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结束技能案例分析

教学结束技能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结束技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聚焦型结束,其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到的新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要点上去,让学生获得明确的规律性的东西。强调重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对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或精彩之处再次加以强调,引起学生注意。我们看看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执教《晋祠》一文时,在结束教学时是怎样进行教学内容要点的概括的。

三、教学结束技能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结束技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聚焦型结束,其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到的新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要点上去,让学生获得明确的规律性的东西。它包括强调重点、概括要点、升华认识、实践练习等。二是发散型结束,其目的是鼓励学生从所学的内容为出发点引申到课外,拓展阅读,启迪思维,继续探索。它包括延伸阅读、激发探究等。

(一)强调重点

强调重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对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或精彩之处再次加以强调,引起学生注意。这虽然属于重复,但也不可忽略。因为课堂教学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展开教学内容,这样,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妙之处、容易混淆的概念等学习内容就夹杂在其他教学内容之中,有的学生不能区别主要的和次要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学后的强调重点,便于学生迅速而简明地掌握学习核心内容。

例如,特级教师董承理老师执教《今生今世的证据》一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在这基础上启发学生对作者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生发感悟。前者是依据文章的某些语言片段进行阐释,是客观性理解;后者则需要读者多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前的相关阅读积累进行提炼而形成,是主观性理解。而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两种理解的区别及其特征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设计强调并区分这两种理解的结束语:“可以说,‘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哲学命题,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价值。今天,我们学习刘亮程的这篇散文,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准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另一个任务,就是开启我们对自己人生证据的思考。这后一个任务是不是也算是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学生有些说“是”,有些说“不是”。教师再进一步说:“对课文的理解,是指理解作者的意思,文本的意思。我们刚才谈的,是就作者的看法引申开来的,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能算到作者和文本头上去。阅读,既要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思,又要有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没有这方面的看法,我们就成了储藏书籍的书橱,而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可以成为我们今生今世存在的证据。下课之后,请同学们就刚才讨论过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问题写一篇随笔,把自己的理解或想法写出来,有困难吗?”(学生:“没有。”)教师以画龙点睛的强调方式结束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既要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又要由此生发感想,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概括要点

概括要点,是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教师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的总结与归纳,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1.概括知识要点

课堂教学常常会涉及知识教学,而往往一堂课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会比较多,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教学,而所教的知识又会和学生以前所了解的知识有所关联,和以后将要学习的知识也有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只关注目前所学的知识,忽略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忽略和以前、以后所学知识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注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要点概括,并指明所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看看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执教《晋祠》一文时,在结束教学时是怎样进行教学内容要点的概括的。

【例8-1】 师: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因为你看景是看自然的原形,同学们游览过一些地方,看的是自然的风景。而听景,就是听人家介绍,读人家描写的,这个时候你还可以享受到艺术加工的佳妙。我们现在读《晋祠》这篇文章,除了认识所介绍的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这些对象之外(手指板书),还领略到作者进行的艺术加工,进行的艺术的渲染,领略到艺术美,这就美上加美了。所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

生(齐):璀璨的明珠。

师:像明珠一样发出亮光,闪闪发光,对。所以最后一句话是由衷的赞叹。介绍了自然风景,晋祠美,在山,在树,在水;介绍了悠久的历史文物,三绝,其他建筑、园中小品,以及名人题咏等等(指板书),最后赞叹“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开头我们说了,晋祠只是《中国名胜词典》(出示书)中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条目,而这本词典有一千几百页,晋祠只是一个小小条目。由此可推知,我们祖国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罕见,是首屈——(师、生齐)一指的。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平铺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名胜,都可以看到古迹。刚才你们讲到的故宫、颐和园、秀美的西子湖等,讲到的遥远的西藏、新疆无不有我们祖先的文化遗迹,这些历史文化哺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我们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从祖国深厚的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精神养料。今天,我们同样要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不能愧对——(师生同声)我们的祖先。

今天学《晋祠》,领略它的风景美、历史文物美,长大以后,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力求——

生(齐):行万里路。

师:对,行万里路,有机会到祖国各地考察,放眼观看我们的壮丽山川,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滋养自己,成为精神丰富的人。

