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无为而为”人性论

“无为而为”人性论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与儒家鲜明的“中庸”思想不同,道家积极倡导“自然”、“无为”,形成了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守中”价值观与审美观。为了实现人性返朴归真于天道,必须“守中”,即守护住事物原来的本初之美。
“无为而为”人性论_回乡之路寻皈审

二、“无为而为”人性论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道”的最具崇高美的品性,是人类应遵循的根本法则。首先,“道”本身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是“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通行本第37章)。人既然创生于“道”,人性就应该遵循天道,也要按照“无为”的要求任事物自然发展,而不要对自然有过多的人为干扰:“是以至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老子》通行本第2章)在老子看来,人对于万物只能“辅”而不能“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只能按照“天道”“循理举事”,而不能有所违背,这是自然的创生之道,也是人类的审美生存之道。王弼把老子的“无为”直接理解成“无所违”,这种解释可以说是所有道学研究之最经典了,它直指人性之美的本质规范,只有对自然之道“无违”,万物才能生长,人类才能生存,世界才有生生之大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创生”?老庄认为,一是要持一守中,二是要循理举事,三是要上善若水。

(一)“持一守中”人性本真论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遵循“道”的规律,从“一”衍化出来的,万物本原就是九九归一,离开“一”这个本原,大千世界的所有生命个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同样所有的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一”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根、众美之根据,这种强调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深刻的生态美学智慧。庄子继承了老子“万物一体”的思想,而且发展了贵“和”的精神。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庄子・齐物论》)在庄子看来,天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天人本是和谐的统一体,因而“夫明白于天地为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老庄“万物一体”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性与和谐美的精神,强调了本原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性,为当代生态哲学与美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综观中国和世界生态哲学与美学,可以发现自始至终都凝结着对“一”的追求,可以说是一部寻一、抱一、持一的史书。哲学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美学寻求源头的和谐性,始终进行着对“一”的追寻与抱持,以“一”为价值实体和价值本质,以“一”的思辨方法为理论前提。任何“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以及最高生存与审美境界的“天人合一”,都是对“一”的表述形式,都要还原为本根原始的“一”,以实现统一性。在老子那里,“一”是“道”的代称词,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之大美的表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通行本第39章)在庄子那里,“一”是人与自然万物和合的大美境界,“天与人一也”(《庄子・秋水》)。这些,都足以说明“一”在老庄生态美学中的位置。

中国传统哲学的“中道”价值观源于《周易》的“贵中”学说。《周易》以卦爻位是否居中推衍人事,在中则吉,离中则凶。在《周易》里,“中”成为核心范畴,它是一种理想境界,是最高价值追求。《周易》里谈“中”约有一百多处,“中”的称谓有近20种,如中正、得中、时中、刚中、正中、中吉、中行、久中、使中、在中、中直、大中、积中、中道、行中、中节、中孚、不中、其中等。天、地、人三才在“中”则吉,离“中”则凶,一切唯“中”是求,唯“中”是律。《周易》这种“贵中”的价值观源于它的卦爻中位说。《周易》以“中”为正,以“中”为德,贵中守正的价值观其核心精神是时中。清代著名易学家惠栋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惠栋《易汉学・易尚时中说》)儒道两家传承了《周易》的“贵中”思想,并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发展成各自的“中道”理论。儒家积极崇尚“中庸”,形成了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价值观。《周易》的“中道”价值观对道家“守中”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与儒家鲜明的“中庸”思想不同,道家积极倡导“自然”、“无为”,形成了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守中”价值观与审美观。正如胡孚琛先生所说:“‘中’之义有四,从事物规律上讲,‘中’为‘正’,即中正的必行之路;从事物变化上说,‘中’即‘度’,即在限度适宜的范围内活动;从空间上讲,‘中’是‘虚’,虚无乃道之大用;从时间上讲,‘中’即是‘机’,即‘动善时’,因机乘势‘不得已’而为之。”[13]道家的这一独具特色的“道法自然”的“守中”价值观与审美观是极具生态美学意义的。

老子积极倡导“自然”、“无为”,从空间上讲是一种“中”的状态。老子曰:“有状混成,先天地生”,“道”是先于天地之前而浑然存在的,它的状态是宇宙未分的混沌状态,而这种混沌未分状态是自然的本初之美,呈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态,也即“中”的状态。老子把这种自然天道的“中”等同于虚极之美、静笃之美。“致虚,恒也;守中,笃也。”(楚简《老子》通行本甲本)即致力于心性的虚静,要恒常不懈;坚守中道,要一心一意。作为守“道”即守“中”之人,就要懂得并践行无为、不争、知足等“守中”之美德——“道恒无为也”(《老子》通行本第37章)、“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行本第8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通行本第44章)。这是道家在人事上所表现出的“守中”价值观与审美观。

