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为小人儒

无为小人儒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正是这伟大的孔子,让一种技能成为一种文化,把寻常的谋生手段升华成为永恒的价值追求。所以冯友兰先生同时说“孔子不是儒之创始人,但乃是儒家的创始者。”在孔子之前,“儒”只是修习一专之能的“术”;有了孔子,“儒”华贵地“转身”为以求“仁”弘“道”为己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雍也第六·十三章》

“儒”,殷周时指从事祈雨、祭祀等宗教性活动的人,是一种职业,《说文解字》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到孔子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贵族的教师们,甚至有些贵族本人,——他们已经丧失爵位,但是熟悉典籍,——流散在庶民之中。靠教典籍为生,或者靠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样的人就是儒。”(冯友兰语)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也可能会因为有些学问而清高一点罢了。年轻的孔子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然而,正是这伟大的孔子,让一种技能成为一种文化,把寻常的谋生手段升华成为永恒的价值追求。所以冯友兰先生同时说“孔子不是儒之创始人,但乃是儒家的创始者。”

在孔子之前,“儒”只是修习一专之能的“术”;有了孔子,“儒”华贵地“转身”为以求“仁”弘“道”为己任。因为有了孔子,“儒”才倚着“仁”丰富博大的内核而体大思精,成为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源远流长;因为有了孔子,“儒“才沿着“道”的价值指归,那么地光芒四射、令人景仰。

子夏,姓卜名商,在《论语》中出现17处,比孔子小44岁。他出身贫贱,生活拮据,手头并不宽裕。《史记·礼书》记载,他听孔子的教诲心悦诚服,“闻而乐”,但到外面去看见纷华盛丽,不胜羡慕,在安贫乐道和爱慕虚华之间,徘徊彷徨,五心不定。所以,孔子对他说,要成为一个“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志趣要高远,穷且志坚,笃定如一,不为眼前浮华而迷失方向。这既是对年轻人的劝诫,也是对才俊的期许。因之,子夏才成为“孔门四科十哲”,位列 “文学”第二名。

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不是多么重要的事,只要他能自食其力,无论劳心劳力;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拥有什么也并不特别重要,无论是富贵贫贱。也许,人很难迅速地改变自己的当下境遇,很难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现在和将来,但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生要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就一定要有一种自觉或者说觉醒——要让自己成为“君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操守、有修养的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风骨的人,而不是仅仅能吃好,有钱花,有一个好的家庭,能给子女留下点什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钱逊先生说,人要养浩然之气,如果缺乏远大理想,忘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有贡献,读完大学,出国读博士,就是获得了诺贝尔奖,顶多也是个“科学家”。

有学者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在汪洋浩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深层精神和独特精神标识,并能体现中华民族最基本文化基因者,非“君子文化”莫属。“君子和君子文化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君子文化具有古为今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我们尤其要采取有效举措激活和倡兴君子文化,形成崇尚君子品格、大兴君子之道、争做正人君子的风尚。”(钱念孙)

美哉,斯言!大哉,斯言!我举双手赞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