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口教学的要求

缺口教学的要求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济南的冬天》教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这类缺口应该比其他教学的缺口大些。切入无定法,但缺口教学要求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遵循这么一个原则和规律,那就是能够从一个认知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面。何况,缺口教学要求设置大量的学习缺口,完形训练不落实,也就成了耍花枪,好看不中用。因为训练与学习缺口的设置密切相关,是在缺口的基础上进行或拓展进行的。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可以对创造力的开发起促进作用。

(五)缺口教学的要求

为保证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达成,缺口教学要做到以下四个“到位”:

1.缺口设置到位

设置学习缺口,无疑是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发展其创造性语言思维能力的先决条件。那么,如何使学习缺口到位呢?

首先,要设置课文本身的非应用性知识缺口。这类缺口不以循序渐进为前提,多半在学生思维混乱的情况下设置,或不以现成知识为然,在不断质疑和否定中设置,以利于学生语言思维发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训练。《济南的冬天》教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下面是本课的导语部分:

师:昨天,老师在读《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有一个“温晴”的词不太明白,查字典也没有找到答案,可我总觉得在生活中,温晴无处不在,你们能不能帮我解释这一词语呢?

生甲:温暖,晴朗。

生乙:温和,暖和。

师:非常好!现实生活中你们感到那些事物是温晴的?

生甲:春天、阳光。

生乙:春风。

生丙:母爱。

师:这么多啊!能否讲具体点。

生甲:春天里,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温晴。

生乙:春风,吹在人的脸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很温和。

生丙: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到母爱,很温暖。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这种温晴的感受来自于春天,来自于母亲,在冬天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寒冷,北风呼啸,寒风刺骨……

师:没错,冬天给我们的感觉是寒冷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济南,去感受一下那儿的冬天。

……

在这里,老师并不是先告诉学生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而是抓文眼、设缺口,让学生自行理解:你感受到哪些事物是“温晴”的?引导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把学生的学习个性置于广阔的天地,任其驰骋,避免了局限于现成看法、现成答案的被动接受。从“春天”“春风”“阳光”“母爱”等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生活体验。

其次,要设置学法缺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仅是把学习方法交给他们,让其自行去弥补知识的缺陷,还应包括让学生自悟出学习方法,填补学法这个缺口,这对培养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指导学生阅读《黄鹂》一文,围绕掌握关键性语句的方法这一难点,先要求他们对课文所写的对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再与作者的看法作比较,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再找出关键性语句。紧接着,便让他们对自己前面的看法分析一下,找出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性语句。由于时间贴近,受前面的影响,他们如法仿效。整个过程没有直接帮学生归纳出找关键性语句的方法,而是让他们去感悟。

再次,要拓展课外迁移性缺口。这类缺口应该比其他教学的缺口大些。因为,它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迁移训练口,而应该是现成知识迁移和新发现、新发展的知识迁移的多种类训练口。

2.擦边效果到位

在应用感知教学的大框架内,还得讲究教学的切入和设问。切入和设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擦边教学效果能否到位的重要因素。

通过牵动某个认知点而带出学生的思索面。切入无定法,但缺口教学要求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遵循这么一个原则和规律,那就是能够从一个认知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面。例如:在教《出师表》一文时,有老师从比较角度切入,在黑板上列出了三个主要人物的生卒年份和大事记的表格,学生一目了然,顿时议论开来。教室成了积极思考的王国。有老师从结构角度切入,提问“自叙生平”一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把学生直接引入了对作者撰“表”的目的与意图的探讨。有老师从词句角度切入,拎出几个关键词语,把作者的情感扔给学生去理解。切入的角度当然不止以上三种。如从悬念切入,老师提出关键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这也是引出学生思维面的好办法。

讲究解答距的设置。擦边教学在教学设问中的折射,除了设置悬念外,有时还要强调解答距。这里所要求的解答距,是指提问在缺口边缘游离,不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这样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又不至于因问题卡壳没有回旋余地而抑制学生的思维。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遇到程度较低的学生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便采用迂回战术,避免一下子涉及问题的实质,让问题的实质与提问、解答形成一定的距离,通过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地达到教学目的。有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运用哪些典型事例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显然,这样提问过于平直。如果这样问:“作者在本文中只举了三个例子,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子;有人则认为多举些例子更好。你同意谁的意见?理由是什么?”这个提问与前面的提问,其目的是一样的,但多拐了一个弯,拉开了一段距离,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悟到典型事例的作用。

