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向对象原则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面向对象原则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献信息检索课作为图书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备受图书馆学界同仁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发展创新。

面向对象原则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米海燕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常州213002)

摘 要:文献信息检索课是当前图书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获取、评价和综合利用创新的能力。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论述了坚持面向对象原则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文献信息;检索;对象;理念;教学法

文献信息检索课作为图书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备受图书馆学界同仁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发展创新。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速度的加快,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而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在大学生选课自由度不断放大的今天,文献检索课能否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能否存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 面对对象的教学理念

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对象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组成的一个特殊受教群体。他们选择这门课程,其动机、其目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对这门课程了解甚少,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先行反思、检查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

教材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和依据,是学生借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物化媒体。教材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针对文献检索课的特点,同仁们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材,力求满足于不同院校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这无疑是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高等教育课程自我完善向纵深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1]但深究下去我们是否要问,现如今文献检索课的教材有多少能被我们的授业对象——大学生接受呢?如果是公共基础课,开班时起码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水平、计算机知识还大体在一个水平面上;如果是公共选修课,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各个专业都有,面对这样一个对象群体,什么样的教材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可以为学生接受;我们的教师确实很难把握、也很难选择。

1.2 教法

教法是授课老师通过语言表达,演示、实验、讨论、模拟、个案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向授业对象传授知识,以期授业者能牢记住所授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理论、观点和概念,掌握技能技法的教学方法。为了适应新的高教形势,文献检索课教学人员不断努力,和着高教改革的节拍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法。归纳近年来比较活跃的教学法:自主式学习、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娱乐式教学;兴趣型、问题探究型、师生互动型、网络辅助型以及引入项目课程法等。比较这些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促进了文献检索课的发展,但很难改变目前文献检索课不受学生重视的现状。

1.3 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文检课教师,面对自己的授业对象,我们所讲授的内容,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能否接受,接受多少,许多时候我们是不敢问自己的,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敬业是态度问题,但态度不能取代能力。况且大多数文献检索课老师在图书馆都另有工作岗位,承担着信息咨询、科技查新、学科馆员等多项工作,专职教师很少;没机会进修、没时间备课,上课久了也就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惰性,只是按照教学安排完成上课时数,而不求教学质量;形式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实上远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且问:我们文检课的教师有多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我们对自己传授知识的内容是否全都熟知,是否深入研究过;所介绍的数据库、网络资源自己是否了解掌握,其检索技术是否都尝试使用过,是否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相关学科知识、信息资源的动态等无从考证。

1.4 教学理念

一切的创新首先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和根源。而“创新”又不局限于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同时还是一种战略目标,一种发展模式。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教育的本质规律重新审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及化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我们要重新思考、审视、提升、创新文献检索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

文献检索课从最初的一门工具课、方法课,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有技术的知识学科,并为广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但是,与专业课相比,又显得微不足道,不予重视。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都要经常去提醒我们的授业对象提高认识,主动学习,强调学用结合。我们期望通过文检课的学习,能对他们的学习、研究、生活以及将来走向职场有所帮助、有所支持,借此唤起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近年来,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目标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围绕着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坚持面对对象原则,自主设计课程。

2 面对对象原则的教学方法

在文献检索课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历了这门课程的整个发展过程——黑板上书写、手工检索纸本工具书;教室里讲授、机房里上机实习;多媒体教室上课,讲授实习网上同步进行。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网络资源的与日俱增,文献检索课的授课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方法也随着授课内容而不断改进;融百家之长,并针对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对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坚持研究探索,自编教材,自主创设问题、设计实习模式等。基本原则就是面对授业对象自主设计课程。

2.1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在细读众家之书、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在教学大纲中写道:电子信息资源检索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不断改善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课结合现代信息资源及信息检索技术,系统讲授信息知识、信息检索基础知识,重点介绍国内外文献信息数据库、著名检索系统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和检索方法;并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再生,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进行相关的阐述。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获取、评价及利用的意识、能力及相关的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信息素质。主旨是通过讲授和实习文献信息基本知识和文献信息检索基本原理与方法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材使用后反映良好,尤其“信息检索综合利用——科技查新”一章,学生比较感兴趣,结合查新案例分析进行检索实习,颇受同学欢迎,讲授这一章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浓,主动提出问题,积极上机实践,也让我们有一种短暂的成就感。

