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写趋势的新探索

关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写趋势的新探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是文检课教材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写趋势的新探索

刘凤侠 陈秀丽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沈阳110161)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文献检索课教材建设存在的特色不够鲜明;教材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共建共享理念;教材篇幅与课程的学时数不相吻合;教材基础理论部分枯燥难懂等诸多问题,结合文献检索课教学特点,对文检课教材编写趋势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文献检索课;教材建设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俗称“文检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其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和技巧的方法课,已经走过20余年的发展历程[1],目前已成为大部分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毋庸置疑,课程的开设对普及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2]。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主要载体,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关系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文检课教材的内容与质量建设一直备受图书馆界的关注,然而纵观目前出版的纸版信息检索教材,其质量不能不令人担忧。

1 纸版文检课教材概况

目前,文检课教材仍以印刷型的纸本教材为主导[3],并且教材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检索课教材种类之多、覆盖学科面之广[4],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献检索教育事业的繁荣。这些教材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以社科与科技信息检索为主的态势,许多学科的检索课都有了其相应的教材,并且在内容上加重了专业信息检索与网络信息检索的比例,在文检课教材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仔细研读这些教材,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教材内容的滞后、雷同应当引起图书馆人的关注。

2 纸版文检课教材编写的窘境

2.1 教材编排雷同,特色性不强

笔者翻阅了本馆收藏的近3年出版的20本纸版文献课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结构如出一辙,大多结构为三部分,一部分介绍基础理论,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的解释,诸如什么是信息、信息检索等等,第二部分为资源介绍,主要是本馆收藏的一些自建或购买的数据库等,最后一部分为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这些教材虽然种类很多,但是给人以千篇一律的感觉,即使是不同学科的教材,除了针对学科的一些纸质资源及电子资源的介绍外,大部分内容雷同,缺乏创新化、特色化。

2.2 教材内容与信息知识的更新脱节

教材内容陈旧滞后是文检课教材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于教材的编辑出版周期相对较长[5],导致一些文检课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信息发展的步伐,普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处于日新月异的动态中,大部分教材介绍的中外文数据库的检索平台不断更新,检索界面不断变化,用户的信息需求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变化,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日渐关注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等知识点在文检课教材中体现的不多,只有少数几本教材做了简单的概念性介绍,教材内容不能及时体现信息发展的新形势、教材中的数据库检索界面与实际的检索平台不相符合,增加了学生在检索实习环节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2.3 教材名称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

据统计:迄今开设文检课的高校多达700多所[6],截至2006年9月出版各类文检课教材800多种[3],这反映了文检课教学发展的强势劲头,近日,笔者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文检课教材方面的论文进行了查询,在题名字段以“文献检索+信息检索+情报检索”为关键词,然后与教材进行“逻辑与”组配,年代限制在2000年至2009年之间,得到相关的文章46篇,从中不难发现,最初的教材大多以文献检索作为教材名称,以情报检索为名称的教材较少,而2008—2009两年出版的教材绝大多数改成了信息检索,这反映了文检课教材名称发展变化的趋势,体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脉络,由此可见,信息检索更能体现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发展的方向。

2.4 教材篇幅与课程的学时数不相吻合

文检课是以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的方法课,教学重点应以实用为目标,所选教材内容的篇幅应与授课学时数吻合。一直以来高校文检课的学时数各不相同[8],一般本科生在30个学时左右。笔者对沈阳几所开设文检课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学时数从20至40不等,而编写的教材字数多则40万字,相当于一门60学时的课程内容,少则10几万字。以我校为例:我校本科生的文检课为36学时,同样是本科的科技学院(三本)则只有18学时,而学生使用的是同一本教材,教材约40万字,由于学时的限制,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不能全部讲授,本应增加的上机实习操作课也只能维持在8课时。“文检课实践性强”的定位得不到体现,只有实现教材篇幅与学时数量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文检课的作用。

2.5 教材建设各自为政、缺乏共建共享理念[9]

近年来,我国出版的纸版文检课教材,多是高校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组织本校教师编写而成,其中只有个别教材是同类别不同院校教师合编,大部分高校之间各自为政,相互交流很少,在教材建设上缺乏共建共享理念,导致编写的教材无论是适用于各学科的综合性教材,还是具有学科特色的专科性教材,在内容上多属雷同,其中不乏拼凑、抄袭之作,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3 纸版教材的编写趋势

