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口教学的评价

缺口教学的评价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糊评价,是缺口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五项原则中,前一项是中心,讲的是教学的主体性问题;跳跃性、渗透性、交叉性和调控性这四项都是根据第一项提出来的,其中第二、三、四项讲的是缺口问题,第五项讲的是组织教学问题。这种留有一定余地的评价,采用了缺口教学相应的做法,紧扣缺口教学的目的,与缺口教学的原则相一致。

(六)缺口教学的评价

模糊评价,是缺口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价,往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模糊评价在缺口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模糊评价的立足点

可以说,模糊评价是根据缺口教学的原则提出来的。

在五项原则中,前一项是中心,讲的是教学的主体性问题;跳跃性、渗透性、交叉性和调控性这四项都是根据第一项提出来的,其中第二、三、四项讲的是缺口问题,第五项讲的是组织教学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求教师用调控的手段,而不是管治的手段,通过跳跃、渗透、交叉等方法,设置学习缺口,让学生在自我补缺的过程中,强化主体意识,发展语言思维创新能力。

站在缺口的边缘去唤醒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正是模糊评价的立足点。

2.模糊评价的有效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系统科学家札德根据大千世界的模糊性现象,创立了模糊学理论。模糊理论认为:“清晰事物的有关参量可以精确测定,能够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模糊事物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确数据,不能按精确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特别是人文社会系统,对象的量的规定性是非数值的,如科技水平、组织程度、民主化程度这类量的规定性,本质上不能像物理量那样实地测量。人文系统包含人和主观的因素,有关数据多半是用主观打分、估测或统计的办法得到的,有很大的模糊性”(苗东升《模糊学导引》)。因此,“模糊思维追求条分缕析地刻画事物,而着眼于事物的轮廓,估测事件的进程,作出近似的、有灵活性的结论”(同上)。模糊理论弥补了精神方法的不足,对帮助人们认识和处理大千世界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人文领域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和作用。受模糊理论的启发,有人提出了教育的模糊评价问题。如对现行的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测和评定办法进行改革,废止精确性过强的百分制,采用模糊性的等级法等。模糊理论也拓展了缺口教学的评价思路。

运用模糊理论,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就缺口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形成性评价中,淡化记分法,注重模糊式的诱导性语言评价,即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这种留有一定余地的评价,采用了缺口教学相应的做法,紧扣缺口教学的目的,与缺口教学的原则相一致。它不仅可避免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武断评判,而且还可把他们从分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之不去计较几分、十几分的得失,而着力于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重要的是,给他们留下模糊性的缺口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充分显示模糊评价在缺口教学中的特殊有效性。

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美国某教师曾在一位小学生《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的文章后面,留下了类似于缺口教学中模糊评价式的批语:“我布置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面对这模糊的评价,这位孩子感到,老师没为我们骄傲,但是她为我们震惊。事实如此,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很多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求索。因此,答案的正确与否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教师没有从知识本身的对与不对中去进行简单的评判。结果,教师通过这“缺口”甚大的评价,培养了孩子的愉悦心理,引导孩子去发现自我的价值,去进一步学习高屋建瓴地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

作为缺口教学的一种相应手段,模糊评价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的作用可谓大矣。

3.模糊评价的诸方式

缺口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有诸多模糊方式,大致是:

(1)情感激励式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求疵揭丑,带枪使棒,会打击学生学习、摸索学法的积极性。相反,如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褒扬,意尽情真,亲切可人,则可使学生知其语,见其心,或顿悟,或振奋,或感化,或激动,进而有所进步。曾有位学生在学了《万紫千红的花》一文后,写了一篇模拟式作文《多彩的叶》,谋篇布局都与《万紫千红的花》相同,基本无创意。此生却自我感觉良好。面对这一情况,老师并未给他责备性的批语,而是激励他:“你的语言基本功较好,如多在谋篇布局上下工夫,一定会写得更好。试试打乱原来的结构,重写一遍!”这位学生果然兴致很高,重写了一篇颇有创意的文章。

(2)思路拓展式一旦学生学习钻了牛角尖,以致陷入被动境地,学生成绩受到影响,教师要善于另开洞天,启人以思,多方诱导,使学生茅塞顿开。有一个故事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位母亲发现3岁的女儿把鸡蛋往地下扔,并且说:“这些球弹不起来!”此时,这位母亲不嘲笑不责备,而是颇幽默地说:“宝贝,换换‘球’吧,这种‘球’咱们扔不起!”(玛丽·巴德·罗《学会与孩子谈科学》)下面是教学中一个换“球”的例子。在学完《春》一文后,老师让学生思考:如果写“冬”,该写哪方面的景。有学生也从冬草、冬花、冬风、冬雨、迎冬几个方面去回答。为了打破这种思维定势,老师把学生的思路带回到童年:“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因为冬天最好玩,打雪仗很刺激。不知你们小时候冬天爱干什么?”这样一引,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有的写堆雪人,有的写吃冰块,有的写围火取暖,反正都是与冬天有关的活动。这样一来,冬景的特点一一带了出来。

(3)转移绕道式后进生遭受挫折后,精神压力会增大。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把情感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而不要催促他们“再想想”——这样说毫无意义,因为孩子们本来就在苦想冥思,即使你不要求他们。而应该让他们“乐一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之目的,如前面忆往事、讲故事的做法。

(4)目标调整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学生对原定目标确实无法实现时,教师在评价中应调整目标,降低要求,以较易获得成功愉悦的目标来替代,使他们心中乌云渐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在一个农村中学,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醉人的春夜》一文时,先这样提问:“这篇小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大家看看‘小伙子’的性格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此问一提,造成好几分钟的冷场,大家面面相觑,不敢作答,经过一番不耐烦的等待后,有少数几个学生提到“热情”、“风趣”两个特点。老师很快意识到,目标定高了,灵机一动,说:“我看大家很爱动脑筋。要不,我们别再苦思冥想,先来讨论一下如果不写‘小伙子的妹妹’这个人物,行不行?”气氛立刻活跃起来,经过几分钟脸红耳赤的争论后,大家统一了认识:“小伙子的妹妹”要写,通过写“小伙子的妹妹”,就写出了“小伙子”的“细心”这一性格特点。目标这样一改,便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问题探讨式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一些问题与他们进行探讨,远比只打他们高分收效好。因为,过早的肯定可能传递“探讨已经结束”的信息,不利教与学的配合。反之,应该说“你思考的结果真有趣”之类的话,再把话题深入下去,以便“使球保持滚动”。

(6)师生易位式在成绩评价过程中,师生交换位置,变更角色,如提些“我从没有这样想过”之类的话,巧妙地让学生直接站出来自我评价,这样可使他们明确思维目标和具体的学习方向、明辨学习中的是非得失,获得独立思维能力的再提高。曾有学生在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将“客舍青青柳色新”读成“柳色青青客舍新”。老师说:“还真有你的。我也曾这样读过,后来又没有把握,弄不清到底哪种表达效果好,所以又改回来了。现在你这样读,肯定理解得比我更透。”这位学生像模像样地说:“不错,柳色才是青的,而客舍不会是青的。当然,如果客舍墙壁是白的除外……”“白墙为什么会是青的呢?”“因为柳色会反照。”“什么情况下会反照?”“柳叶被雨水洗过,很新……对,用‘新’形容柳色效果更好,客舍青青表达效果也很强,都很能说明关内的美好。”“那‘客色青青柳色新’这一句……”教师又故意问。“简直是写绝了!”学生脱口而出,其口气居高临下,但看法改变了。

教改课题贵在灵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际上,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缺口教学以语言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平台,是从一个角度切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