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口教学的目标

缺口教学的目标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口教学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思维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打破教学程式,设置学习缺口,调动其趋好心理和自我完形行为,从而使其个性得到释放。如果说,尊重学生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是缺口在教学程序方面的体现,那么,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直觉性和批判性训练,则是缺口在思维形式方面的体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特别是忽视直觉思维。

(二)缺口教学的目标

素质教育无非是发展人的公民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涉及思维品质和探索能力的要求。根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目的,缺口教学作为中学语文学科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其目标就是做好学生语言思维品质的优化工作,一方面尊重他们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把自发性发展引导到自觉性发展的轨道上来,增强他们语言思维的直觉性和批判性。

1.解决学生语言思维品质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实质

以学科功能而论,语文具有很强的语言艺术性,它通过精粹的语言、典范的文章,给人以感染和启迪,起着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而思维是一种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活动。思维与语言紧密相连,借助语言的帮助得到巩固和发展。一个正常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载体进行思维。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质,就在于解决学生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这一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用民族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就是语言思维品质。

基于以上考虑,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把握学生语言思维能力这个实质,走语言——思维辩证统一发展的路子,具体地说,就是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其形式多为课文及相关点的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培养和训练,并使他们能应用这些思维形式解决语文问题。

2.尊重学生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是优化语言思维品质的一个主要内容

据分析,人类语言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与人的各成长时期是相吻合的。人的成长大致可划分成四个阶段,即学前时期的随意性发展阶段,小学时期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中学到工作之前这个时期的个性化发展阶段,工作之后的职业化发展阶段。可见,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是中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尊重这种个性化发展,就会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缺口教学遵循这一发展规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思维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打破教学程式,设置学习缺口,调动其趋好心理和自我完形行为,从而使其个性得到释放。

3.增强学生的语言思维直觉性和批判性,是优化语言思维品质的又一个主要内容

如果说,尊重学生语言思维的个性化发展,是缺口在教学程序方面的体现,那么,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直觉性和批判性训练,则是缺口在思维形式方面的体现。

右脑功能研究表明,人的思维主要分言语思维和感觉形象直接思维两种,左脑的功能倾向于前者,右脑的功能倾向于后者。然而,现行的教学基本上侧重于左脑开发。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特别是忽视直觉思维。直觉,是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感觉,通常说的“悟”就是直觉思维。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于字词句到段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渐进式程序教学,向学生输入大量的抽象知识,即使教给学生方法,也是以语言形式输入,这使学生的左脑思维成了习惯。此种对大脑潜能单一片面的开发,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因为那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恰是创造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在《右脑的奥秘与人的创造力》一书中指出:“右脑具有创造性,它能沟通与左脑的间隙,并能产生直觉性的突破。”现在,许多左脑性的办公室工作都已经由计算机取代。这意味着未来社会留给人的更多的是右脑性的创造性工作,因而,教学要更多地培养那些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无疑,要优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右脑功能的开发应当得到充分的考虑。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理应更多地承担起培养学生感觉形象思维的责任,把语言思维的直觉性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

批判思维则是指个人对某一事物和现象长短利弊的评判,它要求个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断形成独立的见解。批判思维不以思维混乱与否作为先决条件。众所周知,问题的相对性和复杂性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美国学者A·罗森堡提出过雅努斯思维,雅努斯相传是古罗马的两面神。A·罗森堡认为,所谓雅努斯思维,不过是对直接对立,似乎是互相排斥的思想,形象或表象的同时认识。并且,这种对立,不仅能被人们所认识,而且是作为同样真实、同样起作用的对立现象,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可见,在思维过程中注重对多种情况,如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同时考虑,加以比较,作出评判是必要的。批判思维,乃是进行科学思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破除人们思想认识中功能固著和思维惯性的关键。著名的创造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思维是“相似思考”与“相异思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语文学科的很多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对立和统一的现象大量地存在于语文的广阔领域之中,因而,运用批判思维对语文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