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关系

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关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次革新。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结构

1.教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一词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model还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模式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将模式一词最先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

1972年,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着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1)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概念获得模式和先行组织模式理论依据的是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而情境陶冶模式理论依据的则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中统一的理论。

(2)教学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3)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过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内容以及各阶段所应完成的任务。

(4)实现条件。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二)教学模式的功能和特点

1.教学模式的功能

教学模式的功能就是教学模式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或效能。它主要体现在中介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两个方面。

(1)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

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它使教师摆脱了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从而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与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

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它是对一定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和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教学模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

(2)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次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教学模式的特点

由于教学模式的独特结构,所以,教学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完整性和灵活性等。

(1)指向性。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大量的教学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提出来的,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又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教学模式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水平联系的,受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约。教学模式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

(5)灵活性。作为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