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需求

农村学校教师培训需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作了调查。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年龄较小,呈现年轻化特点。从收回的问卷结果来看,当前宁夏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情况有喜也有忧。调查发现,宁夏农村幼儿教师正规幼师专业毕业的只占38.83%,其中包括部分职高生。从调查中发现,宁夏农村幼儿园教师有14.56%的教师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宁夏农村幼儿教师为例

敖春美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作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化程度、师资结构及职后培训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加大对农村幼教的管理、开发少数民族园本课程和开展多种方式的职后培训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问题提出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受到了空前广泛的关注,而幼教师资的专业化程度是保证农村幼教质量的基础。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来说,教师专业素质不容乐观,师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在充分尊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教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全面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探索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非参与式教学活动观察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于2010年10~1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固原、吴忠这两个回族聚集区农村幼儿园抽取了140名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取其中10名教师做了深度访谈。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和培训现状及需求三个部分。访谈资料经过整理后,作为分析量化的补充。

三、研究结果

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受地理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教育水平普遍落后,尤其在农村,教育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幼儿教师的应有地位和待遇问题如编制、职称、工资水平等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因而农村难以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到农村从事幼教事业,即使是正规职业学校的幼师专业毕业生都难以留住。

(一)基本情况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普遍年龄较小,呈现年轻化特点。有研究显示,西北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年龄在25岁以下、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到七成以上。从收回的问卷结果来看,当前宁夏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情况有喜也有忧。第一,师资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特点。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总人数的66.99%,教龄在5年以下的也占66.99%。第二,缺编现象较严重。由于国家和西部省区未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缺编现象非常突出。按照国家规定,目前,仅青海省就缺乏4000多名学前教师。这其中,在西部农村牧区还大量存在着幼儿园教师占用小学老师编制的现象。[2]本调查显示,宁夏农村有编制的幼儿教师人数占27.9%,72.1%的人没有编制,属于临时聘任的。第三,从职称评定情况来看,宁夏农村幼儿教师没有职称的占到总体的70.87%,表明职称评定情况较差。第四,学历达标率高,但专业对口率低。调查发现,宁夏农村幼儿教师正规幼师专业毕业的只占38.83%,其中包括部分职高生。谢秀莲的研究也显示,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中所学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只占6.8%。第五,待遇较差,师资队伍不稳定。从调查中发现,宁夏农村幼儿园教师有14.56%的教师月收入在500元以下。且幼儿园没给办养老医疗保险的教师占78.64%。谢秀莲有关“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显示,有一半教师月收入在400元以下,新疆地区工资最高,600元以上月收入教师占1/3。西部农村幼师队伍素质偏低,并且工资、医疗、编制等缺乏基本的保障。[3]

(二)专业素质现状

总体上来看,被试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令人担忧,存在诸多问题。在专业理念方面,有13.59%的教师赞同“树大自然直”的观点。19.46%的教师认同“识字的都能教书”,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认识存在偏差。通过听课发现,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幼教观,不能真正做到尊重儿童。某教师分别拿起两名小朋友的练习册在全班孩子面前说:“你们看A小朋友的作业脏不脏,B小朋友的作业干不干净?要向谁学习?”这样做容易挫伤受批评孩子的自信心,是一名专业教师不应该做出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精神氛围,给予富有促进性的支持与指导,采用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方式来推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幼儿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专业知识方面,未系统学过幼儿教育、幼儿保健及幼儿心理的人占35.92%。没有学习过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人占到将近1/3。在“您现在的知识能满足组织幼儿活动的需要吗”问题中,27.2%的教师选择了完全满足,基本满足的占55.3%,不能满足的占17.5%。目前最欠缺的知识分别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知识,教材教法知识,教学科研知识及教学管理知识。表明教师专业知识存在欠缺。

在专业能力方面,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重新调整或自行编制教材的占总体的12.62%。经常有针对性地设置一定的生活或社会情景进行教学的只占一半,创设情景进行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法上,也出现“小学化”倾向,以传授知识作为主要教学活动目标,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比重过大。依玛耐木·阿布都外力的研究也表明,农村维吾尔族幼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偏重灌输。至今为止,未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占到七成。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比例较大,但形式通常都是与同事交流、脑子里想想,写课后反思小结的也占一定比例,但写教学小论文,最终转化为科研成果的很少。依玛耐木·阿布都外力有关对新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教师的反思往往停留在“脑子里想想”。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出于喜欢做幼儿教师的占到六成。寻求个人专业发展的动机立足于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只占到24.27%,主要有提高学历、增进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晋级加薪以及个人修养的完善。在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及需要方面,选择需要的比例很高,但有明确目标规划的却不多,专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少行动的跟进。“有时候想一想,但又因为什么事就忘了,没有具体计划”。

