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即着手实施举措

立即着手实施举措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责任意识,要有所行动,基础健康卫生知识需更大程度进入中小学义务教育,加强社会层面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信息和电视广播等进行健康相关知识宣传,特别是促进和媒体的良性沟通互动,对于专业机构的健康教育职能应进一步加强,比如强化各地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都有责任进行居民健康教育,要形成公众自身对健康的重视。

1.“大卫生架构再建工程”

所构建架构如本书最后附件2(见图附件2),在当前阶段突破点在于:

(1)推全科医师合伙人制

通过推进全科医师合伙人制,鼓励医生,特别是全科医师自行组成全科团队,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和工作助理等组成,一般6~8人,服务覆盖5000~8000服务人口(因地制宜),团队依托社区站点开展工作,站点由政府提供,政府支持站点房租和房屋维修等成本。而站点全科团队给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由政府考核后购买,服务所得利润归全科团队所有;全科团队间开展竞争,政府购买服务以全科团队与社区居民真实服务签约为基数,签约服务数量直接决定全科团队绩效,每一年或两年,社区居民就可根据前任签约全科团队的服务质量决定是否续约,可以和周边或网络平台上的全科团队签约;将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转变成全科团队支撑中心,在后勤服务、医学检验、辅助检查、病房住院、信息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支持,是一个集合服务中心;在全科团队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引进社会资本,探索股份制治理结构,由社会资本助力其成长,可以利用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线上线下服务打通)开展服务,通过股权结构进行利润分红等。

(2)推公立医院混改,强化社会资本办医地位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体系服务供给能力较低下,逐利性太强,配置重复浪费不合理、腐败滋生现象在新医改后也未见明显改善,当前阶段国企改革中推行的混合制改革完全适用于公立医院改革,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手段提高公立医院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尽管医疗系统不是一个充分市场,但在保证政府主导的主体地位下引入社会资本,通过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等方式就可以促进公立医院活力和效率。

(3)建立以疾病分类的大数据转诊平台

分级诊疗是卫生改革的难点之一,在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前,建立以疾病分类的大数据转诊平台很重要。双向转诊方式可通过大数据系统建立以疾病分类和医疗机构分类的转诊平台来实施,比如一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转到综合性医院肾内科治疗,大数据转诊平台同时给出可以即时挂号的三名全市医院专家供选择。

(4)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再强化

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需要强化,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强化网底,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全科团队公共卫生工作职能,在补偿方式和绩效激励机制上取得突破,激励考核其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②持续提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应对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更合理地设计绩效考核体系,防止新项目对固定项目产生“倒吸效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工作人员积极性。

(5)医务人员队伍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将医务人员队伍服务能力(包括医学知识技能和服务技能及服务态度)作为卫生改革基础加以强化,确定医务人员队伍(医生、护士、医技等),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将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纳入该计划,改变职称评定不以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局面,医务人员学习状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继续医学教育不应成为医务人员负担,建立机制促进医务人员主动接受医学继续教育

2.“国民健康行动2020”

(1)推社区居民健康服务券

针对全国的状况进行测算,包括目前地方政府投入的公共卫生经费,按照本书第六章第二节所提“供需方弹性补偿多元项目化投入机制”来测算居民提高健康服务的费用,按照政府承受力加大投入,直接给居民发放健康服务券,使用范围主要是在全科医师团队那里购买健康服务,如疾病预防、保健咨询、健康教育讲座、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中医针灸推拿理疗等。

(2)国家居民健康意识行为计划

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责任意识,要有所行动,基础健康卫生知识需更大程度进入中小学义务教育,加强社会层面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信息和电视广播等进行健康相关知识宣传,特别是促进和媒体的良性沟通互动,对于专业机构的健康教育职能应进一步加强,比如强化各地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都有责任进行居民健康教育,要形成公众自身对健康的重视。(具体见第六章第七节)

(3)界定特殊健康保障范围

为推进医疗资源利用相对公平化,也是为了“挤出”一些被过度占用的优质医疗资源,需要出台一些法规来界定特殊健康保障的范围,包括高级干部、离休干部、军官等拥有特定卫生医疗保障等需要进一步界定,建立公平的医疗就诊秩序,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按疾病分类专业诊治转诊预约平台。(具体见第六章第六节)

(4)国家中医“1+1”行动

利用中医“简、便、验、廉”特点,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特长、将中医适宜技术进行全国范围内大幅推广普及,使中医在疾病预防和养生理疗方面的优势得以发挥。开展“国家中医‘1+1’行动”,即在我国13亿人口的3亿多家庭中做到“每个大家庭至少有一个懂得基本中医技术的中医士,这些中医士可以是家里的成员,甚至是家里的保姆,他们掌握基本的刮痧、按摩和简单的常见疾病针灸等技术。这样很多常见病都能得以在家庭解决,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卫生成本。

3.“国家生命医学重大课题组”

由国家层面成立大研究平台或国家级重大课题组,整合高能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中医学等各个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包括民间医学专家)进行重点攻关,对呼吸链漏旁路、气和经络、全息胚、生物能量场场导理论等数十种假说进行验证和探索,以高层次、多学科的综合体系对器官功能衰老、慢性病、肿瘤等问题重点研究突破,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成为大生命科学(区分于单纯从基因、染色体等微观层面来研究的以“还原论”为出发点的生命科学)的国际领先地位,破除西方医学的单一话语权,也能帮助中医作为一项高维度的学科重新取得主流医学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