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变量都可能引起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这就必然在师生的社会关系上刻上权力主义、强制和不民主的烙印。权力主义和强制的师生关系,能够训练学生养成服从专制的习惯和性格。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把这种师生关系称之为压迫教育学,这恐怕就是权力主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且学校、班级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社会关系变革最敏感的晴雨表。

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述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指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成见而不愿意学他所授的那门学科。相反,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同学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喜欢而特别爱学他所教的学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取与教师交往的满足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

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二、师生关系的社会学考察

江苏省无锡市教科所的唐迅老师研究指出:班级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因素和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就其指向的社会目标而言,有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就发生关系的社会形式而言,有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制度化关系,也有以认知和情感行业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按照在何种组织中发生的关系来看,又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变量都可能引起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的性质首先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班级体制中的地位、身份和角色行为模式。

教师是接受社会的正式委托,以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学家西尔伯曼扩大了教师范畴的外延,不仅仅指学校背景中直接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还包括国家教育目的、方针的制定者,教科书、教材的编定者,教育组织的管理者,以及家长、社区、校外教育机构、文化新闻界工作者等等。这样,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代表了社会的年长一代,成了一定时代社会意志的代理人。社会期望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社会有意把保存历史传统和传递文化遗产的任务交给教师,教师应该反映社会过去和现在最好的东西。从教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教师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他的社会职责是促使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本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保持社会的延续性。由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和社会文化规范组合而成的社会意志和价值标准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教师是班级社会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人。这就是教师在班级社会中所占有的地位、职权和担当的社会角色。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这是学生质的规定。在班级社会中,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中占据的地位,赋予他们认真地接受教育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权利。在班级制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师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所决定了的。因此,作为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和规范不仅要受到社会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等的影响,而且还要为确定的制度所规定。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的,各自都负有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前苏联有一个教育家怀着同情心、富有幽默感地对学生这个社会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和评论:“学生这种职业是人世间一切职业中最艰苦的职业,唯独这种职业的工作者——学生,是不可能按个人意愿去改换职业的。他至少得在八年内坚守学生职业的岗位,不能另谋出路。”可见,学生这个社会角色需要成人社会的理解。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一切时代中,师生之间的组织制度关系中,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育者;教师总是领导者,学生总是被领导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威望和权利,学生总是要服从教师要求,听从教师领导。这是宏观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在班级关系模式中的独特反映和折射。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课程的选择直到教学方法,从社会意义上说,就是教师与学生这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首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为了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一致的个性,并使之符合特定的价值标准,把教学内容以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形式从外部灌输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是强加于学生的。这就必然在师生的社会关系上刻上权力主义、强制和不民主的烙印。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和交互作用又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教师的职责是教、控制和训导,学生则只能学、服从和被塑造。如果学生不就范,教师拥有迫使、强制其服从社会意志的种种手段:规章制度、惩罚措施及分数等等。这样教学过程就成了两个对立面的统一物:一方面拥有社会给予的权力和负有社会责任的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丧失选择自由、被迫从事学习的学生则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对他们人格及真正需要的侵犯,他们厌学、懒惰和抄袭作业,扭曲地反抗教师的“教育侵略”。

从社会意义上说,学校的班级社会担负着文化传递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社会职能。当绝大多数国家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层差别时,占有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与社会集团,为了确保本阶级的地位和权力,使贵族和特权阶层永远存在下去,必然要在班级社会形成与成人社会和历史传统相继承的社会关系结构。权力主义和强制的师生关系,能够训练学生养成服从专制的习惯和性格。这样,儿童进入成年生活,加入社会关系时,就不会感到痛苦而自然习惯地把自己的领导替代原来的教师。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把这种师生关系称之为压迫教育学,这恐怕就是权力主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师生关系,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革而淡化。而且学校、班级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社会关系变革最敏感的晴雨表。从中国春秋时期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都把矛头指向教师专制。20世纪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划时代的两次教育革命:一次是斯金纳的“教育工业革命”——程序教育;一是罗杰斯的“教学关系革命”——不指导的教育。1956年,斯金纳的教学技术派与罗杰斯的教学关系派开展了一场教育大争论从1966年罗杰斯在法国巴黎讲学后,关系派开始占上风。到1976年,西欧、北美和日本,谈教育改革的几乎没有一个学派不讲“关系”,“不指导”的教育理论成为人们批判权力教育学、教师专制和倡导教育民主化的新思潮。近几年来,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异峰突起,把师生关系的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一个超前领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合作教育学关于师生关系民主化的理论和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拓了教育社会学的一个新领域。尤其可贵的是,一批前苏联教育革新家所从事的改革班级师生关系的教育实验,是置于社会改革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的,他们把班级师生关系的改革作为前苏联社会关系改革的一个超前领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社会学课题:“怎样做才能使学校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时流行的专制教学和教育制度,鲜明地提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思想:改革师生关系的教育实验原则。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革新家阿莫那什维列在《论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一文中,阐述了他在实验教学体制中建立人道主义师生关系的原则和做法。其主要思想和宗旨是以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理想立论,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个性民主化。这里,合作与民主化——从本质上说是一回事。只有在学校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才能培养出与大家分享权力、考虑共同意志的人,培养出在真正民主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的人。

