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口教学的切入口

缺口教学的切入口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人在开展缺口教学课题研究的同时,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了多年该课题的形成性实验,让课题在动态中发展,从中涉及大量的缺口教学课例。

(三)缺口教学的切入口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改热点中的焦点,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通过种种迁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做是不错的。但是,创新能力除了迁移能力之外,还包括发现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学习领域,发现能力则是指能够发现与现成知识无直接关系的未知领域的能力;发展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对现成知识进行不断修正的能力。发现、发展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区别在于:一是对现成知识的态度不同:迁移能力对现成的知识持认同、接受的态度,而发现能力与发展能力对现成的知识持怀疑、不完全肯定甚至批判的态度。二是作用不同:迁移能力是要通过学习掌握,对现成知识加以运用;发现能力是跳过现成知识,发现未知的领域;发展能力是对现成知识有所改造。所以,发现和发展能力较之迁移能力,缺口空间和创新力度均更大。因此,着眼于优化学生语言思维品质,缺口教学把切入口锁定在发现和发展型学习上,即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更大的缺口空间,并借助这个缺口空间,在混乱的认知状态中,激活其直觉性和批判性语言思维。这就是缺口教学之所以叫“缺口教学”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别于一般性的空白艺术和跳起来摘果式的教学的个性特征。

1.在发现中学习

进入某个学习领域,首先就留下缺口让学生去填补。填补的过程就是学生摸索的过程,发现学习的过程,语言思维的个性和直觉性培养的过程。本人在开展缺口教学课题研究的同时,组织和指导教师进行了多年该课题的形成性实验,让课题在动态中发展,从中涉及大量的缺口教学课例。下面展示一些在发现型学习方面尝试的例子:

上《故都的秋》一课,老师不是自己站出来归纳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的原因,再布置学生做迁移练习,而是先通过巧妙的设问,让学生去探究:

师:你们眼里的秋是怎样的呢?

生甲:喜悦。

生乙:丰收。

生丙:绚丽多彩。

生丁:萧瑟。

师: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呢?(用文中词语来概括)

生齐:清、静、悲凉。

师:作者眼里的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可能跟他的年龄有关吧。

师:郁达夫写此文时年龄只有38岁。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关吧?

师:可是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能帮你证明这一点。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时代有关?

师:不错,郁达夫生活在动乱年代,但是像他这一时代的其他作家也写过反映季节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写得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生甲:那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生乙:还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怀有关。

师:郁达夫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留学。他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爱国热忱。

生甲:由此看来,作者眷恋故都,才产生这样的情感。

生乙:作者写南国之秋,秋味不浓,难以让人满足;写北国的秋,才够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在这里,老师没有进行传统式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只是让学生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

为了让学生学习《核舟记》的说明顺序,老师通过活动体验把学生带到发现的边缘。一开课就设置一个亲自动手的缺口氛围:让学生准备好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直尺。画一个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用笔勾画核舟简图,用简单符号标示核舟上的人物和景物,并留心标示顺序。学生在标示的过程中,自会阅读课文,进行发现性学习。如在标示苏东坡、黄鲁直以及佛印三人所处的示意图时,发现文中先交代东坡的位置,突出东坡的主人地位,是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并进而发现文章以空间方位为序介绍人物,层次清楚,构思巧妙,结构完整。标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课文自行掌握的过程。这节课,老师一直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发现性研读。可以说,课前的一张白纸设置,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自悟能力训练和个性表现。

《荔枝蜜》一课,老师先让学生判断斜升线和水平线哪条更能反映“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进而让学生将斜升线分成几段,标示每一段情感变化是由什么到什么。这就无形中对文章脉络进行了整体梳理。其发现型学习的特征也很鲜明。

2.在学习中发展

也许,许多老师在上《项链》一课时,会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路瓦栽夫人这一人物形象。不限于文本的提示和教参的观点,用现代人的眼光和独特的个性心理感受来评析学习问题,开启一种求异求新思维,其实就是带有很强批判色彩的发展型学习。还是来感知一下缺口教学这方面的教例:

在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还未深入理解的情况下,老师把《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并提供以下答案给大家辨析:孔乙己是饿死的、冻死的、疼死的、又冻又饿又疼死的或其他死因。结果,一石击起千层浪,有人出乎意料地说是笑死的。持此观点者振振有词:孔乙己深受其封建科举制度和思想之害,至死不悟,奄奄一息时还因梦见自己已经高中,而得意地大笑,这一笑就要了他的命。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探究“李白的梦到底是个怎样的梦”。不管认为是什么梦,都要求从与诗歌相关的作品和所了解的史实中找依据,并用原诗句来印证。学生具体陈述出如下观点:观点一:“梦”是诗人所追寻的理想之梦。如《唐当询》云:“诗人将之天姥,托言攀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席间岂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观点二:“梦”是可怕之梦。如清代陈沆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施蛰存先生由此断言天姥之梦是“可怕之梦”。即诗人“回忆过去的宫廷生活,无异于一场噩梦”。观点三:李白在理智的层面,要写一个理想的梦境,以此反衬现实的不尽如人意,来表示对现实的藐视和超越,而在写作过程中,尤其写到游仙山之时,长安三年仕途的生活又自觉地折光投射到所写的梦境之中,使之蒙上了一层“可怕的色彩”。简言之,“天姥之梦”,有双重意象,这两重意象由诗人显意识和隐意识构成,又在“傲然卓立,不事权贵”“超越现实,追求心灵的无限自由”之上得到统一。……课堂上,学生不唯老师之命是从,不唯教材之命是从,不唯权威之命是从,发言特别踊跃。

以上教学的处理,均跳出了“学生学习是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框,促使学生从不肯定的角度去思索,在缺口的填补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得到批判性思维活动的锻炼,深深感受到自我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发现学习和发展学习有时一先一后有序进行,有时也穿插交织在一起,发现中有发展,发展中有发现,像《孔乙己》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就属于后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