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分析了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并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尝试缓解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其性别特征更引人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可能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

张海军[1]

【摘 要】 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呈现三高二低模式,同时存在着院校、专业、学历差别。本文分析了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原因,并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尝试缓解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解决

女性大学生是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是中国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其性别特征更引人关注。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不是说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的男生相比,女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在同一个职位的竞争上,用人单位愿意要差一点的男生而不愿意要优秀的女生。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就业问题以外,还可能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

以往的就业资料表明,在毕业后的求职就业方面,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低于男大学生。而根据“腾讯—麦可思—2010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也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另外在签约薪资和专业对口率方面均明显低于男性。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女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使传统性别歧视继续延续,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社会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就业限制的主要表现

1.性别偏见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

当前,在招聘和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在招聘广告中明确写明不要女性,只招男性,有的企业还会对身高、容貌、籍贯提出限制,甚至在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女职工几年内不得结婚和生育。2009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表明,65.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略高于女性。

2.性别歧视导致社会职业结构中女性就业比例偏低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数据显示,全国各行业女性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37.6%,相对于男性来说都是偏低的。

3.男女在工资收入、职位、保险福利待遇方面存在差距

2010年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884元、1731元,较男性本科毕业生(2245元)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063元)分别低361元和332元。

(二)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具有的特征

1.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高期望值,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高依赖性,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而这种依赖性与女大学生的学历层呈反比,研究生最低,大专生最高。

二低是指:低就业率,即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性,而且这种男女就业率的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大的普通院校的就业竞争激烈的专业;低就业质量,即女大学生对自就业的满意度较低,且有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她们是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

2.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着院校、专业、学历差别

(1)是重点名牌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差别。一般而言,重点院校的女生就业率较非重点院校女生就业率高。(2)是专业的差别。一所院校中师范专业女生就业率较非师范的女生就业率高;另外,英语专业的女生就业率高于其他专业,但市场营销等专业女生就业率大大低于男生。(3)是学历层次的差别。女研究生的就业率高且就业质量高。同一所院校,同一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比研究生要低,而专科生要比本科生低,可见女专科生是“弱中之弱”。另外,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的女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存在着差别。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现象,是一个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咎其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

女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虽就业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二)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就业机会是指进入职场,包括首次和重复进入的机遇。”[1]我国劳动法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禁止性别歧视。但现实生活中,男女大学生在就业机会上却是不平等的。目前,我国高校女大学的毕业人数大约占总量的44%,而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却发现:“在应届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应聘中,超过半数的单位提出‘只招男生’的要求,甚至一些高校、医院等传统的女性职业部门在招聘条件中也明确提出‘只招男生’或‘男生优先’的要求”[2],使同样具备竞争实力的优秀女生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迫于法律和舆论的压力,在招聘条件中不直接注明限制女生的要求,却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淘汰女生,使女生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机会和心理代价。

(三)传统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传统的中国伦理导致人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等。因此,认为在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应该是男性,干大事的、拿主意的应该是男性,而女性只能处于辅导和从属地位。这些传统的落后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因素。在就业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着“性别歧视”,有的甚至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从而使许多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失去了充分的就业机会。

(四)法律法规对女性权益保护不足

我国虽然在《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但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够完善,提法比较笼统,只给出了总纲和条款,没有给出相应的和具体详细的实施办法。在实际执行中不灵活,可操作性较差,缺乏严格的法律界定,无法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同时,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使得用人单位增加经营成本。市场经济体制下,从自身利益出发,用人单位在录用女大学生时会再三权衡,甚至提出苛刻要求,这是无可厚非的。

(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导致学生未毕业先失业。教育方式较为落后,教学条件设备较差,教材老化,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就使女大学生普遍的动手实践能力差,虽然成绩优秀却在现实中用不上,所学理论和现实脱节,并且离社会所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高校也存在着不能很好地协调不同专业之间男女生性别比例的问题。

(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1.就业价值取向原因

一个人的择业价值取向决定着这个人的择业行为,而当代有些女大学生往往持有不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取向,陷入了就业误区,从而造成了就业难的现象。