纵观人类社会教育史,在师生的社会关系结构上,贯穿着专制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对立和斗争。专制主义以人性“恶”的社会历史观立论,视学生为犯人、病人和敌人,把教师视为社会权力的代表,对学生进行强制教学和社会控制。从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到班级制度的教师中心论,直到当代学校的制度化的师生关系,教师专制主义教育的不同社会历史形态;自由主义则以人性“善”的社会历史观立论,视学生为自然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天使,主张让儿童各行其是,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教师做儿童的帮手。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罗杰斯的不指导教育均属比例。

尽管两者各执一端,但是他们共同的谬处在于对教育均属此列。尽管两者各执一端,但是他们共同的谬误在于对师生共同体的割裂。合作教育家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强制,也反对儿童对教师的抽象独立和背离,把教师和学生作为班级教学过程中平等合作的教育集体,使师生从对立和冲突中解放,教师和学生平等,享有尊重、信任和相互要求的权利。这样,严格要求,纪律、秩序、责任感和负责的独立性,就不是教师运用权力压制儿童的结果,而是师生平等合作、民主和创造性自治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教育学在师生关系这个独特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富有创造性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三、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上的协调一致。

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充分协调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个品德高尚和学识渊博的教师必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不仅如此,学生还会把对教师的喜爱和尊重反映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付诸于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样,学生的积极情绪又强烈地感染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对教育工作投以更大的努力。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四、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交往关系。它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交往的需要是作为人的一种独立的和主观的需要而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强烈的交际需要: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任;学生希望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博得教师的喜爱、关心和重视。

这种需要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思想和业务水平,力图在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推动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力求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接近教师的期望。

因此,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作为一种推动力,推动教育活动的进行。

然而,师生的交往需要并不是轻易可以得到满足的,它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这就给教育过程中交往的双方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教师一方面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公平、无私、正直、坚定、积极向上,这是品德要求;另一方面要钻研业务,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生有基本的文明水准和道德修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对学科知识及教师的热爱,这是学生博得教师喜爱的关键之一。在对师生双方的要求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准则,即“爱”。教师爱学生、爱事业;学生爱教师、爱知识。因此,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标志是:师生之间的互尊互爱,这是师生人际关系建立的思想基础。

五、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一切时代的、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中,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力,学生总是要听教师的教导,服从教师的要求。这已成为师生之间组织关系的一般模式。

但是,这种组织制度化的模式,在不同的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点的指导下,乃至在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特点影响下,其性质也不大相同。

如封建社会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单方面服从,学生的精神是受压抑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开放自由,主张个性解放,而竭力限制教师的权力,有的教师搞开放教室,学生上课可自由行动,不受管束。在这种关系下的学生,纪律涣散,教师存在着雇佣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组织关系,强调教育民主,在学校集体中,师生是相互平等的成员,既重视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性的特殊性。

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证明,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民主型的师生组织关系,彼此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专制型的师生组织关系,由于强调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放任型的师生组织关系,由于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也低。

教师民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我们既反对师道尊严,也反对放任自流;既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又反对“儿童中心主义”。由于中国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较深,更要特别反对专制式的教育,要增强民主意识,平等待生。

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认知关系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基本,师生之间的正确感知和相互理解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前提。情感关系是心理关系的重要内容。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一样,也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浮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有的学生好心办错事,如不做分析调查,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师生关系。

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年幼缺乏经验,也易凭一时的印象,对教师做出武断的结论。如对性格内向的教师错认为待人冷漠、难以接近,故敬而远之。有鉴于此,教师在认识一个学生时,要深入分析、了解问题实质,消除心理误会,加强彼此认识。

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想,和其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一样,还要受社会心理学规律的制约,这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因素的参与。比如,教师对自己赏识的学生的优点,感知强烈、评价偏高,而对自己厌恶的学生的错误缺点则不能容忍和谅解,容易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对他喜欢崇拜的教师“爱屋及乌”,相反,对有成见的教师,哪怕他发出的是善意的信号,也会被学生认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因此,教师要注意“成见效应”,重视“首次印象”,加强思想接触,增进彼此了解。

