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口教学的基本轨迹

缺口教学的基本轨迹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内容、结构和节奏的设计上,缺口教学应纠正按部就班之类程式化的偏向,注重教学的变式,注重学习缺口的设置。缺口教学也不能放任自流,根据国内教学现状,应采用轻模式而重规律的做法,按照一定的轨迹去操作。据此选择擦边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缺口教学,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方法。更何况,语言感知教学形式在擦边教学中并非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形式一结合,将使缺口教学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四)缺口教学的基本轨迹

根据以上阐述,进行缺口教学必须遵循这么几项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缺口教学重在强化人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缺乏生机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二是跳跃性原则。在教学内容、结构和节奏的设计上,缺口教学应纠正按部就班之类程式化的偏向,注重教学的变式,注重学习缺口的设置。三是渗透性原则。在教学方式上,缺口教学反对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而主张根据顿悟思维的发展规律,在学习活动中实现潜移默化式的教学。四是交叉性原则。缺口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堂和学科以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要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缺口,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五是调控性原则。缺口教学也不能放任自流,根据国内教学现状,应采用轻模式而重规律的做法,按照一定的轨迹去操作。

1.进行缺口教学要确定学习缺口

确定学习缺口有一定的依据。一是阶段目标依据。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这一目标是确定学习缺口的重点依据之一。目标光顾的知识点,往往是学习缺口的落脚处。二是教学重点依据。在同一目标中,各单元各篇章都有不同的教学重点。根据这一重点,可设置“变式”缺口。三是课类课型依据。可根据不同的课类课型,在语言的感知、意境的体验、情感的领悟、情节的触动或事物的理解等方面设置学习缺口。四是意识情绪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潜意识”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所谓“潜意识”,是指“主体精神世界内部在某一特定时刻处于沉睡状态,处于内部注意中心之外,意识阈限之外的全部心理事实”(叶太辛:《写作能力学》)。如果在学生容易产生“潜意识”的知识点上确定学习缺口,可把他们的意识活动由潜藏状态推进到激活、奔突与融会贯通的状态。创设情境,特别是将学生置于愤懑状态之中,造成这一效应是确定学习缺口的重要情绪依据。所谓“愤懑”状态,就是朱熹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激活,对知识往往能入脑。五是教学机遇依据。在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意外因素产生,这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机智地设置学习缺口,将一些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离散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2.缺口教学操作起来还有一个方法问题

缺口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师生的配合,其中,摆正教师的位置,由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激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缺口”本是指物体边沿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据此选择擦边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缺口教学,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方法。

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擦边现象,打擦边球,从新闻边缘发现边缘新闻,对游离于政策边缘的工作调动、职称评定、评优赏功开开绿灯等等。擦边一法运用得好,往往会产生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擦边教学便是根据擦边现象,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让学生在对知识一知半解的学习中孕育热情,从混乱的思维和不断的怀疑中,孕育真知”(杨振宁语)。

3.感知教学是擦边教学最重要的方法

感知是一种擦边认知活动,其教学只要求给学生以感应性启发,使之自主领悟,进行补缺。我们知道,领悟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把学生的完形过程,当作一个以领悟为主的过程来处理。但“悟”从“感”来,“悟”要以“感”为前提,没有反复的感知,就难以灵感闪现,触类旁通。况且,教学不落脚于擦边认知活动,就难以突破各种陈规戒律的框框。为此,教学中要把感知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下面提供几种感知教学的方法作参考:

一是通过行为体验感知教学,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去面对缺口。即先不安排学生进行接受学习,而是让其在学习的实践活动(有的是模拟性的)中,通过行为体验不知不觉地去领会。围绕“诵读”这一要求,组织“诗五首”教学,先让学生当回导演:假如把诗歌拍成专题片,你设计哪些画面(包括排好序)?录制哪些声音?配上哪种音乐?最后再加上诗歌诵读,作为这个专题片的旁白,看看怎样读更协调?从画面的设计到声音的取舍再到音乐的选择,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最后很自然地产生“诵读”的奇妙效果。

又如诗歌鉴赏复习课,有位老师试教时,按照四种找鉴赏切入口之方法的顺序,逐一由讲解到训练地组织教学。后在缺口教学理论的启发下,改为由练习到归纳再到训练的做法,三个步骤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是体验的阶段,归纳是领悟的阶段,训练是巩固和拓展的阶段。结果,课堂上,学生的兴致很高,探究意识很强,后两个鉴赏方法是捆绑在一起一次性完成的,且在归纳中,学生还补充完善了鉴赏方法的内容。

二是通过语言感知教学,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去面对缺口。语言感知教学是缺口教学值得借鉴的一种传统教学法。旧时的私塾先生,总是手执戒尺,强令学生一味“读、读、读”。这做法虽在理解方面跳过去了,且显板滞,但却强调了对语言的感知,重点培养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而且一旦自行悟透书中的道理,便会终生难忘。古人在这方面早有总结。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深思”而“自知”就是悟。这“悟”,不是靠抽象的空谈道理的方法去猎取,而是通过大量的“读”这一语感形式来获得。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更何况,语言感知教学形式在擦边教学中并非孤立地存在,它与其他形式一结合,将使缺口教学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通过活动韵律感知教学,把学生带到认知的边缘去面对缺口。环境气氛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把环境气氛只当作环境气氛来看待,要把它们与生命内核联系起来,抓住了生命内核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活动韵律感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如果说行为和语言只是一种表达形式的话,那么,活动韵律就是生命内核。活动韵律通过语言和行为等多种形式去体现,事物因有活动韵律而充满生机。教学如重视活动韵律的感悟,将如虎添翼,实现飞跃;否则,难以发展,黯然失色。根据活动韵律的突出特点是节奏这一点,活动韵律感知教学应定位于教学的节奏艺术处理上。进行活动韵律感知教学,主要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节奏,让学生通过教学节奏的模糊感知,不知不觉地去领悟其知识、思想和情趣,从而提高智能。根据艺术节奏反映现实节奏的要求,选择教学节奏最好要重点考虑教材的类型,做到教学节奏与教材的内在节奏在总体上基本合拍。这是因为,教材内容是对现实更直接的反映,只有与教材内容节奏合拍,教学才符合客观规律;另外,教材内容的内在节奏是随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的内在节奏千变万化的,只有与教材内容节奏合拍,教学才最灵活,最有变化,最有生机。如以抒情为主的课文,重在表达感情曲线的波动,其教学便借助文章主观感情的强弱起伏,主要采用波动的节奏,或强烈,或柔和;以写人为主的课文,重在刻画性格“单一的杂多”,其教学更借助文中人物性格的多面组合,主要采用对比的方式,形成鲜明的节奏;以叙事为主的课文,重在展示事件曲折的变化,其教学便借助故事情节的正反交替,主要采用转折、起伏和轮替等节奏。节奏体现在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运作中,包括语言、板书、内容、结构和方式等局部的综合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