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人性与教育

论人性与教育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论证了人的可塑性和教育的必然性,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充分肯定了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提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王充阐发了教育与人性的关系。在《论衡·率性》篇中,他把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充分强调了环境在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影响作用。[44]王充承认教育对一般人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并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

一、论人性与教育

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论证了人的可塑性和教育的必然性,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人性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充分肯定了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人性有善恶之分

在人性的问题上,王充不同于前人所提出“人性善”、“人性恶”和“性三品”说,而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40]又说:“实则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41]但是,对于人性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他只是笼统地说是由“气”构成。他说:“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42]又说:“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43]可见,他对人性问题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

(二)教育与人性的关系

在提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一问题的基础上,王充阐发了教育与人性的关系。他主张善恶可变,强调教化的积极作用。在《论衡·率性》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人性善恶可变的观点,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为善。”指出人性虽有善恶,但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性可教而为善”的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

王充肯定了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在《论衡·率性》篇中,他把人性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充分强调了环境在人成长和发展中的影响作用。他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44]

王充承认教育对一般人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并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社会的稳定不仅需要教育,还需要法律的配合,通过政权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