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这种特点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换取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满意。学生这一认识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相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上带偏见和误解,必将引起学生对教师的错误认识。师生相互认识中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而恶性循环则会导致师生关系破裂。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活动是受人的需要驱使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动力。学生都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平时表现,也迫切希望能得到教师和组织的认可和赞扬。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和称赞,或学生取得某一进步而受到鼓励和表扬时,学生便会意识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重视和承认,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对有归属感的学生来说,比得到物质奖励还会高兴得多。这时,学生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认知关系的建立。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作为心理关系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指出: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作用。这一功能运用到教育中,就能起到直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喜爱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会使学生体会到都是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对教师学生爱的效应。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便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鼓励。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来尊敬教师,对待自己的行为,因而更加自信和自强,诱发出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激情。不久后,学生便会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

相反,如果都是嫌弃或厌恶学生,对他们的期待较低或不抱期望,学生便从教师的冷漠或歧视的表情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因而也以消极的态度对抗教师,拒绝教师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产生自卑心理、敌视态度和消极情绪。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任何一个人总是为他热爱的对象所控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激发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任何一个人也总是为他所喜欢的对象所吸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缩短其与学生之间的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同样一句话,同一教师用不同的情感可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一句批评语,由与学生建立了不同感情的教师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同样,学生的积极热情对教师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总会伴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七、师生之间的私人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所产生的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但师生之间也会发生正式关系之外的非正式关系,即私人关系。它是一种非外加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如师生之间出于琴棋书画的共同爱好,出于感情、友谊和认识上的共同需要而可能建立起私人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在年龄较长的学生间形成。

师生之间私人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影响学生和控制教育过程有着师生间其他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教师对他的更细微、更具体的要求,从而自觉自愿地改进学习,教师则可以从中得到学生对教学和教育工作比较客观和起初的信息反馈,从而主动加以调整和完善。师生间的私人关系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向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和增强双向沟通的渠道。

但是,师生之间的私人关系要把握好方寸,要使私人关系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相反。师生间的私人关系如果交往过于亲昵,关系过于特殊,甚至超越界限,引起了其他师生的非议,这种私人关系应立即“降温”或停止,否则,不仅无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反而会使教师无法工作下去。同时,教师与学生间的私人关系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区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关系中师生充当的不同角色或所应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不能因与学生关系的密切而在正式关系中出现过于随便和放肆无拘的行为。另外,师生间的私人关系要有助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际关系,不能在正式关系中亲近一些学生、疏远另外一些学生,出现对学生的偏爱和不公正的待遇。学生一般对教师的偏心表示反感,偏袒某些学生必然会招致其他学生的怨恨。

八、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它对教学目标实现的关系极大,正如教育家赞科夫所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涉及教学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主体因素,因而是十分复杂的,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师生关系的类型与特点

1.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可有不同的类型。认识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自觉地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内容层面的不同,可将师生关系分为以下几类:(1)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是指师生为满足交往需要而产生的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人际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学生常因教师对他的爱护、尊重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则会因学生对他的尊敬、爱戴而敬业爱生、循循善诱。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师生间的交往在时间上频率增加,在心理上距离缩短,教学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2)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这一关系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据的不同地位和应该履行的不同职责决定的。一般说来,在教学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3)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这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产生彼此心理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师生间的认知关系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基础,师生之间的正确感知和相互理解是良好心理关系建立的前提。实践表明,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学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有巨大的调节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教学效果和质量影响很大。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建立,可以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在愉快的合作中达到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交往形式的不同,可将师生关系分为以下几类:(1)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适合个别教学,具有针对性,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深入学生之中,与每个学生交心、做朋友,可以增进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深厚的感情和友谊。这种师生关系给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往往是相当深刻、持久的。(2)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情况比较复杂,要求教师广泛了解学生的情况,整体上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注意分配能力、组织协调艺术和有效交流的技巧。如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众多学生经济高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时的师生关系,即属此类。(3)教师群体与学生个体的关系。在现代教学中,任何学生个体的成长都是教师群体影响的结果。各科教学的任课教师都是为着培养学生的共同目标,而分工协作向学生实施教学影响的,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群体必须注意对学生个体进行“教学会诊”,密切配合,形成最佳“教育合力”。(4)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学校教学从实质上看就是教师群体对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群体要塑造好学生群体形象,必须首先塑造好自己的群体形象。学生群体素质水平受制于教师群体素质水平,教师群体素质的优化和提高,是对学生群体进行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特点的不同,可将师生关系分为以下几类:(1)专制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责任心强,但不讲求方式方法,不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和开展与学生的协作;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是被动的。师生交往一般缺乏情感因素,难以形成互尊互爱的良好人际关系,甚至会因教师的专断粗暴、简单随意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憎恶和对抗,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2)管理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具有一定成效;学生能够服从管理,形成规范的行为习惯。教学遵循一定的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可敬不可亲,虽有一定威信但缺乏温暖感和人情味。(3)挚爱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尊重学生意愿,注意感情投入,关心爱护学生,工作仔细周到,但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够;学生对教师亲近、信任、敬重,能与教师沟通思想感情,但对教师依赖性强,于独立性的发展不利。(4)放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任其自然,不加指导和控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鄙视、议论。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低、差。(5)民主型师生关系。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同学生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民主型师生关系,导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以及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强大的人格力量。这是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2.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双向性。这是由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决定的,现代教学论都将双边性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来描述。如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就把教学看作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法国教育家R.加里则将教学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建立在教学活动双边性基础之上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具有双向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的形成;师生之间的情绪体验具有相互可感性,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爱具有反馈性和回报性,学生会灵敏地感受教师的微妙情感,并以成倍放大的增殖方式作出回应。师生关系的双向性告诉我们,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师生互动共建的结果,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频繁交流是发展师生关系的基础。

