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探艺术的本质

初探艺术的本质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艺术都是美的,而美的事物都有共同的本质。这里又涉及艺术的本质,它与美有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所以,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评价道:“罗丹首先是创造家,其次才是理论家。”对于艺术的本质,刘海粟先生也有论述。每一位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原因也就在于它的灵魂——创造性。寥寥数语,充分显示出他的创造天才,也体现了他

初探艺术的本质

在确定这个题目时,我颇费思忖,经过再三犹豫之后,我才勉强地定下来。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我对艺术一窍不通,由我来谈这个题目,似乎是班门弄斧。那么,我为什么又要来写这个题目呢?这是因为我对艺术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好在我并不是谈艺术本身。尽管如此,我也只是做一些初步的探讨,权作姑妄言之吧。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谈到第三次浪潮时说:“第三次浪潮带来根本性变革,它强调人的创造性。”对于什么是创造性,他说:“历来有一种对创造性的普遍的误解。一些学者对创造性下了一种反民主的、精英化的定义,认为只有某些职业才具有创造性,如艺术、发明、音乐等。我认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具有创造性。”[1]本来,托夫勒的话是纠正对创造性的片面理解,但是从反面来看,说明人们长期是把创造性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来谈这个题目也就有了根据。

在谈到主题之前,我要讲一个艺术大师作画的故事。这位大师就是西班牙名画家米罗(Miro Joan,1893—1983),他是20世纪画坛上,与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齐名的艺术大师。他于1983年12月25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90岁。作画是创作,米罗创作的意境是什么呢?他说:“学画对我来说,是一种宗教仪式。每次在拿起画笔和画纸前,我总要认真地洗净双手,因为我认为绘画是神圣的艺术。”[2]类似的话,我国艺术大师齐白石也说过:“画家的心是出家的僧。”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必须完全进入角色,要具有像出家人那样的执著精神,营造一种创造的心境。本来,“执著”是一个佛教用语,它与“超脱”是对应的。大乘佛教信奉“超脱”,以“无所得”为宗旨;小乘佛教信奉“执著”,以“有所得”为目的。难怪,齐白石以僧人来比喻画家的心,原来这是他一生从事艺术创作的真正悟道之言。

艺术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绘画、雕塑、音乐、影视,等等。每一个领域就是一门学科,而每门学科又有许多分支学科,每门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凡是艺术都是美的。那么,美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人人都经历过,也亲身感受过的问题,可是却很难回答得出来。这正如美学家比特所说:“美是一项最难于触摸的特质,它是那样的微妙,以至看起来总像是在快要抓住它的那一刹那间又给它逃跑了。”其实,我们对于美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欣赏和体验过美,只是不知道美的本质是什么。有的学者对美的本质下了一个学术化的定义,他说:“美的本质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3]对于这个定义,人们可以结合自己亲身的感受,不难理解它所蕴涵的意义。

凡艺术都是美的,而美的事物都有共同的本质。但是,这里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个艺术家,他的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也各不相同?这里又涉及艺术的本质,它与美有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呢?法国伟大的雕刻家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认为:“艺术就是默想。”“实际上,一切都是思想,都是象征。”“没有生命,就没有艺术。”[4]那么,默想、思想和象征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它们都是指的人们的创造性的想象力,或者称为创造力。

罗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肖像雕塑家,“现代的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人们热爱罗丹,也热爱米开朗琪罗,但是对罗丹是真正的爱戴,而对米开朗琪罗只是尊敬。罗丹之所以深深地吸引着现代观众,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展现了生命。他创作的《思想者》和《吻》被称为西方千年艺术杰作,人们驻足在他的雕塑下,不能不怦然心动,感受到思想脉搏的跳跃。为什么罗丹的作品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这就是创造的力量,它引起你无限的遐想,使你尽情地欣赏。所以,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评价道:“罗丹首先是创造家,其次才是理论家。”

一个多世纪以来,每当人们欣赏《思想者》时,不断地问:他到底在想什么呢?答案是各种各样的,可以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答案。这两幅作品,形象太真实,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有人说《思想者》是关于艺术的创造,而《吻》是关于人自身的创造。[5]其实,《思想者》就是艺术家的自画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是在想创造。一幅作品,它是什么或反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家创造思想的表达。对于欣赏者来说,你认为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这是你自己思想的产品,是属于你自己的。