道家对“中”的态度,既不同于《周易》的“贵”,也不同于儒家的“用”,而是主张“守”,即守卫、守护、持守。道家主张的“守中”,是因为“中”是事物本来的原初之美,由于后天的人为干预破坏了“中”的美态。为了实现人性返朴归真于天道,必须“守中”,即守护住事物原来的本初之美。老子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通行本第5章)道家对待自然万物审美的基本原则是按自然规律进行的。老子以风箱来比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存在方式: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被不停地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老子以此比喻作昭示: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这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之美。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中而用之”。老庄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性要“中和生新”,以致中和之美。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至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通行本第22章)老子把“持一守中”提升到至人抱持的“天下式”的高度来认识,把其作为人性最本质的美以及持守这一本质人性的践行标准予以倡导。

(二)“循理举事”人性修行论

老子的《道德经》先讲“天道”,后讲人类之德,最终讲的就是宇宙之道与“人性”的和合之美。许慎《说文解字》注释为:“道者,路也”;“德者,得也”。可见,“道”为道路,后引申为“规范”、“规矩”;德为所得,后引申为“心得”、“觉悟”。朱熹注解说:“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由此导出作为由“道”创生的人类应按照“道”的内在美而行善积德,也就是说要守道而行、循理举事,从而使人性达到完美的境界。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继承了老庄“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提出了“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的命题。认为自然万物的自然而然就是“道”,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关键就在于“守道而行”,万物共生就在于遵循自然而然的天道。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同其他自然物一样,也必须遵自然而然的天道,“守道而行”,也就是要“循理举事”与自然万物和合共生以臻及自然和美之境。

“循理举事”首先要求做到“自然无为”。“自然”是依事物的本性自然而然、自由自在伸展的最美状态,“无为”是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强加妄为的意思,自然无为,并不一般地排斥人为,所排斥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而强加妄为的那种不美的人为。可以说,人为既有遵循自然规律的作为,又有违背自然规律的作为。遵循自然规律的作为即是自然无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作为则是非自然的妄作非为。老子强调“为无为”即用人类符合自然规律的作为去实现自然的和谐之美与生态的平衡之美。楼宇烈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演讲时指出,《淮南子》对无为的诠释是:“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举事。”既要根据规律,也要看环境、时间条件合适不合适去做……好心要好效果,一定离不开这两条:循理、因资。推自然之势,是相当积极的做法,恰恰需要用我们很高的智慧去做,这是我们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循理举事不仅是人性修行之道,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应持守的德性,唯有循理举事才不会违背“天道”,才符合人类之德。

其次要懂得知和知常。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通行本第55章)“知和”是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一大法则,也是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美德,“知常”就是认识自然规律,其用意深刻,其视境高远。道家从物我为一的整体审美观念出发,强调天、地、人的有机统一,把知和知常提到审美生存的核心地位。老庄生态美学思想是古代生态文化的伟大智慧,它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和谐美与平衡美的重要性,同时也向人类敲起了“不知常,妄作,凶”的警钟。老庄生态美学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自然界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内在美的规律。“道”既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又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其消长盛衰的规律。天地万物由于“道”的生成与制约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和谐之美,这是因为“道”有一种和合万物、协调万物并使其和谐发展的美德。“道”,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通行本第34章)大道流行就像水一样左右迂回、无所不到。任万物赖以生长而不加以干预,任万物赖以成就而不居其功,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这就是自然的“常德”、“恒美”,是自然的大德大美境界。在老子看来,“道”为天下之母,为宇宙的根源,产生了天、地、气,天、地、气再生养自然万物,所以万物皆从“道”而化生,从而有了“德”之畜养。其实“德”就是“美”的本质特性,由于德之功,既生既畜,物才能成为物,万物各成其形,物既成为物,自然就有了形状、貌像、声色等等美的元素。所以说,“道”虽产生天地,化生万物,“德”虽畜养万物,虽长育、安定、成熟、覆养万物,却是化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依恃己能,长养万物而不自任为主宰,这就是最高尚无私、公正无偏的“常德”之美、“和美”之境。正如张继禹指出:“‘知和曰常’就是要人们去用心认识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性,维护它的和谐之美,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共存。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有了阴阳的交和才产生了生命,也就是,只有和谐才会有生机,才能创造出一个可永远持续发展的世界文明。认识到这个常理的人,就算得上整是明智的人。相反,不明白和遵循这个常理,人为地胡作非为,破坏这个自然规律,即人为地毁灭一个物种,或人为地助长某种物质过分地增长,都是对道的旨意的违背。”[14]