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晋祠》于漪)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于漪老师把本课书教学主要内容梳理一遍,特别强调了课文所介绍的自然风景与悠久的历史文物,并和课前学生所了解的资料、课后拓展的相应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促使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互相勾连。

2.概括能力、方法要点

课堂教学结束时除了注意概括所教学的知识要点之外,还应该注意概括学生学习时所涉及的能力操作过程或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开展学习,涉及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去学习,前者师生一般都会关注到,后者有时师生会有所忽略。但后者的学习却更难掌握,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去学,学习结束后及时总结所学方法的特点和操作过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执教《读报常识》一课时,就是以概括所学习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学的结束的。

【例8-2】 师: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读报常识》这篇语文知识短文,学会了三种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提纲法、提要法、提问法。同学们能分别说一下吗?

生(58):提纲法就是给课文每个段落加上一个小标题。这样全文的内容就清楚了。

师:提要法?

生(59):提要法就是把每一段的最重要的话拿出来,以此了解全篇内容。

生(60):提问法就是在阅读报纸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能很好地说出这三种方法,说明你们对这三种方法有了一定的领会。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时间长了,自学能力就提高了。下课。

宁鸿彬老师教《读报常识》,不是教学生怎样去理解这篇知识短文,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学习三种阅读方法。再分别指导学生运用三种阅读方法分别阅读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后,宁老师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对这三种阅读方法再次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获得完整的认识。

(三)升华认识

升华认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观点、体会课文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与引申,使之内涵与外延更丰富,更易于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更广阔的背景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换言之,语文课堂教学,不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思维方式来思考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思维水平;不但引导学生体验作品的情感,而且引导学生把体验到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感情,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

1.提高思维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认识社会和自然、思考问题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正如维果斯基所指出,教学能够激起和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儿童把人类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内在的财富。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教师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认识作者思考问题的方式,然后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思考类似的问题。特级教师董承理老师在执教《斑纹》一课时,就非常注意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来思考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来看看董承理老师在这堂课教学结束阶段的教学活动。

【例8-3】 师:显然,E同学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作者借斑纹,写了她对世界万物存在的状态和法则的一种理解和感想。换句话说,作者是从斑纹的角度来探索世界的存在法则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只有斑纹,还有别的形状、别的东西。譬如,我们的祖先就是用金木水火土来解释世界的构成和运行法则的;物理学家,是从物质的运动状态来探索世界的运行规律的;数学家,是从数的角度来探索事物的关系的,等等。我们可以从无数个角度、从无数个点着眼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贯串起来,就像周晓枫从“斑纹”角度所做的那样。我们能不能试着从别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存在法则呢?

生O:我觉得可以从圆的角度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在一刻不停地作圆周运动,大到宇宙,小到电子,哪一样能离得了圆周运动?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转了一圈回归了自然,他的子子孙孙又接着作这样的运动;整个社会从原始共产主义向前发展,最后又向高级共产主义回归。我看圆周运动就是世界存在的法则。

师:很不错,很有思想。还有吗?

生P:我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成双作对存在的:天和地,高山和大海,运动和静止,生存和死亡,雄的和雌的,强的和弱的,善的和恶的——几乎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没有了这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我们的祖先用阴阳来解释一切事物的运动,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

师:你的看法已经进入哲学世界了,这一点,将来学习哲学知识时会懂得更多。还有吗?

生Q:我早上来学校时自行车的链条断了,车子就没法骑了。现在我想,这个世界是可以用链条去解释的。我们现在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但它过去不是这个样子的,从过去的样子变成现在的样子,这是链条的两个环节;将来的世界会代替现在这个样子,将来的将来又会代替将来的世界。正是这种无穷尽的链条,才构成整个宇宙的永恒。我看,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的,我可以用一根链条串起整个世界的一切。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认识和解释世界,获得一份独特的感受。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都可以有周晓枫写《斑纹》的那种感受——我们本着这种体验再去读《斑纹》,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不会像开始时那样觉得这篇作品难以理解,我们可以感觉到,写这类文章时,作者到底是想介绍科学知识呢还是在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阅读能力的欠缺,有时候需要写作体验去弥补。同学们下课以后,请就这节课中的体验或你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写一篇作文,再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以后再去阅读,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从上面的课堂教学结束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出,董老师的阅读教学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关键在于理解后引导学生的思想升华。在学生已经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董老师注重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老师引导学生:“作者借斑纹,写了她对世界万物存在的状态和法则的一种理解和感想。换句话说,作者是从斑纹的角度来探索世界的存在法则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只有斑纹,还有别的形状、别的东西。譬如,我们的祖先就用金木水火土来解释世界的构成和运行法则的;物理学家,是从物质的运动状态来探索世界的运行规律的;数学家,是从数的角度来探索事物的关系的,等等。我们可以从无数个角度、从无数个点着眼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贯串起来,就像周晓枫从‘斑纹’角度所做的那样。我们能不能试着从别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存在法则呢?”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的学生从圆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有的学生从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有的学生从链条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学生一旦以适当的方式打开思维的闸门,就会呈现出缤纷的世界。思维活跃之后,需要及时加以整理,所以,董老师最后要求学生课外“就这节课中的体验或你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写一篇作文,再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以后再去阅读,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2.提升情感