(2)教育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因为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性。教学经验表明,“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批评和表扬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可见师生关系是教学影响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的教育性告诉我们,对于教师来说,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师个人感情好恶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在学生与教师相处时思想上感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理保持一种“安闲澄静”时,他“才能接收新的知识,形成印象”。

(3)动态性。师生关系是在教学实践中由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活动而产生,并逐步发展形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比如,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不断提高、加深的过程。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从表面现象上认识学生,从而容易对学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单纯幼稚的学生有时也会仅凭“第一印象”对教师作出武断的结论。而随着师生间相互交往的深入,各自都会发现自己认识上的偏差而加以修正,师生关系也就会因相互认识的改变而发生微妙的转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建立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般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几个阶段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也要经历“接近——亲近——共鸣——信赖”的逐级深化。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告诉我们: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很好地把握时机,作艰苦细致的培育工作,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使师生关系实现良性循环。

(4)可控性。教师在建立教学中师生关系方面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是可以控制的。如学生对教师的错误认知或不适当的情感需求,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而逐步矫正;教师可以创设有利于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活动情境,使师生在相互交往中深化认识和感情;当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和危机时,教师可以通过反省、调查、会诊找出原因加以排除,促使师生关系由消极向积极转化……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引导、转化、升华方面,教师应采取主动有为的态度。当然仅凭一股热情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教师素质,这是师生关系实现优化控制、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此外,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调控还要得到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师生关系的可控性告诉我们:教师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进行合理调控。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成功的因素之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怎样才算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对此人们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以下标志:(1)指导思想正确。教师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有正确的教师观。良好师生关系的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师生关系的形成发展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2)师生心理相容性好。师生为实现共同目标彼此认同、情感上相亲、行为相近,双方互相沟通、相互交往积极性高。(3)师生关系中的感染、陶冶功能得到充分运用,使其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另有人认为,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是:(1)民主平等。确认师生的社会地位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平等的。(2)爱生尊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尊重教师的前提,学生尊敬教师是同尊重教师劳动的奉献精神、尊敬教师的人格风范和尊重科学等联系在一起的。(3)心理相容。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和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4)教学相长。指师生通过互相交流,做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得各自的教和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具备人道性、民主性、合作性、教育性。(1)人道性。即师生共同享有尊重、信任的权力;(2)民主性。即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各自的正当权益,诸如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教学影响的选择权等;(3)合作性。即师生共同构成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共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4)教育性。即师生关系是服从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他的学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教学态度与方法,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除了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生携手共建师生关系

学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很难设想,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理解、支持、参与和配合,教师单方面如何来建立、发展和完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意见和建议,调查了解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师生共同努力,建立和发展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说,没有师生之间的平等,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而没有相互间的思想沟通,又怎能有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交往,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携手共建的良好师生关系,往往比较稳固而持久,经得起挫折和考验。

2.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

活动和交往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离开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频繁交往,就谈不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关系形成的首要途径。正如加籍华裔心理学教授江绍伦所说:“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师生关系的形态比之课堂教学中更加多样化,师生双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显现,使彼此心目中的形象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相应地师生关系也变得丰富多彩。综合利用多种交往途径,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服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在反馈调控中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具有动态开放性质。教师应注意及时获取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反馈信息,尤其是从学生那儿直接反应过来的意见和建议,据此调控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使师生关系更加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矫正已经发现的缺陷和不足,理正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方向,在教学活动中逐步深化和升华,形成师生关系发展的良性循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必将对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给师生双方带来教与学的欢乐幸福的成功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