)农村学校学生仍有辍学,部分学生未能完成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薄弱,教学质量落后,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优质教育。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教育体制僵化。第二,教育管理上办学责任过度下放到区县。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以乡为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本已存在的地区发展与经济水平的差异,更导致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不平衡。第三,农村思想观念守旧,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第四,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实际脱节。

农村教育失衡的表现维度:(1)地区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投入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2)城乡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差。(3)校际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基础教育发展的“细腰”。

三、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为原则,必须坚持民生导向。

(一)建立发展农村教育责任体系

各级政府切实负起发展教育的责任,优先发展教育,解决八亿农村人口受教育的问题。政府领导重视教育是在履行职责。建立比较合理、完善的农村教育发展责任体系,在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学体制,做到层层有责、层层负责,真正体现“人民教育政府办”。提高认识,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确立辩证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在扶持弱势群体上要有明显进展。国家可以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财政标准的县乡,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运用产业政策优惠和税收的减免,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调配教育资金,实行捆绑使用机制,成立教育会计核算站,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如英国在保障农村普通教育率先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农村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扩大农村地方办学的自主权,积极鼓励私人办学,开拓农村公私立教育并存的道路;广泛宣传并提倡振兴农村教育的公民捐资助学,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农村教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二)农村校点布局调整

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区域内教育资源利用率。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校网调整与危房改造、新建学校、改造薄弱学校、创建优质学校、移民建镇、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适当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好被撤销和合并学校的现有资产,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农村乡镇学校教职工生活居住条件。

集中化发展方式改变教育布局不合理状况。所谓集中化发展,主要表现为学校的规模适度扩大,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将分散的教学点或偏僻的小学校撤销,合并成一所新的学校,并对其加强投入和建设。调整办学规模,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人口结构等特点,沿主要交通线和经济较发达地方设校,从学生就近入学和办学的规模效益两方面进行考虑,然后集中附近几个村的财力加强建设;也可以选择合适地点,几个村联建学校,这样的学校可以采取寄餐或寄宿制。要把办好让农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线,统筹考虑农村中小学的辐射半径和人口覆盖率,本着“转变观念、注意效益、统筹规划、重组资源、规模办学、降低成本、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办学、集中教育管理”的工作思路。集中办学得到农民认可是关键。有两条路径:一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一种是农村中学进城。后者效果更直接、更明显,可在最短时间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实施农村初中进城,关键是政府投入,不能搞市场化运作,否则建校成本就有可能转嫁到农民身上。

寄宿制学校建设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有利于教学研究及教师培养;三是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农村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四是可减少家长压力。坚持从政策上予以倾斜,把农村学校的建设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坚持领导包镇联校制度,列入工作目标。坚持循序渐进、适度集中的原则,主要采取改建、扩建、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布点适当、规模适度、距离适中的学校布局。做好入学保生工作,确保学生“留得住”。寄宿制学校是教育的现实选择,承担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职能,尤其对于缺少同伴的独生子女、缺少家庭关爱的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突出意义。设置专职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日常生活、情感调节。寄宿生活丰富与否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寄宿制学校不是孤岛,它应该通过网络、短信及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加强联系。

四川省动用3亿元建400所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据统计,2007年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300万人,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1%。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中,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以及校外租房。各级政府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列为“民生工程”,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寄宿制学校,实现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大班额变小,保证生活质量,解除学生家庭的后顾之忧,解决学生辍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武汉建成170所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可接纳8万学生,较好满足农村偏远湖区、库区、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农村建设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办学规模小、服务半径过大及留守子女问题的有效途径。有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社会力量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

(三)关爱弱势群体

特指那些由于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之“弱”,一是弱势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竞争力,二是弱势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各种公民权利。弱势群体多指低保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三残儿童和外来民工子女。建立有效机制,切实落实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和提供必要寄宿生活补助。一是启动“城乡肩并肩结对帮扶”工程。“访困、结对、助学”,纷纷开展“阳光行动”、“1+1”等爱心工程,让贫困学生同沐阳光。二是关爱三残儿童。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和培养中度弱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校应该顺应“零距离教育”、“全纳性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弱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将随班就读的对象确定为“视力障碍(包括盲和低视力)、听力障碍(包括聋和重听)、智力障碍(轻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的残疾少年儿童”。三是关爱外来民工子女。针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流动性大、生源广、年龄跨度大、家庭教育环境差等特点。实行学籍管理动态化,实行“有学额就招、符合条件就随时插、允许随时转学”的管理办法。依据核定标准可向下浮动灵活收取,有困难者可申请免费。建立控制学生择校的协调与监控机制,解决择校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控辍机制。

(四)构建城乡共同体

农村社区教育共同体指农村社区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模式。教育主体范围较广,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会组织、协会及参与社区教育的个体成员。农村教育变“独唱”为“合唱”,充分挖掘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打造多元化社区教育共同体。各乡镇依托学校,致力于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依托“爱心企业”成立“家长培训学校”,建立警校社家联动机制,开展“读书三走进”活动,即走进学生、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旨在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无缝隙全时段教育。名师带徒名校托管,实施“名师资源共享”工程,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将名师教学实况、教学经验送到农村中小学,实现名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实时互动指导;在市、县、校建立多地城乡互动远程教学点,实现同步授课。开展城区“强校”、“大校”捆绑结对农村“弱校”、“小校”的试点实践;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模式。启动城区名校、强校托管农村学校演化为“一校两区”模式。

