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结束技能灵活运用

教学结束技能灵活运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便于初学者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结束技能,上面所列举的六种教学结束范例,基本上都是以一种教学结束方式为主的教师教学活动。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董老师要求学生总结的不是语文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或主旨,而是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整个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阅读方法。这样结束教学,既概括课堂教学涉及的能力要点,又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

四、教学结束技能灵活运用

为了便于初学者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结束技能,上面所列举的六种教学结束范例,基本上都是以一种教学结束方式为主的教师教学活动。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结束方式,也可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结束方式;既可以是单一类型的教学结束方式,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结合的教学结束方式。下面我们介绍的特级教师董承理老师执教的《读枙伊索寓言枛》一课的教学结束方式,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课堂所学习的理解文章的方法。

【例8-8】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目的都有自己的看法了,原先对文章的理解都得到某种程度的修正了。只是,恐怕还有个遗憾:老师没有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写在黑板上,没有明确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应该怎么理解。应该怎么理解,这不是我最关心的。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检测和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我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的检测方法。第一点,看什么?

生(齐):文章的思路。

师:对。怎么看?

生Z:竖着读,看话题是怎样发展的,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

师:嗯。然后呢,该怎么做?

生S1:靠近文章,仔细阅读原文,品尝原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像我们刚才分析作者“纠正”《伊索寓言》那样。

师:如果感到还没有把握呢,该怎么做?

生S1:再拉开距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看文集里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看文章的环境。

师:谈得很好。对阅读来说,学会读书远比记住理解结论重要,会检测自己的理解,一时理解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懂得方法,自己会纠正过来的,钉子碰多了,慢慢就成熟起来了,理解的水平也就逐步提高了。下去之后,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读枙伊索寓言枛》,好好欣赏作者的幽默。然后,再找几篇难一点的文章来读一读——我建议大家去读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自己检测理解的可靠性,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解。

董老师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没有自己去做教学总结,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做总结。引导学生自己去做总结,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谓主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也就是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目标,自己开展学习活动,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我激励学习进步,自我反思和总结学习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我总结,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总结顺.完整,说明准确而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学生总结结结巴巴、挂一漏万,说明没有掌握学习内容。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董老师要求学生总结的不是语文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所理解的课文内容或主旨,而是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整个课堂教学所采用的阅读方法。“现在,我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的检测方法。”在董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了刚才学习时所进行的认知活动:“看文章的思路”、“看话题是怎样发展的,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靠近文章,仔细阅读原文,品尝原文的语言,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拉开距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看文集里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看文章的环境”。这种重在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阅读方法的操作程序,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元认知能力。这样的反思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程序性知识是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探索感悟到的,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他们就有可能只获得碎片式的知识,使程序性知识以陈述性知识的特性储存在大脑里。而反思和总结则是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所学习的程序性知识的特征,说出其操作时头脑里的思维活动过程,明确其操作过程的关键步骤,把碎片式的知识整理为系统性的知识,使之成为整体。这样,既增强学生对其思维过程的意识,使学生完整而清晰地掌握所学习的阅读方法,也为学生今后自主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并监控和调节运用的效果奠定基础。董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结束于此,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钱钟书《写在人生的边上》中的其他文章,牵起了钱钟书著作的一个系列,勾起了阅读作者其他著作的欲望。这样结束教学,既概括课堂教学涉及的能力要点,又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做到了一箭双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