学习语文,同样不仅仅是了解课文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理解的情感内化到自己的价值观、信念体系中去,并且用此来指导具体的行动,最终形成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完善学生的性格,这就是通过教学提升情感。内化情感一般经过从理解课文的情感到评价课文的情感,再到选择内化情感的过程。其中,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为参照对面临的情感作出评判和抉择,是情感内化的关键的因素。学生只有能够评价情感,认清情感因素所包含的是非曲直,才能够深化、稳固这种情感,并将这种情感纳入原有的价值体系中去,或形成新的价值体系,进而用来引导自己的行为。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针对客体——课文的情感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针对主体——学生自己的情感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情感就难以得到升华。因为,学生的自我情感的评价,是从评价他人和集体评价中逐渐形成的。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更好地深化和稳定自己的美好情感。

我们来观摩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例8-4】 师:同学们,小学我们学习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哪一位同学能作扼要的复述。

生1:说的是孔融很小就能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自己吃小的。

生2:孔融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文明礼让。4岁那年,有一次客人送来一筐梨子,兄弟几个都围在筐旁想吃梨,父亲让最小的孔融先挑,他挑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

师:两位同学都复述得好,一个简要,一个比较具体。但同学们知道这则故事关键在哪个字眼上?

生:(异口同声)“让!”

师:好。同学们,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传颂下来,成为文明谦让品德的典范。如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有人认为还需要谦让精神,有的却认为谦让落伍了,再也不能适应社会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漫画(画面上有句话“还讲这个《孔融让梨》,让孩子将来怎么适应社会”),大家分组讨论。

……

生A:当今社会还需要谦让精神,有谦让方能适应社会。如:开学初发新书,往往都有一两本破损或起皱,如果同学间没有谦让精神,人人都不要皱的书,那这本破损或起皱的书怎么处置呢?幸好有些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请把那本书给我吧!”所以社会需要谦让精神。

生B:反对。在公共汽车上你把座位让出来给老人、孕妇坐,反倒被一些眼明手快的人抢先坐下了。这种谦让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C: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同学,你能对他说把名次让给我吗?或者说我的第一名这次就让给你了。这明摆着是不可能的,因此说谦让精神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生D:这个观点应该看环境而定,有些无所谓的小事可以互相谦让,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事物上,必须寸土必争。如在学习上应该展开竞争,才能互相促进。

生E:我认为当今社会竞争很激烈,但是无论在学习上、工作上、社会上都需要这种“谦让”的美德。学习上有了谦让才能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没有了会故步自封;工作上有了它能更好地开拓事业,没有了便会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社会上有了它,能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没有了它整个社会则无法发展,不进则退。

师:同学们都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而且能把好的意见写在胶片上,都能够开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同学E他能很全面地谈论带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不过老师想补充一句:“竞争和谦让精神并不矛盾,竞争中你大可当仁不让,切记有礼有节。竞争无论如何激烈,也必须学礼、识礼、守礼,方能提高效益。”课后同学们再把它整理成一篇小作文。

在这一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各自的生活认识,展示各自的看法,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启迪与补充,完善、加深对课文情感的认识,最后形成了共同的见解。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明白了:竞争和谦让精神并不矛盾,竞争中你大可当仁不让,切记有礼有节。竞争无论如何激烈,也必须学礼、识礼、守礼,方能提高效益。正是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评价活动,消除消极情感,纠正糊涂认识,发扬积极情感,光大正确观点,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实践练习

