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举措探讨

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举措探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研究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大势所趋。部分地方院校在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上率先开始了研究型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设置体现研究型教学特色的教学内容。

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举措探讨

项国鹏[1] 葛文霞[2]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和途径,作为国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主体的地方高校更应在其优势专业中率先开展研究型教学。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充分分析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的基础上,重点从改革教学环节、制定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推行研究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地方高校优势专业;本科教育

一、引 言

高等教育本着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研究型教学应运而生。研究型教学,顺应时代要求,深深体现了教学与科研间的内在含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激励了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在学校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各教育层次中,本科教育处于第一层次和最基础的地位。地方高校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证明,大学研究型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这不仅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切实发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教学

研究型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问题情境出发,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猜想、论证、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自主建构起知识结构和经验体系的教学模式(胡文龙,2010)。其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极大地引起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新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

汪霞(2007)指出,研究型教学不等同于纯粹的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它是一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机地渗透或运用了研究的思想、观点、过程、方法,使教学与研究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与灌输型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最本质的转变在于使学习者成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研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二)地方高校优势专业

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地方高校优势专业为地方高校所建设的特色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有其独特性。地方高校的优势专业在全国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或科研能力突出,或本科教学水平较高并保持较好的生源输入,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是在区域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

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输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区域发展作出贡献。而优势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校能否获得较好的发展,其优势专业建设是重要一环(王成涛等,2005)。

三、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一)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1.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各地整体经济水平也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科技的进步和大量技术发明,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劳动者,作为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高等学校必然要设法满足各地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张旭辉等,2006)。而研究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大势所趋。

2.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各地方高校虽然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但仍面临具有竞争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和蓬勃发展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双重压力。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竞争优势,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胡玮军等,2011)。此外,高校教育还面临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困境,而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题中应有之义,它能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二)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可能性

1.研究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有关研究型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不适应当今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研究型教学模式则逐渐被接受。随着各地高校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建立,以及国内外研究型高校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给各地方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

2.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学生的身心成长。各地地方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具备相对充足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师资力量,并在不断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当中建立了全面教学体系和具有特色及优势的专业。部分地方院校在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上率先开始了研究型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机能已经基本趋向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大学生具备研究型教学所需的心理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需求使得研究型教学模式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的举措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机制及保障措施等实际举措才能得以落实。在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举措。

(一)改革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研究型教学实施的载体,也直接决定了研究型教学开展的效果。

1.建立有利于学习、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王秀友(2005)指出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跟课程改革联系起来。课程设置应是一个相对宽松灵活、体现对学生修读总学分及各类课程学分最低要求的框架。根据每个学科的主知识领域和选修内容确定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特色课程。从课程设置的总体上,要突出重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研究型教学讲究知识的横向联系和运用,要求建立跨学科和以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2.设置体现研究型教学特色的教学内容。研究型教学要求以科研为先导,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和丰富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始终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课堂教学中应该贯穿一种研究型思维模式,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提问,向学生介绍前人在研究相关问题中的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学过程经常会以课题、案例或来源于理论界或实践中的问题为教学的重心。讲授内容要少而精、宽而新。教师要肯投入,要有意识地以来源于生产、生活、科研实际的问题为中心。研究型教学有一些固定特征,但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敢于探索和实践。

3.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研究型教学与课外研究性课题研究活动相结合,主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主张实施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分层施教等立体交叉,实验操作、现场调研、专题讨论、资料检索、信息交流、项目设计、方案比较、可行性论证等穿插进行(黄厚良,罗秋明,2006)。因此,它需要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灵活性及自主性,走出教室,观察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所以,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班级为教学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成立研究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与集体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1.教师评价体系。研究型教学是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它的实施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应以激励原则构建大学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机制,以保障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李蔚(2009)主张让课程考核成为研究型教学体系的重要导向因素。将多种教学评估模式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逐渐形成由期末课堂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过程评估以及应届毕业生调查等多种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模式组成的学生评估体系。课堂教学评估不能满足于为学校提供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功能,更要实实在在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使教学评估更加科学、客观和公正,同时开展干部听课、专家评教、教师自评等多维评估,与学生评教相辅相成,更加全面地评价教学工作,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投入教学的积极性,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学生评价体系。研究型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研究创新的发展潜力,注重方法而非结果。教学评价不只是为了选拔与甄别,而是要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要求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导向性、实效性、过程性和发展性。

一是建立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考试内容、不同考试方式相适应的试卷库、试题库。试题库建设要依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实际、不同专业的目标要求进行,避免“一刀切”。同时,试题库也应依据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变做出适时的调整,特别对一些专业课程和前沿性课程,增加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二是建立不同考试内容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要淡化一次性终结考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引进形成性考核评价因素,使形成性考试得到强化并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研究型教学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如小论文、设计方案展示、口头答辩等。重在考察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1.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挂钩,对教学团队进行年度群体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开展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学院在内部环境建设上要走良性竞争和个性化激励的发展方向,把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对教师培养的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作用,努力营造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科研环境,培育新时期教学、科研并重的人才培养氛围(赵跃华,2010)。

2.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广大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性。课堂教学评估结果在教学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各类评奖活动中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给予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奖励与同级别的科研成果奖励保持一致甚至还要高。表彰热爱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有突出表现的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学骨干的成长,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结 论

现代教学环境中,地方高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最主要的任务。落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其关键就是要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对地方高校优势专业实施研究型教学具体举措的探讨为我校的优势专业及其他地方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最终达到培养创新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龙.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研究型教学探讨[J].教育科学,2010(2):46—50.

[2]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3]王成涛,等.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5):14—16.

[4]张旭辉,等.地方性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6(256):165—168.

[5]胡玮军,等.地方院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1(4):43—44.

[6]王秀友.提高研究型教学的实效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05—106.

[7]黄厚良,等.大学研究型教学及其实施条件[J].当代教育论坛,2006,(9):100—102.

[8]李蔚,等.研究型大学多模式、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108—111.

[9]赵跃华.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 (8):170—172.

【注释】

[1]项国鹏,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

[2]葛文霞,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