(三)培训现状及需求

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形式单一,收效低。[4]本调查也表明,宁夏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状况不佳。近3年内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教师占38.83%,而信息不灵通、经费太贵、教学任务紧张等是原因所在。所组织的培训大多是假期的短期培训,“培训通常都是教材培训,由推销教材的人来做,每年会有三四次;有时市幼儿园也会组织公开观摩课,幼儿园会派任相关学科的教师去听,经费都是自己负担的”。此外也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资格证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更看重的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对不能很快出效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相关学科知识及基础文化知识显示出轻视态度,功利性目的很强。在培训方式方面,教师比较认同的培训方式主要是“现场观摩”,但对讲授式也并不排斥。在参加培训的动机方面,有60.2%的人出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说明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培训机构对学员学习的评价方式方面,最多的是采用教学公开课,占50.5%,只有2.9%的人采用跟踪了解的方式。表明培训效果的评价流于形式,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有六成的教师园里成立了教研组,并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园本教研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园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外出参加培训机会少的遗憾,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园资源。但教研对专业发展的贡献仍然是有限的。“本园学习还是有局限性的,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换汤不换药”。

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年纪轻、教龄短、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调查显示,宁夏农村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专业师资欠缺的特点。年轻化、教龄短一方面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中感到最棘手的问题”选择工作经验不足的占到被试教师的1/3,位居第二就是佐证。师资队伍出现年龄断层,31~40岁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比较欠缺。这在全国农村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只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问题更为严重。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幼师专业毕业的不到四成。在新疆农村,素质不高的教师充斥着幼儿园,有的农村幼儿园甚至招不到一个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5]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近几年幼教事业发展迅速,国家提倡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幼儿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专业教师供不应求,因而出现了很多非专业教师。二是待遇低、无职称与缺少资格认定导致农村高素质专任教师大量流失。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加之缺乏系统、高效的职后培训,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知识不完整,专业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科研能力相当薄弱。很多幼儿教师日常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但反思形式过于简单,将经验总结提升并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较少,致使宝贵的实践经验无法得到及时的总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贡献不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6]。教师专业理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专业能力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过于依赖教材,不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生成课程,在园本课程开发方面显得非常薄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小学化”倾向明显。在专业发展的动机方面,功利性的目的较强。专业发展意识模糊、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行动。专业师资的缺乏,职前接受专业教育的教师本来就较少,职后由于经费、时间、信息等因素的影响接受培训的比例也不多,培训又大多是“快餐式”的短期培训,评价形式简单,缺乏长效机制,加之培训者本身的素质也令人质疑,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三)培训机会少,且效果难以保证

调查中显示,宁夏农村幼儿园教师近3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外出培训的占38.83%,参加培训的也主要以假期的短期培训为主。制约农村幼儿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经费太贵、教学任务紧张、信息不灵通等。一段时间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对学员学习的评价方式往往采用证书、教学公开课、自我评价等形式进行,而对培训后对实际教育教学产生多大改进作用及对教师影响的持久性进行“跟踪了解”的很少,只占3.88%,评价形式过于简单、流于形式,缺乏保证培训效果的长效机制。“证书”“教学公开课”“自我评价”等方式比较简单易行,而“跟踪了解”相对比较费时费力,操作起来也比较烦琐,因此,很少被采用。

(四)缺乏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普遍表达了寻求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但具体制定了专业发展目标规划并付诸实施的很少,大多只是头脑里随便想想,随意性很强,目的性较差,未将观念转化为行动。“没有具体的规划,有机会了就去外面听听课”。将专业发展仅仅局限在“听听课”,对专业发展的理解很狭隘。原因来自多方面:自由支配时间少、工作烦琐压力大、物质条件不具备等等。总之,原因多是外在的客观原因,教师很少从主观找原因,缺乏战胜困难,不断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决心及勇气。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的整合,没有教师个人主体的自主专业发展,就无法实现教师的最终发展。没有自主发展规划,往往过于依赖外界的培训,发展的程度很难保证,而且也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五、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幼教的管理力度