3.完形训练到位

完形即填补缺口。现实中,训练走过场,训练作点缀,训练无实效的现象普遍存在。训练不到位无从谈创新教育。何况,缺口教学要求设置大量的学习缺口,完形训练不落实,也就成了耍花枪,好看不中用。完形训练要达到全程训练、全场训练、语言与思维训练高度统一几个要求。

教学不应该是单一的先学后练的模式,训练应贯穿其全过程。在不影响课文及其教学整体性的前提下,起始、结尾都可以安排训练。因为训练与学习缺口的设置密切相关,是在缺口的基础上进行或拓展进行的。有时,还要相机训练,逆向训练。

完形训练不应是牵着牛鼻子走,变成尖子生表现的活动,应该让多数学生都训练到位。如果一味地肯定尖子生的见解,把全班同学强牵向正确答案,那教学就仍然停留在只让学生得到正确知识,没能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档次上。要使多数学生训练到位,就要多为他们提供可选择的训练内容。美国老师上美术课,不是只拿一个苹果给学生画,而是拿一筐苹果自行挑选,就是这个讲究。所以学过《白杨礼赞》,就不要指定一种实体让学生思考其象征意义,而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体去思考,给他们提供自由的环境。当然,学习评价也值得注意,不能武断、急躁。

在完形训练中,做到语言与思维的高度统一,是语文学科特性的要求,不要一强调思维,就把生动的活泼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文教材当成一种枯燥、死板的、没有生命灵气的思维训练材料,或忽视语言科学的艺术表达功能,语言和思维两者是互动、相长的关系。

4.语体优势到位

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科的主体性,这是不容置疑的。语文学科的主体性就在于其语体性。语体是人文、生活和语言艺术的统一体,具有独特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语体优势到位,就是要充分发挥语文本身的语体优势和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人的兴趣和热情,首要的是发展其个性爱好,但外在激励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兴趣和热情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可以对创造力的开发起促进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瑞普就指出,创造力是个十分个体化的特征,在此当中既包括一般智力和知识的作用,也包括动机、兴趣和态度的作用(瑞普:《教育创造力百科全书》)。所以,培养可以强化个人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教育至关重要。有人说,语文课要充分展示魅力,为学生喜闻乐见,应该使语文教学人文化、生活化、艺术化。从发挥语文课的语体优势来看,这是很有道理的。

语文教学人文化,就是要把课文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对待,让学生的生命活动方式在对课文呈现的智慧、情感、精神、真理的憧憬和追求中构建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坐标。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其课文的灵魂力量来自于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无论是热情奔放的《春》,还是哀愁淡淡的《荷塘月色》,无论是义正词严的《最后一次讲演》,还是情趣生动的《苏州园林》,都无不浸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语文课所具有的打动人心的人文储量,是任何学科都望尘莫及的。为此,语文教学要大力张扬课文的人文精神,反对肢解课文,架空分析和无视写作个性等削弱课文人文魅力的做法。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去学习语文,品味人生,使教学有一种亲切感、人情味,启发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理。由“一件时髦的足球服”到对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精神的崇尚,由“当了一回还珠格格”到对社会不正之风的不满和戏弄,这样的作文教学才真正富有生机和魅力。有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够好,难以开展缺口教学。我想,《济南的冬天》的教例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在研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验文中所描述的“温晴”的心理感受,让学生谈自己在阳光下睡觉的经历,并通过读课文语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又如用“小摇篮”来比喻济南盆地的地形,让学生研讨,为什么不把济南盆地比作脸盆、碗、锅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从生活中的感受去理解。还有,“水也不忍得冻上”,这里“不忍得”用拟人手法,把水写得有人情味,很“温晴”,在生活中,你感受过这种温情吗?学生说:“我考差了,爸爸扬起手掌来打我却不忍得下手”等等。再如,老师问:“‘山坡上卧着小村庄,小村庄的房屋顶上卧着点雪’,这两个‘卧’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一种安闲、舒适、平静的气氛。为什么不用‘铺’或‘盖’?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切身感受吗?”接着让学生带着“温晴”的心齐读全文,并用多媒体显示“让我们共享这温晴的世界”。整堂课,洋溢在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中,培养发展能力的过程就是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缺口教学一旦与生活对接,便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语文教学艺术化,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情,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艺术的氛围和情趣。如在教学中保持各类文体不同的艺术优势,诗歌和抒情文以语感教学为主,小说以艺术化的情境创设为主等等。上《最后一次讲演》,要求学生读出其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再与另一篇进行比较朗读,找出这种感情基调是通过哪些语言技巧奠定的。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围绕鲁提辖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价这一缺口,将课堂设计成议事大厅,同伴们均是梁山好汉,一起来讨论该不该接纳鲁提辖入伙。那热闹的场面和同学们参与的热情是可想而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