对于艺术的本质,刘海粟先生也有论述。他被称为是“东方艺坛的狮子”,他以95岁高龄第十次登上黄山,毅力堪为惊人。他在谈到晚年的创作时,仍慷慨激昂地说:“拥抱黄山,吞吐黄山。”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又是多么深邃的气韵!他还说:“气韵生动是创作的最高境界,临摹模仿只是创作的过程。”[6]什么是气韵?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气韵与罗丹说的“默想”是一致的。实际上气韵就是灵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只有被赋予了灵魂的艺术作品才是不朽的。每一位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之所以魅力经久不衰,原因也就在于它的灵魂——创造性。法国人对刘海粟的画作评价是:“你的画古到极点,又新到极点。”本来,古与新是对立的,可是刘海粟却把它们统一起来了,这正是他的创造力的表现。

如果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那么音乐就是听觉艺术。谈到音乐,我们不能不首先提到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和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一个是“世界唯一的音乐家”,一个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们二人的音乐风格迥然不同,实际上是体现了他们创作方法的不同。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体现的是一种宫廷的审美风尚。然而,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绝唱,更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虽然这两位天才的音乐家的生命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创造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贝多芬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离开人世的,他在弥留之际说:“咳,我一生只写了几个音符。”寥寥数语,充分显示出他的创造天才,也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

既然艺术的本质是创造,那么模仿的作品就不能称为艺术,否则就玷污了艺术的圣洁。拙劣的艺者与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创造,这正如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戴着别人的眼镜。”有一则笑话叫“林肯的医生的狗”,对于一切模仿者、剽窃者是有力的讽刺。笑话大意是:美国每年大约要出版数万种图书,但是只有约一百种能成为畅销书。有一年,经过统计发现,是年畅销书有三种:一是与林肯有关的;二是与医生有关的;三是与狗有关的。于是,有一个出版商立即出版了一本叫做《林肯的医生的狗》的书,结果一本也没有卖出去。[7]一切艺术创作、文学创作都是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任何投机取巧都是不能成功的。

艺术既然是创造的,那就要求艺术家具有创造的想象。创造不是重复,这就是说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保持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毕加索被称为“创新狂”、“艺术变色龙”,这无疑表明他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画家。他的天才是举世公认的,在92年的生命岁月里,他留下了1 800件油画、30 000件版画、7 000幅素描、100万册手稿,真是绘画界的天文数字!他一辈子都在改变自己的画风,对于别人是终点的地方,却是他的起点。毕加索的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时期和黑色时期。他不断地投入艺术新潮流,独创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色调沉郁,却感情奔放。毕加索为什么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呢?这源自于他追求的目标,也得益于他的创造力。这正如他所说:“我想达到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高度技巧,我的每件作品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8]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的画被画商拒绝出售,但他雄心不灭,终究为现代派绘画开辟了一个新世纪!

影视无疑是最斑斓多彩的,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影视,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枯燥无味。全世界每年出品的电影、电视片不计其数,导演、演员更是人才辈出。一个成功的导演或演员,特别是那些问鼎各项国际大奖的明星们,无一例外地都是靠创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导演张艺谋无论是作为导演或演员,在国际上虽然还未能达到大师的级别,但也确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是我国第五代导演中最优秀的一个,正值创作的黄金时期。我之所以十分欣赏他,是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总是不断地改变自己。从影二十多年以来,他串了三个“行当”——摄影、演员、导演,而且都获得了成功。作为摄影师,他拍摄的《黄土地》,获得全国最佳摄影奖,继而又获得法国三大洲和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摄影奖。作为演员,在《老井》中饰旺泉子,获得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作为导演,他执导的《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9]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等。他导演的电影,每部都引起了轰动效应,可以说是达到了每评必奖的地步。在功成名就之时,他又超越自我,从他熟悉的近现代农村题材转移到古装武打戏,他拍摄的《英雄》创下了中国近年电影票房之最,虽然在奥斯卡奖评奖中受挫,但他毕竟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许多艺术大师中,有的是靠自学成才,如刘海粟、齐白石等;有的自幼厌学,如罗丹、毕加索等。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除了天赋以外,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勤奋和实践。有人问罗丹从哪里学来的雕塑艺术,他说:“在森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塑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10]这说明,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只能靠培养创造性的品格和思维方法,而绝不可能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培养出来。

在艺术史上,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竞争,往往可以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毕加索最初受拉斐尔的影响,后来他到了巴黎,遇到了土鲁斯·劳特累克和高更,他既接受了前辈的影响,又能摆脱学院派的桎梏,从而使他走上了创新的道路。至于艺术家之间的批评和竞争,也可以产生伟大的创造。毕加索与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法国20世纪画坛上两位最重要的画家,他们之间的故事是饶有趣味的。