(1)是功利意识强烈。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从个人利益方面出发来思考问题,她们通过认真考虑各种择业因素和结果,往往选择那种能够带来最大利益的职业。她们比较关注自身的状态和现实利益,强调首先要对自身、家庭负责,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对于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环境不好的工作,她们不愿意选择。有一些女大学生重视自身物质利益的满足,淡化了对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的责任,例如,对于志愿服务“西部”和“辽西北”计划,响应者不多。

(2)是成就动机不高。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的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个人抱负水平的高低,个人潜能的发挥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起间接的推动作用。有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对“人生幸福的认识”上,男性同学多选择“为实现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和“事业成功的快乐”,而女大学生则更看中“家庭和谐,生活稳定,工作顺利”。

(3)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由于就业形势严峻,部分高校女大学生感到就业前途暗淡,受此影响,择业观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她们不是想如何通过努力提高自己,争取在竞争中胜出,而是希望找一个好丈夫逃避就业竞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正是这种择业观的反映。高校里这种“不忙就业忙相亲”的现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婚恋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2.心理原因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其自身独特的心理弱点很容易就会表露出来,这将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就业。过度焦虑、急躁、恐惧、自卑、怯懦、患得患失等不良心理困扰着女大学生,有的已出现比较严重的躯体不适甚至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习、生活、就业,而学习、生活、就业的挫折则会进一步强化各种不良心理,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女大学毕业生备受“一方面害怕自己因事业不成功而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又受在学习、工作中过于优秀失去‘女性气质’而得不到理解和爱”的矛盾心理的煎熬。

3.生理原因

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差异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是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性。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决定了带有浓重体力色彩的工作一般由男性承担,由此造成了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2)是女生承载着生育后代的重任。女性职工在孕产期间不但要中断工作,单位还要根据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负担不符合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宗旨要求。(3)是女性与男性在智能结构上的差别。女性在抽象思维、宏观驾驭等能力和冒险精神等方面弱于男性,使得她们总体上在一些职业领域内的成就不如男性,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部分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于男大学生,但实践动手的能力则低于男生。因此,女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差异而处于求职劣势。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途径

针对以上现状及原因分析,为促进女性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学校、个人联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社会方面

1.完善国家立法,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虽然和女性劳动权有关的自由择业、平等就业、公平获酬以及劳动权益、司法救济等已纳入法制轨道,但我国反对就业歧视的规定分散在《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没有就反对歧视做出详细的规定,也不易形成系统的体系。因此,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应出台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反对性别歧视等的专门性法律,从不同的角度对女性的就业权给予充分的保护,扩大女性就业空间,以杜绝社会上的歧视现象,并对女性的录用比例、劳动条件、工资标准等规范化,尽量做到与国际接轨。另外对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一旦发现有歧视行为,应有健全的举报制度和处罚规定,使女大学生就业受到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的保护。

2.推进生育保险改革,使女性生育成本社会化

女性承担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生育行为是人类社会繁衍和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石,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和支持,这就要求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制定相关法规将生育成本社会化,而不应该全部由女性个人或企业承担。

(二)学校方面

1.高校应普及开设女性学课程及女大学生职业设计课程

女性学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受教育者性别意识,推动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能大大扩展女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性别意识,充分发挥其性别优势,也是促进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面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实际,高校专门开设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设计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女大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设计,实现顺利就业,走向成功。

2.加强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培养模式转换

(1)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女大学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替换,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校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指导女大学生了解新的职业发展观念。高校要帮助女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要引导女大学生到农村、私营企业、西部地区、生产一线建功立业和自主创业。

(2)指导女大学生克服不良的就业心理。帮助女大学生克服不良心理从就业角度来讲,女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卑、依赖、怯懦等方面的心理困扰,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增强她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同时帮助她们选择恰如其分的目标,充分预见到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鼓励她们不懈地向自己的职业目标挑战。

