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基于对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显然只占留学生总数4.1%的工科类留学生绝大部分集中在这93所院校中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和“211工程”院校中,其他工科类院校的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数量极少。

加大开放力度,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徐 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 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留学生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工科类留学生教育还相对滞后。本文基于对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工科类 留学生 教育 发展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接受留学生规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同样,外国留学生的在校生数量,是一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体现,也是一所学校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标志,更是一所学校国际化程度的直接反映。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规定,外国留学生占本国在校生人数的3%,才达到教育国际化的初级水平。当留学生人数达到在校生人数的13%以上时,该大学才称得上是一所国际化大学,留学生教育才达到适度规模。

我国政府始终重视来华留学生工作,经过60年的努力,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1950年接收第一批东欧国家的33名留学生,到200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已达到22.3万多人。留学生教育工作对发展和巩固我国同世界各国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开展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多层面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标志。但是,在斐然成绩的背后,显现出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明显滞后,制约了整个留学生教育的全面科学发展,也与我国的经济、科技地位不相适应。本文试图通过对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制约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原因的分析,提出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经历了起步、实验探索、定位调整和确定、快速发展四个历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来华留学生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与这些成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工科类来华留学生发展的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发展缓慢,数量偏少

统计表明,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呈增长趋势,且速度增长较快,但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数量偏少,差距较大。从在留学生中所占比例来看,工科类留学生始终徘徊在3%~4%之间,比重严重偏低(见表1);从8个主要专业的排名来看,汉语言专业具有明显优势,每年均高居榜首,而工科专业则在第六名之后,近几年名次未升反降,于2008年跌至第八(见表2)。[21]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数量偏少,发展缓慢,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很不相称。

表1 2003—2008年来华留学生总数和工科类留学生人数比较

img12

续 表

img13

(二)分布过于集中,覆盖面较小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来华留学生共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我国的592所院校,而接受留学生超过500名的只有93所院校,接受留学生超过1000名的只有54所院校。显然只占留学生总数4.1%的工科类留学生绝大部分集中在这93所院校中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和“211工程”院校中,其他工科类院校的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数量极少。工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大的学科,工科类来华留学生的较小总量和单一分布,与我国国内工科类院校的学科地位很不相称。

(三)与出国留学生相比,学历层次上有较大差距

近些年来,尽管来华留学生工作发展较快,但结构不尽合理。根据数据统计,在2008年的223499名来华留学生中,绝大部分为进修生和短期交流生,学历生只有80005名,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35.8%,其中工科类学历生6923名,仅占3.1%。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17.98万人,总人数虽比来华留学生少4万多人,但90%以上为学历生,学历生绝对比率明显高于来华留学生。举例来看,美国200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19914人,占总数的8.9%,而学历留学生仅为1191人,只占0.5%。法国也是一样,200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5059人,占总数的2.26%,而学历留学生仅为667人,只占0.3%。与美国来华留学生中绝大多数为语言进修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5—2006学年度,赴美中国学历留学生总数为62523人,主要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学习[22];我国赴美留学生82%攻读研究生,他们主要攻读自然科学(33%)、工程类学科(21%)、数学及计算机科学(14%),这些专业共吸收了2/3的中国留学生[23]

二、制约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原因分析

(一)激烈的国际竞争

工科类院校和工科专业的水准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息息相关。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工业化国家,我国科学技术的总体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先进国家相比,工科类专业教育水平也有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工科院校所具备的品牌效应,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充足的科研经费,完善的教学、研究设备等等,对我国接受工科类留学生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留学生教育工作本身而言,发达国家完善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使他们在占领国际留学生教育市场的巨大份额上有了明显的先动优势。反之,在国内,除了“211工程”院校和少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工科院校外,大部分工科院校的学历生留学生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师资力量、学科特色、硬件建设、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缺乏竞争优势和吸引力。

(二)无序的国内竞争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对留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汉语语言类专业及医药学专业因此而成为来华留学生的首选专业。另外,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也非普通工科特色院校所能匹敌,因此,在吸引力方面,地方工科特色类院校明显不敌综合性重点大学、文科类和医学类大学。但为了在留学生教育中分得“一杯羹”,很多工科类院校不根据自身优势和实力,不在自身学科的国际化建设上花大气力,一哄而上开设对外汉语、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烹饪,甚至中医药等这些在世界范围内少有竞争的课程,造成国内各高校间的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和质量隐患。

(三)滞后的发展理念

一些工科特色院校未能充分认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多方面积极意义和重要性,没有正确把握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机遇,夸大“外事无小事”,把留学生教育神秘化,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迈不开教育国际化步子;对留学生教育工作缺乏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当作“锦上添花”的点缀,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有效的工作规划,致使工作的前瞻性、计划性、主动性和开拓性缺失。

(四)薄弱的国际教育服务能力

一些工科院校泛化“以我为主”的原则,弱化了留学生教育国际化、个性化的程度。没有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升级和课程模块、教学计划的合理有效调整,制约了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后劲。国际化师资储备也不足,一方面,许多教师没有及时补充吸收国外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国际化教学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具有国外工作、学习经历的“海归人才”散落在各个学科,在留学生教育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话语权”较小。同时,许多工科院校缺乏专业化留学生管理队伍,致使学校开拓教育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强,对教育在国际市场上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留学生教育教学及管理国际化模式研究不够深入,对外宣传渠道比较单一,力度不够大,效果不明显,影响了留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