再次要知足知止。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通行本第46章)世界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自我满足,适可而止,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所以只有这种知足知止、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真正永远的满足,也才是人性的内在美。人类要“知足”、“知止”,即认清事物自身所固有的限度,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以限制或禁止自己贪得无厌、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地对自然界的残酷掠夺。老子又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通行本第44章)贪得无厌、过分地爱取某种东西必然招致重大的花费与损耗,过多的贮藏、聚天下之财尽归己有也必然招致更多的亡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恒美”。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适可而止,认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庄子・达生》)。洞鉴生命真实意义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洞悉命运之真谛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东西,以达到人性的静美状态。人保存生命的最好办法是知足知止,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更新以辅助自然,从而使自己的心性静笃到与自然同等虚极之美的境界。

反省当代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渐加剧的局面,最深层的原因在于人类背离了“循理举事”的人性修行原则,只顾自身眼前的利益而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以致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所不用其极。著名道学家黄信阳指出的:“自从‘人’有了‘人本主义’就想着法使所有生物为人所用,无休止地破坏自然。万物不能奈人何,人却自己在破坏自然中破坏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带来了生态危机,人自己惩罚了自己。道教早就认识到对自然的破坏,是有害于人自身的,所以在‘戒律’中就规定了‘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探巢取蛋’是种罪恶、烧山毁林是造孽行为等,希望人们能‘法自然’,不要人为地去破坏自然。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人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才能幸福存在。”[15]罗马俱乐部在《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的报告中指出“人之初,步子小,以后逐渐加快,最后向权力奔跑,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但往往是建立在大自然的灰烬上的。而且不顾自己是否已经超越极限,是否正在自掘坟墓”。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E. F. Schumacher)认为,我们时代最重大的错误之一是“现代人没有感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而感到自己命定是支配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外来力量。他甚至谈到要向自然开战,忘却设若他赢得了这场战争,他自己也将处于战败一方”[16]

1980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说:“如果要保证达到资源保护的目的,就必须根本改变整个社会对生物圈的态度,人类社会若要和他们得以生存和得到幸福的自然界融合地共存,就需要有新的合乎道德规范的、相互接受的动植物和人。”道家典籍《老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要求人们“取物以顺时”、“取物不尽物”,即草木、五谷、水果、蔬菜、飞禽走兽、鱼鳅龟鳖都要按其自然的生长季节获取,而且禁止在市场上出售不成熟的五谷、不成材的树木、未成龄的禽兽鱼鳖等生物,反对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滥用资源,以维持人与自然良性的生态循环的“恒常美”。这种植根于“循理举事”人性修行原则基础上的审美生存思想,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审美观。

(三)“上善若水”人性品格论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通行本第8章)在老子看来,最善的人其心性品格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言行恪守信用,为政精简治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没有失望,也就无怨无悔、无忧无愁了。在老子那里,“善”与“美”又是同义的,最善的人就是具有人性之美的人,上善若水就是人的美德要如同水的品性,这就是老庄人性美的价值标准。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处下不争的特征来比喻人性之美也应该达到的境界。

综观中国古代哲人,最深谙生命内在之美的非老子莫属。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老子》通行本第78章)。在老子看来,真正强壮的生命不在于获取暂时性的霸气强势,而是在长久的生存状态上有永续创生与演进的能力。柔弱并不意味着退缩而是蓄势待发,赤子和水虽然外表柔弱却能以其柔为自己争得更加充分与广阔的生存空间。这种生命审美观与追求霸气强势的现代文明形成了鲜明比照。自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一直凭借着理性的霸气强势张扬生命,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自然中攫取资源,从弱势民族中掠夺财富,放纵欲望极尽所能地追求感官享受,人类肆无忌惮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自然危机、社会危机与人的自身存在危机的全面爆发。“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不已。”(《老子》通行本第55章)老子在几千年前便预言了这种文明的后果,他提倡的那种如同赤子般的生命也正是现代生态文化运动所要重新复归的境界,“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通行本第28章)。知雄守雌、为天下溪的生命审美生存方式才符合天道,才能复归于婴儿的那种柔弱的姿态里,从而赢得无穷的生命力和成长契机,在生命过程中衍化出多姿多彩的审美生存的情态。

人如何才能“守弱”、“处下”、“为天下溪”以“复归于婴儿”实现长生久视?老子认为唯有“上善若水”,即人性如同水性——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这就是老庄理想的人生之美——无忧人生。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性之美也应该达到的境界。老子认为人性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人性进入静美的境界。“不争”是寻找人性静美的前提,“无忧”是人性之美所表现出的常态。只有做到了“不争”的美德,才能达到“无忧”的美境。在老子那里,“上善”就是人最美的品性。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本原,把“德”作为人类依据“天道”所要达到的人性审美准则。“人类之德”接近了“天道”就等于臻及了“上善”的至美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