首先,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行业存在“三低”现象,即门槛低、收入低和地位低。对不符合学历、专业要求的低素质人员,限制其进入幼教行业。其次,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出台新政策,包括确证农村幼儿教师身份;修订农村幼儿教师编制标准,为农村幼儿教师争取公办编制;规定农村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参加社会医疗养老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摊等。[7]2011年2月教育部在公布年度工作重点时,指出要在今年启动学前教育立法。应建立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农村地区以政府投入、政府办园为主,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到农村开办幼儿园[8]。如山东省平度市在解决农村非公办幼儿园教师待遇问题上,规定了最低工资水平,并要求各幼儿园至少要将收费总额的60%用于发放教师工资。

再次,增加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3年要有明显提高。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9]

(二)开发少数民族园本课程

西部民族地区聚集了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蒙古族的摔跤到傣族的舞蹈,从达斡尔族的曲棍球到回族的“花儿”,从朝鲜族的荡秋千到侗族的大歌,从黎族的竹竿舞到满族的珍珠球,从壮族的织锦到彝族的火把节等。正是这些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民族特殊的才能和难能可贵的品格。民族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本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风俗礼仪、服饰艺术等。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本地可利用的资源,引导教师开发一系列园本课程。

在组织教师培训课程时,除了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课程之外,可安排学习民族学等课程,帮助教师了解有关民族文化的相关内容。幼儿园可聘请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对本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发园本课程做培训。并引导教师结合本地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幼儿教学活动的内容。根据本民族的“衣、食、住、行、礼仪、歌谣、竞技等”风土人情,将其中具有时代性的、展现民族精神的、适合幼儿学习、幼儿喜欢学的部分,设计为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并组织成单元主题活动。如健康领域,我们可以把本民族的饮食及传统体育项目吸纳进来。艺术领域可以融进本民族特有的服饰、音乐、舞蹈、绘画、剪纸等元素。社会领域可以引入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礼仪等内容。语言领域可以引入少数民族的童话、故事、传说等内容。开发的过程采用“设计教育活动—实践—反思修改—再实践—再反思修改—论证”等程序来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初步的本土化的园本课程体系。

(三)加大职后培训力度

1.增加外出的培训机会,改进培训内容及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而农村幼儿教师由于经费、没时间等原因导致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幼儿园可以通过给予经费支持、信息服务等手段增加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单一的培训内容和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教龄、学历及水平的教师的需要,不能使所有参训教师在不同水平上得到提高。因此,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教师主体性的基础上,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内容上,可以选择教师最欠缺的技能技巧、理论知识、教研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可以灵活采用教师比较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方式,如参观观摩式、教学展示式等。

2.建立教师培训网

农村幼儿园经费短缺、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没有条件经常外出学习。县(镇)、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在本地来讲相对较高,并对农村幼儿园及教师现状了解比较充分。我们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建立由县(镇)、乡(镇)中心幼儿园为资源中心辐射本地县、乡、农村所有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网,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3.积极开展园本培训

加强园本培训。经费不足、交通不便利、教学任务紧张等因素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很少有机会出去参加培训,县(镇)、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培训也不可能经常进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园本培训不失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措施。开展形式可以多样化,可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也可以进行课题研究,重在形成“专业对话”的良好氛围,起到同伴互助的作用。

4.注重增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及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制度、环境、文化和教师自主参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幼教师资培训必须立足于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有助于其形成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而不能停留在满足于授之以知识和技能,或使其获得某种证书上。

5.提高培训结果评价的实效性

培训机构评价学员培训结果的层次非常浅显,“我们很少考虑专业发展对更为重要的指标,如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影响;更是极少考虑专业发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而学生个体是学校的主要服务对象;忽视了专业发展活动的长期效果”[10]。教师专业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建议采用“跟踪了解”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作者系宁夏大学教育学院2008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注释】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2]拜秀花.西部地区幼儿学前教育亟待加强.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

[3]常兴华,窦鹏辉.西部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 csscipaper.com

[4]谢秀莲.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 (11)

[5]北京学前教育网http://www.bjchild.com

[6]刘占兰.重塑专业自我,做专业化幼儿教师[J].学前教育研究,2007(7,8)

[7]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8]教育部表示学前教育立法将于年内启动.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9]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

[10][美]Thomas R.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M].方乐,张英.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