实践练习,是指教师在经过一节课较为全面系统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在将要结束教学时设计必要的实践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加以巩固、消化。为此,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性问题,从教学目的出发精心设计实践练习题,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或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使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及时巩固和消化,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特级教师邓彤老师执教《明湖居听书》一课,以音乐导入新课,然后分析小说结构,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描写音乐的段落,最后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谈感受、练习描写音乐作为教学的结束。我们来看看邓老师是怎样设计教学的结束的。

【例8-5】 师:我们分析了全文结构,也欣赏了作者对音乐的精彩描写。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吧!听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重播音乐,学生闭目聆听,有学生不时提笔记下瞬间感受。音乐结束后,教师不急于发问,有意留下3分钟空白,让学生沉浸在对乐曲的回味中,以期营造一种余音绕梁的氛围。)

师:说说你听音乐时想到的内容。

生1:我好像看到茫茫的俄罗斯平原,以及平原上散发着枯叶气息的白桦林,冰雪覆盖的世界,饥寒交迫、贫穷无助的凄苦的农人。

生2:我仿佛看见伏尔加河上一艘货船正逆流而上,船上的船夫正吃力地撑着船,春天料峭的寒风吹在他瘦削的脸上;船尾一个小女孩托着腮望着岸上开得很早的几点小黄花,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师:除了这些由音乐联想起的景象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谈?

生:听了这段音乐,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紧缩,我好像喘不过气来,鼻子酸酸的,我想放声大哭!

…………

(铃声响起。教师要求学生将以上感受整理成一段文字,并加上小标题,作为课后作文上交。)

《明湖居听书》一课是以音乐描写见长的课文,郑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时,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以音乐导入课文,以分析音乐描写方法为课堂主体,以欣赏和描写音乐结束本课教学。邓老师在第三环节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描写音乐的段落,就是通过范例的学习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描写音乐的一些规律,这样,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尝试描写音乐,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运用学习所获得的规律性知识。

(五)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是指教师课文讲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线索,为学生介绍了与课文内容密切相连的课外资料,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为语文学习的加油站、中转点,语文学习就可以打破教室空间界限、课堂时间界限、教材素材界限,真正做到课内扬起语文学习风帆,课外.语文学习的海洋。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为:熟悉作品,把握情节;模拟表演,解读人物;合作交流,品味语言;归纳主题,引向课外。教师就是在学生熟悉了情节、人物的基础上讨论归纳作品的主题,并相机以适当的问题将学生的阅读焦点引向课外来结束全课。

【例8-6】 师:经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欣赏了本剧巧妙的情节设计、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丰富的戏剧语言。这一切把一个冲突激烈的戏剧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从中领会到作者和剧本所要表达的意图了吗?大家再讨论讨论。(生讨论)

生1:这个剧本赞美了像安东尼奥那样的人为朋友担当风险、甘愿牺牲一切的可贵精神,讽刺了像夏洛克那样的人唯利是图、冷酷残忍的丑陋嘴脸。

生2:这个剧本表达的是,只有依靠机智和聪慧才能战胜邪恶。

生3:这个剧本的含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邪不胜正。

师:看来,夏洛克在人们眼中就是邪恶的化身……

生4:(小声地)我觉得夏洛克也挺可怜的。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5:虽然夏洛克冷酷无情,十分凶残,但是我从人物的对话中感觉到夏洛克好像一直就处在被周围人排挤的状态,他之所以这样应该也是有原因的吧。

师:你发现的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究竟怎样理解和看待夏洛克这个人呢?其实《威尼斯商人》全剧中很多情节和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夏洛克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价这个人物。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去完整地读一读全剧原著,就这个问题或者就自己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去做一番研究和探讨,我深信,你们会真正成为莎士比亚的知音。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本剧中的夏洛克与法国作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并称为“四大吝啬鬼”。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也下去了解一下其他三个人物形象的情况,看看这个说法的道理何在。

这样的结束语,与其说是课的结束,不如说是课的开始,“曲终收拨”却乐音未停,“余音绕梁”而兴趣不减,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通过节选而读完全篇,从所学的这一篇课文而扩充到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作品,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六)激发探究

激发探究,是教师在教学将要结束时,顺着学生思维深入、学习氛围高涨的状况,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用以激励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结束形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课后继续扬起再学习的风帆。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执教《死海不死》一文,在将要结束课堂教学任务时,适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从课堂学习引向了课外拓展探究活动。

【例8-7】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和自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还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这可是个“高精尖”的大难题,你们如果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了,我就真正佩服你们了;如果你们怕难,那我们来读几遍课文就算了。

生(七嘴八舌):我们不怕难……

师:好,那现在我就宣布这道难题了?