马蒂斯比毕加索大20岁,他们都是国际先锋画派的领袖,在长达半个世纪中,他们不仅互相崇拜,而且也相互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批评者。马蒂斯曾说过,他和毕加索之间的分歧就像“北极与南极之间遥不可及”[11]。他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对毕加索说:“如果我们当中一个人死了,有些事情另一个人永远不能告诉别人。”这两位画家似乎是要把艺术世界一分为二,彼此对立而不可调和。但实际上,他们的批评是友善的,对立是不同风格的反映。马蒂斯代表着色彩、光线与和谐;而毕加索则打破了肉眼常见的宇宙,探讨它的野蛮状态。纵观历史,像马蒂斯与毕加索这种关系的还不乏其人,如威尔第与瓦格纳,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凡·高与高更,等等。这说明,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批评才有动力,有竞争才能产生伟大的创造。

毕加索生前曾遭遇到他的画被画商拒绝出售的尴尬境况,可是谁能料到他的艺术品在其身后竟出现了拍卖火爆的局面。据报道,1999年在美国纽约索思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毕加索的立体派肖像画《坐在花园中的女人》以4 950万美元售出,创下了毕加索作品被拍卖的第二高价。他的画最高价是《女丑角的婚礼》,以5 165万美元于1989年在日本被拍卖。在是次拍卖会上,被拍卖的作品还有:毕加索的《黑扶手椅里的裸体》,以4 510万美元被拍卖;莫奈的《睡莲》,以2 250万美元被拍卖,创下了他的作品的最高纪录;马蒂斯的《斜躺的裸女1号》以920万美元售出,创下了他的雕塑作品的记录;罗丹的《夏娃》以480万美元被拍卖,创下了他作品的最高纪录;摩尔的《斜卧像》以400万美元售出,也创下了他作品的最高纪录。[12]

另据报道,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以3 080万美元买下了达·芬奇的手稿,创下历史最高价。这份手稿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它是达·芬奇探讨宇宙奥秘的笔记和图解,特别是有他与众不同的反手书写法和细致入微的绘画。荷兰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凡·高的《阿德林娜·雷沃克斯肖像》,在纽约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以1 375万美元成交,也创下了他作品的最高纪录。这幅画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的一段轶事。凡·高只活了37岁,在他去世之前,他的精神已经崩溃,在极度绝望中,他来到巴黎郊外的田野上,用手枪朝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他忍着疼痛,双手捂住伤口,艰难地回到租住的小客店。就在这时,他看到客店老板的13岁的女儿阿德林娜·雷沃克斯站在阳台上,凡·高忍着伤口的剧痛,为她画了一张肖像,两天以后,凡·高逝世,此画竟成了他的绝笔画。[13]

以上只是介绍了世界上著名画家的极少数名画被拍卖的情况,实际上名画被拍卖的情况经常在进行,这已成为收藏家们投资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什么那些艺术大师们的作品天价连连,为什么拍卖时竞争又那么激烈呢?这就是创造的价值,如果说黄金有价,那么创意是无价的。植物学家说,大自然中的树木不计其数,但是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地,画家的创意无穷,每一个画家创作一幅画的创意是不可能重复的。因此,画家特别是那些名画家,绝对不可能创作出完全相同的两幅画。更何况,画家创作时的环境或叫做气韵也是不能再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著名艺术大师的作品价值连城的原因。

创造性的灵感生性比较娇气,“她”不容易闪现,但又极容易受损伤。艺术家的创作不仅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而且还是个体劳动。因此,我们必须保证艺术家创作的绝对自由,保障他们的创造灵感不受干扰。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后来又遭受到几十年“左”的思想干扰,像“义务为本”、“群众意识”、“大锅饭”、“突出政治”、“枪打出头鸟”等思想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不能不影响到艺术家们的创作。为了艺术创作,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清除影响创作的障碍,制定保障创作自由和百家争鸣的政策与法律。否则,我们就不能培养出当代的艺术大师,更不用说会出现像西方那些顶尖的艺术泰斗了!

我们盼望我国艺术园地里百花齐放的大好景观早日到来!

【注释】

[1]张静波.托夫勒谈创造[N].中国青年报,1988-09-16.

[2]世界博览,1986(12):58-59.

[3]薛宣林.论艺术之永恒[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8、25.

[4][法]葛塞尔.罗丹艺术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63、194.

[5]蒂姆·希尔顿.西方千年艺术杰作[N].参考消息,2000-02-08.

[6]联合报(台湾),1989-12-28.

[7]肖金华.林肯的医生的狗[N].湖北日报,2003-03-27.

[8]海上文坛,1997(2):48-50.

[9]青年博览,1998(10):9.

[10]朱光潜.谈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140.

[11]塔拉·佩珀.马蒂斯和毕加索:北极和南极相遇[N].参考消息,2002-07-15.

[12]参考消息,1999-11-16.

[13]中华第三产业报,1994-1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