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课堂结束技能应用案例

数学课堂结束技能应用案例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学生计算24×31的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了10种以上的方法:面对众多的计算方法,教师并不马上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也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些方法的优劣,而是创造环节让学生继续活动,自主体验,自我小结。然后,对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讨论一下,尝试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第四节 数学课堂结束技能应用案例

案例一:《圆的周长》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用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设计如下活动:

师:用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来得到操场上的大柳树的半径,你有办法吗?

生1:用尺子量。

教师:怎么量,把树砍断量,这样可行吗?

生2:不可以,这样不是破坏生态了吗?

师:提醒一句,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圆的周长!

师:如何算的呢?

生:……

师:如果知道了周长,你能得到半径吗?老师就提醒大家这些,接下来请同学们在5分钟内制订出方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去操场上实施!

学生们在提示下想到先测出周长后,用圆的周长公式算出半径。

案例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合作交流,优化学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诸多的知识不可能全部由教师来传授,很大的一部分是需要学生理解和领悟的默会知识。建构主义同样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来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来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学生计算24×31的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了10种以上的方法:

(1)24+24+…+24(31个24相加)

(2)31+31+…+31(24个31相加)

(3)24×30+24

(4)31×3×8

(5)24×10+24×10+24×10+24

(6)31×4×6

(7)24×5×6+24

(8)31×30—31×6

(9)31×20+31×4

……

面对众多的计算方法,教师并不马上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也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这些方法的优劣,而是创造环节让学生继续活动,自主体验,自我小结。

师:每位同学都非常不错,创造了自己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说说每种算法所花的时间、精力和计算的难易程度等,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对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讨论一下,尝试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何优化计算方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体验,不仅能使他们体会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以获得不同的解决方法,还能及时地纠正自己在思维活动中的偏差,在信息的交流中体会优劣,并找出最优与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真的是“无声胜有声”。

案例三:《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留下悬念、后继孕辅

数学知识前后紧密联系,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联系下堂课的知识内容,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营造一种期待的心理,激发学生去探索新问题的欲望,为下堂课的学习内容孕育伏笔。

在讲完“分数的意义”后,设计这样的小结:让学生先用橡皮条在长方形钉子板上框出24等份,找出其中的18份用分数表示为:img221(见图9-1)。接着,拿出竖向的两条橡皮筋,这时,原来的18份变成占整个长方形的img222(见图9-2)。再拿去横向的4条,变成长正方形的img223(见图9-3)。教师适时提出:这里的分数img224表示的大小为什么一样?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种小结方式,引而不发,以旧引新,造成了一种悬念,为后继的教学作了孕育。

img225

图9-2 img226  图9-2 img227  图9-3 img228

综上案例分析可知,课堂结束虽只是一整节课堂教学的冰山一角,可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要教师能深刻体会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用心来做,就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以深化和概括,甚至升华,从而创造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境界。高质量的课堂小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总之,课堂结束应该是新颖、灵活、多变的,设计一个具有特色和富有实效的课堂小结,可以成为精彩的课堂教学上的点睛之笔,为课堂教学画上完美句号。

实践与思考

1.谈谈数学课堂结束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结束技能与建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3.选择一个教学片段,对结束技能进行实践,并说明:

(1)教学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选用这种类型的结束?

(3)请结合结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对自己的结束进行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