生(七嘴八舌):宣布好了……

师:宣布之前,请同学们先把课文最后一段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课文最后这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我先问你们,作者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生1:近十年来死海每年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按照这样的速度下降,死海数百年后自然会干掉。

师:那么,死海水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生1:因为这里炎热干燥(师插问:你怎么知道?)地理课上学到过,课文里也说“艳阳高照”。因此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蒸发多,输入少,所以海水每年下降。

师:说得很对。现在请大家听好了,我出的难题是: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生2:我认为死海数百年后不可能干涸,因为到那时科学比现在更加发达,人类肯定有办法救活死海。

生3:我认为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语顿。师插话: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急,慢慢说。)老师是问按照课文作者的办法推算,是不是一定会推算出死海会干涸的结果。

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感谢这位同学把我的意思解释得十分准确。(对生3)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生3不语)看来有点为难你了。这样吧,我把问题再具体化一些: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

生3:不是。(师插问:为什么?)在雨水多的年份蒸发量就会减少。

师:请注意,天气变化或地壳的变动等等这类偶然的因素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以内,何况死海盆地的气候干旱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加在一起不过50~60厘米。刚才你把我出的难题解释得很好,怎么自己倒忘了?请你从作者计算的思路这个角度去思考: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

师:啊,好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把手放下,让他(指生3)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

生3:蒸发量也就会变小。

师:为什么?

生3:死海的海水每年下降,死海的面积也会逐渐缩小。

师(向全班):大家说说,海水的蒸发量和海面面积是什么关系?

生(众):正比关系。

师:既然死海海水的蒸发量随着死海海面的逐渐缩小而减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生3:当蒸发量小于约旦河水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了。

师:不一定要等到“小于”的那一天,再想想。

生3:等于。

师:对啦!当死海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当然罗,那时的死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边无际,波涛起伏,而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不像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齐):半死不活!(笑声)

师:对!就是半死不活!同学们果真智商很高,这个难题也没有难住你们。不过,死海究竟会不会死,恐怕不是一个计算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事实上,造成死海海水连年下降的原因,不全因为海水的蒸发量大,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原因:以色列和约旦大量截流约旦河水用于灌溉和城市用水,致使约旦河输入死海的水量越来越少。这一严峻的事实已引起不少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忧虑,一项名为“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已经开始。死海处于地球陆地的最低点,人称“地球的肚脐”,不仅有独特的旅游景观,而且它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尤其是氯化钾和溴。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死海,但我相信大家都关心地球的命运,为此我建议大家用我们的智慧参与到“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中去。请回去做两件事:第一,上网搜索关于死海的资料(建议用www.google.com搜索引擎);第二,参考、运用网上资料,以《救救死海》或《死海不能死》为题写一篇文章,为拯救死海进行呼吁,或提出拯救死海的办法、建议。当然啦,我们的文章救不了死海,但至少可以表明我们关心地球命运的立场。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长大后都能够成为一名自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从上面的课例可以看出,钱老师激发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探究的方法十分巧妙。首先,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使用激将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和自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还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这可是个‘高精尖’的大难题,你们如果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了,我就真正佩服你们了;如果你们怕难,那我们来读几遍课文就算了。”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果然被激发起探究的热情。接着,教师从课文存在的微瑕提出研究问题:“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然后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问题的实质,提供探究的背景资料和研究方法。最后布置学生课外探究的具体任务。这样布置课外探究任务,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还指明了具体可行的探究途径,以保证学生课外喜欢探究,能够探究,真正探究。

其实,结束方式无定式,好在巧用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束的方式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始终牢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用心揣摩,注重创新,就一定能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画龙点睛般的教学完美结局。它不仅可以归结全篇,深化主题,而且可以把教学的内容提炼升华,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并把学生从课堂教学引向更广泛的课外学习,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