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的工具。文检课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方法课,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快速准确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除了要制定合理、严谨的总体编写规划,更应紧紧把握信息发展的脉搏,以学生的近期应用为导向,以长期需求为目标[10],将教材结构科学编排,内容及时更新,形成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与大学生未来的考研和就业为主线设计文检课的学科体系,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使教材真正发挥服务教学的目的。

3.1 文检课教材应当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教材的编写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优秀的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文检课教材的编写上,应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组,由教育部、图工委负责组织行业内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联合编写,只有避免各自为政,集众家之长,彻底打破地域、单位等条块分割的局限,才能克服现行教材中的种种弊端,编辑出最优秀的教材。在编辑同时,组织图书情报学权威专家对编写的教材进行审查,通过专家的审核以保证其内容的创新、系统性,结构的完整、合理性。可利用每年全国性、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图书馆馆长会议,对文检课教材的编写方案(编写内容、编辑人员等)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材的统一版本,彻底改变文检课教材版本多、质量不高的现状,从而确保文献检索课教材的质量。

3.2 文检课教材应“一分为二”

各类高校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科性的院校,在文检课的教学内容上都包含基础理论部分及网络知识:如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方法与途径,信息素质教育,手工检索知识,网络基本知识,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与技巧等等,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各高校学科性质不同,所购数据库及所涉及的检索领域、课题不同而已。所以,将教材“一分为二”,即教材包含基础理论、特色资源两分册。通用基础理论分册,介绍文检课的基础知识,适合各类院校、各类读者,然后在此基础上,全国不同类别的校院,如师范类、农科类、化工类的学校再根据本行业的特色,联合起来编写特色专用分册,以避免重复建设。将文检课教材分为两部分,体现了建设合理文献检索课教材体系的要求,规范了文检课教材建设,统一了标准。各同类学校还可在相互沟通基础上,及时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补充到教材中,以保持文检课教材的创新性。

3.3 规范文检课教材的名称,统一课程的学时数量

目前文献检索的名称正发生变化,笔者通过超星电子图书查找“信息检索或者文献检索”教材,2008年以后出版的教材绝大多数以信息检索命名,这也反映出未来文检课教材名称发展变化的趋势。在学时上,文献检索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时较少。笔者对沈阳市开设文检课的高校进行了逐一调研,课时大多集中在18~36学时,这明显少于高教司1992年下发的44号文件规定的本课程30~50总学时数量。文检课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法课,课时太少则不能有效兼顾检索理论与上机实践,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认为这门课在40学时比较合适。

3.4 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及时补充新知识[7]

教学大纲是教材建设的依据,要依据文检课教学发展趋势和特点,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可由高校图工委统筹规划、组织行业的专家进行大纲的修订。新教学大纲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降低基础理论部分的难度,对一些学生较短学时内很难理解、掌握的专业术语“检索语言”、“信息标引”等改用通俗的词汇(如图书分类法、主题词法、信息描述),也要紧跟信息发展的步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适度增加信息创新的内容。如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投稿技巧等,目前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引文率等相关问题越来越备受高校师生的关注,将这部分知识点增加进来,使学生了解这些基本的知识,为他们以后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提供参考,也达到了教材推陈出新、学以致用的目的。

3.5 加强纸版教材的电子化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文检课教学中的运用发展,传统的文检课教材已不能适应当今教学形势的要求,因此建立多形式、电子化的教材系统将是文检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该课程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文检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的方法课更适合用电子化教学。它可以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弥补纸版教材出版周期长、速度慢、案例陈旧等问题,通过教材的电子化建设,提高文检课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确保教学质量。

4 结语

教材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编写集实用性、创新性、前瞻性于一体的高质量的文检课教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实施,需要很多部门群策群力。

参考文献

[1]周晓兰,谢红.理工科高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材编写的分析与探索[J].河北科技图苑,2009,22(1):86-88.

[2]罗加.对改进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思考——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献检索课教学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8):174-176.

[3]周带娣.文献检索课国家级精品教材的建设构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82-83.

[4]李海峰.文献检索课教材版权保护问题刍议报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66-68.

[5]李明明.文献检索课教材更新探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8-109.

[6]陆莉.高校文献检索课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2):123-125.

[7]梁花,吴小平,鞠建伟.对文献检索课教材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4):75-78.

[8]龙雪梅,徐文贤.“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调查与分析[J].情报探索,2009(2):41-43.

[9]陆莉.高校文献检索课教材的现状及建设探析[J].现代情报,2008,10:196-198.

[10]葛敬民,王立学.关于文献检索课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新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92-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