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活动内部各组成环节之间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系统,要保证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就必须通过信息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测量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事实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一、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活动内部各组成环节之间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通常人们划分教学过程结构的依据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所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

(一)关于教学过程结构的不同观点

国内外教育家们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关于教学过程结构的不同观点和主张。在此,我们根据有关文献[22],整理如下。

(1)赫尔巴特(Herbart):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2)齐勒(Ziller):分析、综合、联合、系统、方法。

(3)赖因(Rein):准备、展示、联合、理解、运用。

(4)瑞勒珀弗尔特(DǒRpfeld):导入、观察、比较、综合、运用。

(5)凯勒(Kehr):形象、感受、认识、练习。

(6)舒瓦勒茨(Schwartz):提出目标、准备、讲授、掌握、体验。

(7)霍脱(Huth):观察、呈现、思索、评定、活动。

(8)梅伊曼(Meumann):确定方向、采取(方法)、理解、巩固、扩大。

(9)杜威(Dewey):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10)克伯屈(Kilpatrick):提出目标、计划、进行、评定。

(11)凯兴斯泰纳(Kerschensteiner):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12)高迪克(Gandig):①学习过程——观察、准备工作、解释和理解、模仿、练习、独立活动;②教授过程——提出目标、计划、进行活动、检查。

(13)弗赛勒(Fischer):观察、假设、探究、检验。

(14)斯瓦特柯夫斯基(Svadkovsk):观察、分析-综合、概念-规律-原则、检验、形成技巧。

(15)达尼洛夫(Danilov):准备、感知、思维、巩固、在实践中运用、练习。

(16)伊万诺夫(Ivanov):准备、观察、思维、巩固、在实践中运用、练习、检查、系统化。

(17)莫里逊(Morrison):探索、揭示、类化、组织、巩固。

(18)奥根(Oken):秩序、提示、概括、巩固、熟练、实践、检查。

(19)佐伯正一:预备、提示、巩固、实践课题的解决、检查。

(20)水越敏行:抓住学习课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确立假设、发展。

(21)上海市青浦数学教学改革成果: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

(22)维尔曼(Willmann):①心理过程——接受、理解、巩固;②逻辑过程——分析和综合;③教学过程——呈现、解释、练习。

(23)塔巴(H.Taba):提出了归纳思维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九个步骤。

阶段一 形成概念:第一步,识别并列举与问题有关的材料;第二步,根据一定标准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第三步,给这些类别标出名称或符号。

阶段二 解释材料:第四步,对材料作出区分,识别出主要的关系;第五步,探索各个类别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六步,作出推理,发现其内涵,并外推其结论。

阶段三 应用原理:第七步,预测结果,解释不熟悉的现象,提出假设;第八步,解释或证实预测和假设;第九步,验证预测。

(24)萨奇曼(R.Suchman):提出了探究训练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阶段一:让学生面临问题,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呈现各种不同的事件。

阶段二:收集材料进行证实,即要证实对象和条件,证实出现的问题情境。

阶段三:收集材料进行实验,即要分离各种相关的变量,假设并检验因果关系。

阶段四:组织、阐述和解释,即要形成规则并作出系统解释。

阶段五:分析探究过程,即要分析探究过程中使用的策略,以便形成更有效的策略。

(二)现代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23]

现代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六个基本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过程环节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单一的维度上,或只考虑教师施教的一面,或只考虑学生学习的一面,应该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起来。尽管对各个环节的概括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但学习活动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环节之间又是彼此关联、相互衔接的。

1.激发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4]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这种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一方面学习动机可以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地引发和形成;另一方面,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既可以由内驱力所激起,也可以由外部刺激引起。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采取一些有效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感知教学材料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习书本知识来认识客观世界的。书本知识一般以抽象的理性知识为主,具体表现为概念、定理、公式、原理等,而这些理性知识都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实和现象的抽象概括。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理性知识,必须以一定的感性知识为支撑。感知教学材料,就是对教学材料进行初步的把握,将教学材料承载的抽象的知识与直观、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关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表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和形式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感知。通过参观见习、实验实习等,对相关对象进行直接的感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理解抽象的书本知识创造条件。二是间接感知。通过直观教具的使用、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回忆、使记忆表象重现等办法,可以帮助学生用所获得的感性知识来理解抽象的知识。

3.理解教学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上升,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为此,教师工作的重心通常放在提示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除了思维这一核心要素之外,还有观察、记忆、想象等要素的参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4.巩固知识经验

巩固知识经验,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接受间接经验为主,如不及时地巩固强化,就会产生遗忘,不利于对后续知识经验的学习理解,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记忆的要求,而且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尤其要注意将巩固知识经验与死记硬背知识经验区分开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记忆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认清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特点和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或形成适合自己的记忆知识经验的方法。此外,通过加强复习和练习,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

将所学知识经验运用于实践,是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练习作业、实验、实习等,另外,还可以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联系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其中,练习作业是最经常的一种运用知识经验的形式,但一定要注意练习作业的内容、类型、方式,努力避免一味地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的练习,力求练习作业的灵活多样性和创造性,发挥练习作业在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方面的积极作用。

6.测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检查、测量和评价,是保证教学过程良性循环,争取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表明,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学作为一个特殊系统,要保证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就必须通过信息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而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是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教学效果的测评包括检查、测量与评价。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测量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事实信息的收集和判断,而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家庭访问、检查书面作业、评阅单元测验和考试试卷等方式,还可以采用专门的测量方法,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获得有关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测量和评价,促使学生自觉调控学习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能力,从而保证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述教学过程结构反映了教学过程时间连续性的特征,是各个学段、各门课程的教学一般都要经历的共同的环节,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式”。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情况的复杂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也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时因地因人因课和因条件不同而衍生出若干的“变式”。在若干“变式”中,有的是对“基本式”的“适当改造”的结果,具体表现为有的环节可以省略,或者是环节之间的顺序可以调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变式”中,尽管有的环节可以省略,但只能是形式上的省略,所省略环节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能省略的。例如,在某门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时,可以省略激发学习动机这一环节,但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省略的。当然,在若干“变式”中,也有与“基本式”完全不同的形式,可以看做是“基本式”的“变异”。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就使得教学过程的环节也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所需要经历的阶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过程的环节作出具体的安排。另外,有的教学过程并不一定以学习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为目标,而可能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某种技能进行操练和巩固等,因此,教学过程的环节还会有更多的“变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