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试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考试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中国高等学校的考试体制来说,形式上是从西方学来的,其灵魂却仍然是中国固有的。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极力反对的“洋八股”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为中严重存在。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纪律涣散,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知偏差,造成理论误区。这自然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心。那么,考试与教学过程究竟应该建立什么关系呢?

一、考试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考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人类的一个瑰宝,始于秦汉,流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发达于宋、元、明、清。而欧洲的考试制度发源甚晚,1215年始有口试,至1702年始有笔试,1747年开始有数学科的荣誉毕业考试,今天的欧美人并不忌讳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学来的,如写作《全球通史》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实际上,当时(16至18世纪),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就中国高等学校的考试体制来说,形式上是从西方学来的,其灵魂却仍然是中国固有的。具体表现为:一是不重视平时成绩和动手能力,升学考试中“一卷定终身”的变相科举制度至今没有大的改变。二是重分数轻能力,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是重记诵轻创新,在复习迎考和“应试教育”中,仍然偏向“死读书,读死人”。四是重共性轻个性,评分过程中标准答案是“天条”,不可违背。五是师生二元对峙的现象仍然存在,是否考试是教师的单边行为,教师永远处于“主考官”的地位,掌握着考试过程中的一切权利。在考试中,学生主体被客体化——正像毛泽东所说,考试是“把学生当敌人,搞突然袭击”的行动,出偏题、怪题,意在“考倒”学生。六是重课堂考试轻课外考察的现象仍然存在。七是不是把考试当手段,而是把考试当目的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极力反对的“洋八股”在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为中严重存在。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纪律涣散,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认知偏差,造成理论误区。这自然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心。

教学过程分为许多环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过程包括备课、课堂讲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出考试题、阅卷等;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包括预习、听课、回答提问、实训、做作业、复习、考试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考试是比较靠后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反过来像“指挥棒”一样影响着教学过程,诸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归根结底,考试方式方法最终会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考试与教学过程究竟应该建立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说,二者的关系比较复杂,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取得共识:

一是教学目标与考试能力要求。教学的目标和考试的能力要求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内涵都反映了教育的素质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得以实现,考试的能力要求通过做试题去实现。由于两者实现的途径不同、作用不同,因而人们往往误认为它们的价值不同,甚至有以能力要求取代教学目标的倾向。其实,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实际上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为了实现选拔功能,又将其进行了合理转化。

教学目标是分阶段、分方面去实现的,而考试的能力要求只体现在一张试卷上;教学与学生的心智培养过程有关,考试与学生的心智水准有关;教学的特征是教学相长,考试的特点是有去无回。一句话:教学是磨刀,考试是砍柴。教学和考试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它们的运行机制和过程、呈现形式和内容、价值标准和评估都完全不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清楚,同时在实践当中一定要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够一点一点地去实现教学目标,不要眼睛只盯着考试。

二是能力与智力。教学和考试的行为指向都是脑力现象。所谓能力,是指完成学业的本领,包括完成学业的具体方式和为完成学业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所谓智力,是指在完成学业过程中脑功能的作用,是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像力、注意力的总和。能力不强调其先天因素,事实上,能力的先天因素只是与人的遗传素质有关,所以,人的能力是后天形成的。人的能力差异是由于包括遗传素质在内的环境影响、教育条件、实践活动等原因决定的。智力则倾向于对脑功能的评估,但智力的形成仍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由此我们可见,能力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力所涵盖的社会性比较宽,在不计较智力因素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估。智力评估的基础是脑功能的素质,但鉴定脑功能的素质显然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离不开人的能力表现。能力和智力又有明显的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都必须把人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考虑进去。就在校学生而言,其生活范围很窄,主要是读书,对他们的能力评估也主要是针对学习能力。又因为学习能力与脑功能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人们会认为智力水准决定了能力水平。然而实践证明,人的脑功能素质可以有很大差别,但能力训练则决定了智力的质量,能力的培养决定了智力的倾向,能力的开发决定了智力的发挥。只有抓住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智力才有用武之地。考试强调注重考查能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具体来说,考试当中的能力考查,主要是指对问题的适应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有效性,而不仅仅是指对知识的记忆、对问题反应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等智力因素。当然,智力因素在考试当中也相当重要,但不能成为考试的主导内容。事实上,离开了对能力的要求,智力因素将毫无意义。这就是所谓考试是考能力而不是考智力的含义。

三是教学和考试的评估形式。考试的形式是由各种题型组成的试卷,而教学的评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些教学单位为了对学生进行适应性训练,将校内评估的形式尽量往考试形式上靠,这样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是用单一的形式取代丰富、生动、活泼的形式,难以取得合理的信息反馈,对教学造成损失。其二是学生难以接受,产生厌烦心理,达不到训练目的。其三是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一旦考试的形式发生变化,学生便不知所措。看来,似有必要对考试的形式进行再认识,以便于和教学的评估进行比较,充分发挥这两种形式的功能。我们知道,合理、有效的考试形式应具备这样两个条件:

第一,试卷的整体形式包容性要强,它应涵盖各种评估形式的功能,这里主要是涉及题型的问题。从评估的要求来说,题型的设计要实现对知识广度和深度、反映程度、迁移程度、表达程度等方面的评估要求。另外,题型的设计要能够体现考查内容的需要。

第二,试卷的形式可塑性要强。可塑性是指在容纳考试内容的空间、时间上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现在的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大规模考试控制评分误差的需要。其实,最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以非选择题为主,以动笔的题目为主。这样,命题不但可以融合各种知识内容,考试的时间也基本上能够掌握在考生手中。同时,考试也会有效避免考记忆、考速度、考平常的模拟训练。

四是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显然是文化素质的主体,那么考试内容就应该全面反映教学的内容。这实际上是考试的知识范围问题。当然,欲使教学和考试各得其所,首先要实现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在以大纲为同宗的前提下各具特点。

从大的范围来看,考试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似无区别,但将这些内容放到考试和教学的过程中去之后,就显示出问题来了。考试要在2个小时时间内评估一门课程的学业,其内容的综合和组合就与教学大不相同。考试要体现当代大学对人才的需要,考试必须对考生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改造后才能实现选拔要求。这两个条件加在一起,貌似一致的知识内容,感觉就大不一样。这就是考试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原因。

那么,我们怎样认识考试的内容要求呢?主要是对这两个条件的理解。当代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开阔的知识视野、可靠性强的思考方式、创新含量高的思维品质。实现这类人才的选拔,对试题内容的要求是综合性要强,即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因为只有相对综合,才能造就多角度、多层次、结构复杂的事物,才能考查人们对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加强试题的综合性,并不意味着试题难度的增加,而是命题指导思想和技术的改变。再有就是考试内容的组合。组合与综合不是一个概念,综合是糅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主要是指题目的设计。而组合是指考试范围的知识结构。组合的原则首先是要相对全面。所谓相对,是因为受各种限制,考试的知识范围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独立,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到主体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其次是考试的知识范围要尽量能够有点针对性。如有可能,当年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应有所删削,删削的幅度要视命题的需要而定。当然,这个删削与前面所说的一味缩小知识范围不同,不顾及系统性的缩小,会导致知识的支离破碎,而旨在加强系统性前提下的删削,则会使整个知识范围举重明轻、层次清楚、分量适中。当我们切实做到了知识范围的科学组合,才能为试题的合理综合提供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