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校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改革的动因

农村学校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改革的动因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改革,旨在更好地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促进农村学校教育的质量提高服务,为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并得到健康成长服务。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要求,需要对现行的农村学校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进行改革与调整。农村孩子之所以“进城择校”,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因为当前农村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育质量不高。

第一节 农村学校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改革的动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改革,旨在更好地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促进农村学校教育的质量提高服务,为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并得到健康成长服务。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要求,需要对现行的农村学校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进行改革与调整。

一、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宁波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城乡教育却呈现“马太效应”式的不平衡发展。城市学校由于硬件设施齐全、资金投入多、办学条件好、师资待遇高等优势,呈良性发展态势,而农村学校由于硬件条件差、资金投入不足、师资水平较低而逐渐出现萎缩现象。近几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难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相应的管理政策与制度,稳定、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来农村任教。

(一)均衡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追求

1.学生进城择校

社会对农村学校优质教育的呼唤。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发展为现在的举家迁移,不少学龄儿童跟随父母离开农村;同时,由于农村学校软硬件资源匮乏,一些农村孩子只能“舍近求远”,花大本钱、千方百计地进城择校。移民进城上学、农村孩子进城择校,不仅使城市学校“生满为患”,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农村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学校生源的递减导致规模也随之缩小。农村孩子之所以“进城择校”,虽然有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因为当前农村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育质量不高。只有改善了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缺乏的现状,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孩子“不惜血本”进城择校的问题。

2.城乡教育失衡

农村学校教育急需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教师的年龄和知识均较老化,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呼声日益壮大。近十几年来,由于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村中小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硬件设施上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仍然与城市学校存在不小的差距。为此,农村学校急需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需要树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强度投入,办学规范化、学校特色化、教育优质化的农村教育品牌。

(二)内涵发展:农村学校发展的根本选择

1.内涵发展是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基本方向

从2006年起,我市在基础教育完成规模扩张的前提下,明确提出了“发展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质”的新基础教育发展要求。这是因为,虽然农村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政府承担了全部办学经费。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高普及率、学校条件的改善在短期内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证明农村基础教育仅靠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能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外延发展。因此,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内涵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质量优化、素质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增强等。农村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指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通过创新制度、改善管理、优化学校布局、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方法、开发和利用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共享率和使用率,增强学校效能、提高教育质量。[1]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学校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相距较远。由于学校条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不可能有同等的升学机会,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只能做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因此,农村教育要发展,必须要超越城市取向的现代教育设计,建立既向现代化开放,又不失乡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模式,走内涵发展之路才是学校的发展之本,是农村基础教育走上提高质量的道路的重要基础。

2.内涵发展的重点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重点,这是由于教师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决定的。就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而言,教师的学历和专业对口率已有了很大提升,但总体素质(除了思想道德素质以外)还相对弱于城市学校教师,尤其是执教能力。近几年来,困扰着农村学校校长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失。很多农村学校包括地处城郊的学校只有少数本地学生就读,大多生源靠外来人口子女,为何农村学生宁愿交一笔不菲的择校费,还要面对交通、住宿等不便的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要到城市学校上学,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区学校拥有农村学校所没有的优质师资以及相对较高的办学品质,城市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农村学校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但这绝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市中小学的发展模式,而是要依托农村地区的现实,寻找特色发展,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依靠政策与制度的创新,积极培育优质师资,建设一支个体有特色、群体有优势,富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较强执教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诉求

2005年8月,宁波市提出了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目标[2]。服务型教育体系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社会为核心,在服务中发展教育的新型体系。服务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当前教育要更加主动、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地为经济社会服务是其职责所在。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尽快实现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服务型的转变,从比规模、比硬件、比投入的外延简单扩张转向比服务、比质量、比效益的内涵深层发展。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中,就基础教育而言,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学校课程设置、教育活动的安排与开展、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能够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这里特别强调了教师在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中的责任,包括每一位教师有教育理念的转变,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有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因此,服务型教育体系思想能否得以科学贯彻,关键在教师,对农村学校而言尤为突出。

二、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需要

(一)形成年龄结构与梯队搭配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影响农村学校教育的提高,影响农村学校办学的社会声誉,而且阻碍农村学校其他教师积极性的发挥。针对目前宁波市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现状,农村学校迫切期望通过有关农村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有效改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科学设定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在核编时,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基本需要和事业发展;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引导和鼓励具有教师资格人员特别是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科学调配教师,严禁超编学校调入教师,严格控制缺编学校调出教师;在职称结构上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职务岗位比例,在评选政策上给予更优的倾斜;加强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制度的科学规范工作,切实发挥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对农村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发放农村津贴等措施来稳定、发展农村教师队伍,让农村教师留得往,教得好。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流动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科学化建设,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改变农村学校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单一流动现象,要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与需要,形成校际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多向流动机制,克服优秀教师流动、其余教师没有流动的做法。从农村学校的要求分析,通过科学的教师流动,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品质。因此,要加快城乡教师跨校互聘兼课(兼职)流动机制的建设,推进高水平教师资源的共享;建立城镇骨干教师带徒、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等方式,为农村学校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农村教师区域内定期流动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和骨干教师结构等。

(三)强化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

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薄弱、专业发展动力不强,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农村学校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强化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农村学校期望在教师管理政策与制度上,为农村学校教师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标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引导作用、评价作用;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让所有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免费的脱产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影响力,充分发挥城市优秀教师下乡送教、送培作用,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学习资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