(3)指导女大学生提高综合就业能力。一方面,构建合理知识结构,培养女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女大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一方面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它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高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变革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上要有预见性、超前性,要做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知识上的保障,提高其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针对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社交能力弱的特点,学校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使女大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多为女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4)尝试个性特色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差异性能力。用人单位乐于吸纳专业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就业市场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化人才更是稀缺资源。高校可结合市场需求,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具有个性色彩的人才培养方式。女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高校可以尝试因“女”施教,在开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的同时,开设一些女性特色课,为“偏才”“怪才”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在选修课中设计拓展型、实践型、就业指导服务型等课程,使学生各取所需,增加她们的就业筹码,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此外,开展自主创业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是高校培养应着手的改善措施。学校要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指导她们做好创业前的种种准备。帮助他们了解当地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了解各种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搜集各种创业信息和渠道,同时根据想创业学生的自身条件、意愿意向,通过对她们知识面、心理状况、实践经验等的综合分析,帮助她们确定合理的创业方向,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必要时可请专门人员给予专业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

(三)自身方面

1.女大学生破解就业难题靠高素质

目前,女大学生已撑起在校生人数的半边天。但是,多年以来,女大学生往往高分进高校,“低分”去就业,女状元屡见不鲜,高中生高考分数居前几名的也大多是女生。但这些在各类考试中拿高分的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却屡遭挫折,输给男大学生,因此,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中国妇联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90.2%的被访企业表示招收女生有诸多困难。那么,女大学生如何避免“赢在考试输在就业”呢?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

虽然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性别亏损”等不容乐观的局面,但是女生就业难题并非不能突破。调查显示,在北京名牌大学的理工科专业,由于女毕业生人数少,就业率丝毫不比男生差。张丽琍教授介绍,北京大学数学、物理、地质、计算机、电子学等专业的女生比例大约在10%至20%之间。清华大学的工科专业女生所占比例在土木工程专业,只有18.3%,机械专业仅9.2%,汽车专业也只有11.1%。这些传统的“和尚”专业中,凤毛麟角的女生获奖学金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在就业上也与男生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姜恩桥介绍,该校航空、航天等几个传统工科专业的女毕业生就业率与男生持平,在一些就业指标上甚至好于男生。姜恩桥分析,表面原因是这些专业女生数量少,有些单位出于性别平衡发展的考虑,在招聘时还会偏重女生。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专业的女生素质非常高,无论在学习还是科研上都能与男性抗衡,走上工作岗位后干得一样出色,用人单位自然不会太注重性别。因此,学校培养模式和女大学生自身,都需要作出调整和努力。

2.女生扬长避短就业空间广阔

除了在工作上与男性做到一致,女性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可以发挥。埃顿服务人力资源部的周女士介绍,表达能力强、细致周到、想象力丰富是女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在招聘财务、管理、文秘、销售等职位时是倾向女生的。社区工作等非营利性行业也为女生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首都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锐在工作中发现,正是由于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女同学会更加主动,期望值调整得更加切合实际,所以在整体上,女同学的就业不比男同学差。

有些理工科女生表示,做专业对口的工作强度太大,很多人怕不能胜任。刘锐建议,这些专业女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利用女性文字能力、表达能力、有耐心、想象丰富等条件在需要文理结合的岗位找工作,比如学计算机的女生可到电子类出版社、电子类刊物编辑部或者做一些专业网站编辑等工作。这些岗位如果没有理工科背景,胜任工作有一定难度,理工科专业的女毕业生如果具备一定的文字和编辑能力,是可以胜任这些工作的。

中华女子学院系主任张丽琍强调,21世纪被称作女人世纪,女性的就业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劳动工具改善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只要女大学生愿意付出,职业前景就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麦可斯研究院.妇女节专题: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J].麦可思研究,2010年上旬刊(总第33期).

[2]章红,仇伟等.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3]许从付,陈琳.论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就业歧视的非正义性[J].价值工程,2010,2.

[4]王峤.就业歧视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5]邹长飞.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9.

[6]张申.从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看性别歧视[J].安徽农学通报,2007,5.

[7]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

【注释】

[1]张海军,男,1977年生,陕西南郑人,研究生,经济与法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