三、实现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扩大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不仅可以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和软实力建设,而且对于提升我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建设和综合实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根据工科类院校和工科类专业的自身特点,培育优势,创造特色,摆脱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滞后的困境,努力实现快速发展。

(一)把握时代精神

国际化办学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经济全球化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名校,留学生数量已达到在校生人数的30%,而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工科类院校的来华留学生人数还远未达到3%这一教育国际化的初级目标。为加快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进程,工科类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竞争,牢固树立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念。发挥自身的特点和学科优势,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以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为载体,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与层次,努力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完善政策规划

加快工科类来华留学生发展,既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留学生教育结构,提高教育层次。从宏观层面讲,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和《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通过总结60年来留学生工作的经验,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宏观政策,研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在优先扩大留学生规模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需要,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行分类指导,使留学生教育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健康发展。从微观层面讲,工科特色类学校要制定目标明确的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做到组织落实、制度保证、经费支持;注重机制体制创新,着力进行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结合本校实际和学校改革发展目标,对留学生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有序组织,形成工科类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彰显办学特色

工科院校面临国内外异常激烈的竞争,只有发挥特色优势、整合教学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开发教育服务新产品,才能以“奇”制胜、以“新”制胜,进行错位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应通过贴近市场需求,摸索积累,扬长避短,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创办有特色的留学生教育服务项目,提供最大限度满足留学消费者需求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通过开设一些优势专业和专业汉语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IT汉语、商务汉语、科技汉语等,以及一些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好的新兴、交叉、特色专业,如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E商务管理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等,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攻读工科专业,并逐步改善来华留学生结构,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层次,实现从低学历层次向高学历层次的“重心转移”。

(四)发挥比较优势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工科院校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专业和应用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发展来华留学生工作中,应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原则,除了瞄准欧美发达国家,更要培育亚洲及周边国家的留学生教育市场,扩大贸易服务范围,增加贸易份额,拓展发展空间。在具体方法上,应发挥计算机软件设计和相关学科的竞争力,发挥在科研设备、研究能力及辅助手段上的优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大力开发符合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教育市场需要的网络远程教育产品,主动拓展国际教育发展新平台,开辟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网络教育发展空间,抢占教育服务贸易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先机。

(五)打造优质品牌

品质优良、特色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专业,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砝码。工科特色院校应根据2005年经合组织制定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纲要》及留学生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学延伸服务上,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机制,采取针对不同特点、不同国别、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符合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着力打造教育服务的优质品牌。优先做好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许多工科特色类院校引进了一批重点、新兴学科的海归人员,为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充实了力量。这些海归人员在西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亲身体验过国外优质国际教育服务,并拥有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丰富教学、研究经验。将这批分布在各个学科的优势力量整合起来,建立一支新型的学科队伍,进行前沿学科的交叉,可以快速培育新兴学科,促使“高、新、尖”类学科脱颖而出,并带动高素质年青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引智效益,增强国际教育服务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接受力。

(六)增强教学活力

在目前留学生以语言生为主的情况下,工科院校需要准确定位,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教育国际化元素,实现错位而前瞻地发展。第一,与国际上通行的“宽进严出”教育模式接轨。国外对语言不过关的留学生采用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通过预科完成语言学习后,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来华留学生入学汉语水平考试(HSK)至少达到3级的要求,将许多潜在生源拒之门外。工科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做法,让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来华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语言学习,并结合中国学生课外结对子和家庭寄宿体验(home stay)等形式,帮助学生在开始专业学习前达到汉语水平考试的要求。第二,选择性地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语言是来华留学生的最大障碍,极大地制约了留学生的规模和生源质量。工科院校如果在师资力量具备的专业,试点进行全英文授课,以减轻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的心理压力,必然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有利于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第三,采用模块式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因而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借鉴国际上大学科、宽专业的学科设置方法,采用模块式教学结构,突出不同教学模块的合理设计与组合,灵活组装不同的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优化培养模式,提高成效。

(七)强化教育贸易意识

留学生教育作为WTO“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强大推动力,并已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关注。目前,国内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教育的单纯性和公益性,停留在留学生教育的外交、文化意义层面,对国际教育的市场化功能认识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动力。事实上,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一些学者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经济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一年制学生和长期生每年的学杂费支出分别为2.1万元和3万元,学校对两类留学生人均每年的学费收益分别为9086元和7806元,学杂费和学费两者相加,与本土学生的效益比是3∶1。这些由外国学生带来的教育消费,是本国居民不能产生的,因而不论对大学或者一个国家,都是一种额外的经济增量和经济效益,对GNP和GDP的增长都有意义。[24]因此,必须更新传统观念,克服“守株待兔”思想,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开拓,通过派出访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利用聘用的外教外专、在校留学生、境外校友等资源,联手一些资质信誉好的中介等措施,多方位、多渠道做好招生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工科类优秀学生来华学习,并逐步实现从低层次、语言生到高层次、学历生的迁移。

参考文献

1.Mazzarol,T.& Soutar,G.,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Cheltenham:El-gar,2001.

2.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04,2005,2006,2007,2008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3.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http://www.sino-education.org/exchange/brief.htm,2010.

4.夏亚峰.美国的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其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7,(4).

5.张民选等.大学的收益:留学生教育中的经济学意义.教育研究,2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