2.2 面向对象自主创设问题

现在的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度不够,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显不足。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既注重学生共性的培养,又关注学生个性的提升。更为合理的模式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教师面对授业对象设计课程,创设问题。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只重视上机操作,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师的反复讲述和强调下,学生也只注重知识点和操作技术的学习,而忽略自身信息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在学校所形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都将深刻地影响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走向职场,职业发展,乃至今后的创新发展。因此,文献检索课课程设计不应简单地将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作为目的,而应该面对对象,注重个性,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首先我们要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来。我校2009—2010整个学年学生选修文献检索课的总人数仅占到在校生的1%;开班人数都没有达到40人,这种现象我们岂能不担忧!如何吸引学生,的确是件伤脑筋的事。我们试图通过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文献检索课的课堂。当然,如果列为学校的公共基础课,开课情况会有所好转,我们也有机会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需求,变不自觉学习为自觉学习。面对如此复杂的信息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速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我校学生的百分之九十九却没有意识要学习掌握信息资源检索知识及检索技术,不在意自身综合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如今信息社会中,何以立足社会,何以参与社会竞争,何以提升职业技能,何以提高生活品质。让人感叹!

其次,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深浅适宜,检索技术的传授要精准,资源介绍要全面中突出重点,而重中之重则放在本校的信息资源上。凡是会使用电脑的人,几乎都知道有问题找“百度”;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互联网上还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各种搜索引擎等,它们能更准确、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帮助用户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我在教学班上搞过调查,调查对象在参加文献检索课学习之前,几乎都不知道三大中文数据库,也不知道图书馆主页上的其他数字资源,所以利用情况也就无从谈起了。面对这种状况,我每次开班上课都先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合理设计课程、安排时间、调节课时比例、章节分配等。

第三,评价方法因考查方式不同而多种多样。课程结束,无论考试、考查都是一种检验教学成果的手段。近五年我都是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课程总结,但方法却在不断变化中。

方法一:根据课程讲授内容,40%的填空判断题,60%的论述回答题。这样考查方式不能让人满意,虽然卷面上看着学生回答的还比较完整,但无个性,千篇一律;达不到我们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考试是教师和学生最熟悉的教学评价方法。标准化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但它的弊端在于必须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设计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一种为老师考试的感觉。

方法二:做综合实习报告。要求是:自拟一个课题(说明:不受专业学科限制),然后进行课题分析,制定检索策略,选择数据库,进行检索,确定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撰写实习报告。考查结果分析,五花八门,问题多多。选题不规范,检索式不正确,选择文献不相关或相关度低,综合分析不切题等。归纳起来,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考查就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检索的一个简单过程,和实际的学习、研究、生活并没有结合起来,学生的确动手检索了,但只是为了应付考查,没有收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

方法三:做科技查新报告。要求是:随机选取一个课题(说明:课题是教师根据授课对象创设的,并且提供相关全面的技术资料),然后进行课题分析,找出关键技术要点,提取关键词,并按照查新报告的模板进行检索,完成查新报告。通过检索实践,在报告中指出该课题的新颖性。相比较自选课题,查新课题规范,具有一定的技术内容,学生检索起来有兴趣。评价起来也有一个相对可参考的标准。让学生在检索中享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提高了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信息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文献检索课要以授课对象为主体设计课程,坚持对象原则进行教学方法探索,以提高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求知者,教学中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主动权,更自主的学习空间,所有问题都围绕着授业对象创设,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强化和提高他们把握信息、利用信息、创造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光武.项目课程法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4).

[2]赵需要,王玲艳,张文德.新信息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情报探索,2010,(4).

[3]谢凌凌.以理念创新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

[4]朱静芳等.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4-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