全面实施对口帮扶工程。物化资源有待盘活,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村小。城区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结对共建”,实行“捆绑式”考核。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联动,教研员与一线教师联动,名优教师与边远学校教师联动,设立城市和农村学校流动编制。盘活实在优势,发掘潜在优势,优势成为胜势。一是争取县直部门帮扶农村学校。二是组织城镇学校帮扶农村学校,开展“手拉手”联谊。三是引导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帮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四是组织乡办中学、中心小学帮扶初中和完小,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建立“教育特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特区”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试验田和攻克难点的突破口。“教育特区”是贫困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桥头堡”,现代文明在贫困地区的“集散地”。建立“教育优先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途径探索。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教育优先区”内积极推进税费改革,把税费改革与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调整教育优先区的教育结构,积极推进“三教统筹”的改革。适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国家基金,资助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教育优先区”任教;政府在发达地区建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援助调配中心。

我国经济社会逐步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生存方式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原点是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是突破口;统筹城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建立城乡教育动态互补的长效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和谐,这才是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要求。加大教育服务城乡的力度,突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乡教育融补互动、圈翼教育协调共进。构建城乡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推进城乡特色教育发展,建立教育长效帮扶协调机制,着眼于教育的“城乡”和“统筹”,构建互动和共进,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由网到面、由面到群、由群到体的教育模式。

(五)教师无障碍流动

改变人才单位所有制为社会共享模式,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从地域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一市、街区、村之间的流动,一种是跨县一级行政区域间的流动,前者的比重很大。偏僻地区学校同其他地区学校间以及不同类型学校间教师交流的比例大致是平衡的。日本文部省根据近年来教师的平均流动率推算,全国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县的中小学校长3年就要换一所学校,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要流动两次以上。我们可借鉴日本经验,建立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对新毕业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招聘后及时安排到农村任教,增加农村教师数量,促进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对自愿到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和管理者按政策规定予以晋级加薪,为他们营造一个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氛围。明确规定:凡申报中学中高级职称或小学高级职称,必须有一年在薄弱学校从教的经历。实现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备课、教学案例、课后反思、论文、课题研究等教科研资源的共享。教师间的联合备课,即教师间互相合作、互相探讨、互相借鉴。

建立城乡教师聘用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村新教师的补充力度,出台鼓励从事农村工作的导向政策。充分发挥示范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实行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定期轮岗制度。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现在学生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要实现教师力量的均衡,唯一的办法是实现教师的交流。实行“无校籍管理”是学校人事管理向市场机制转变的深刻变革。教师全部优化组合,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科学管理。实施一岗多选、一人多岗的岗位竞聘制度。一个岗位可以在校内、校外、社会不同专业的竞争者中选聘。一人多岗,即一个教师可以竞争多个岗位,如果竞聘成功,则以配套建立的主聘、辅聘教师制度加以认定,作为“实岗”设置。也可以建立“客座教师制”,作为“虚岗”设置。区域内教师同工同酬,不论教师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区域内教师进行合理有序流动,对区域内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给予优惠政策,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要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内教师队伍素质。

推进“无障碍流动”。建立区域大中小学教师联盟,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教师集中管理。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区域内交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师资均衡。变“校管校用”、“一校所有”为“统管校用”、“同城同酬”。打破城乡、强弱学校之间界限。教师队伍建设向“管理规范、调配有力、流动有序、充满活力”方向发展,探索多元化的学校组团发展模式。

构建教师交流平台。交流使教师成长环境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对广大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丰富教学经验、焕发工作激情起到助推作用。同时,也促进区域内师资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的调整,群众满意度上升。沈阳市实行“人走关系走”政策,实现实质性交流。教师交流有“柔性流动”、“支教”和“轮换”等三种形式,“人走关系走”最为刚性、力度最大。中小学教师实行“换岗”,城乡之间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中小学结成对子,激活城乡用人机制。走教走出新天地,根据“邻近分划组”的原则,将县内本专业的教师编组,每人承担3~4所相近学校教学任务。走教模式可以克服专业教师匮乏现象。支教支起新桥梁,每年交流人数不低于3%。建立区域人才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中心统筹配置人才资源,与教师签订岗位管理合同,行使岗位管理权,开展人事代理系列工作。打破人才壁垒,以“尊重选择、鼓励奉献、适度流动”为原则。学校从“保护人才”向“培养人才”转变,处理好学校管人、用人和教育行政部门管身份的关系,不仅可以疏通“流动管道”,而且可以调动优势学校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加快自身造血速度。

(六)培训新型农民教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职业培训的目标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在城乡统筹的视野下,这种劳动力转移是双向流动。一方面,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实行“凤还巢”工程,把有过城市生活经历,受过工业化生产训练的人吸引回家乡,重新创业。农村创业培训的任务是建立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农民的职业培训网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培育新型农民,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这是新的制高点。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三教统筹”,推进农村中小学“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向农村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大量农民工返乡,及时组织就地、就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建设家乡、建设农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必然选择,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才能真正实现人口转移良性循环。中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地方政府管理者和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小城镇的命运,也是塑造城镇形象和特色的基础与灵魂。因此,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鞥实现农村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并举。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把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专业设置除了面向农业生产外,面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推行“绿色证书”工程,推进农民科学教育的规范化。成人教育普及实用的科技知识,使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基础是教育。农村教育是实现“三农”现代化最基础的环节。

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与政策,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是一种政策;不仅是一项福利,而且是一项社会行动;不仅是一种发展过程,而且是一种发展目标。

(邹 敏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