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在满足不同学习和教育需求上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我国教育在满足不同学习和教育需求上面临的主要挑战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知识社会中,知识与新技术的使用成为所有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在面对知识社会的挑战中,全民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距。[2]针对知识社会的到来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教育必须培养、发展、提升学习者的生存基本技能,从“为未来做准备培养适应能力”转变为视“学习者为建设社会的主人翁、健全的社会成员和公民,具有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一、当前我国教育在满足不同学习和教育需求上面临的主要挑战

1.面对知识社会挑战,全民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在知识社会中,知识与新技术的使用成为所有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在面对知识社会的挑战中,全民素质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全民素质教育是一项动态的终身性的活动,不是一个静态指标能够解释的。它是随社会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她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内容是当代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

目前,我国学校的素质教育长期得不到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却不断升温。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实际辍学率水平一直较高。在基层,花钱购买义务教育证书的事情屡见不鲜。义务教育毕业证书获得者的基本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一旦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在制度安排上没有第二次机会。尽管政策规定,辍学的学生可返回学校班级继续学习,媒体上也偶见成人返回小学学习之报道,但班级里都是同龄的儿童,除了书本学习外,其他学习经历难以获得。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原因,辍学的学生返校学习是非常不易实现的。

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我国来说,个人的脸面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而由于历史、社会、家庭、自然等方面原因,没有达到基本素质的成人和青壮年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也没有制度化的安排。测评手段落后,仍然依据个人主观报告。不能准确把握成年公民基本素养的实际情况和数量规模。

此外,根据课题组成员多年的研究经历,发现在一些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山区或文化特异地区,仍存在大量当地儿童无法入学的状况。

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目前主要采取行政手段、政府责任制等措施设法完成义务教育和扫盲任务。而没有从教育措施上,考察、了解问题的成因,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变通措施,解决群众学习问题。

2.缺乏对发展的针对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在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促使教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服务,其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过去仅仅作为因变量现在进而成为自变量:即教育系统在本质上具有被动与主动双重作用。因此,它能够进行自身演变,也能够孕育和促进令人满意的社会经济变化。[1]教育就必须为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而设置内容,所以教育在实现社会目标和缓解明显的社会问题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例如,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就应根据具体情况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必要调整,在课程中加入有关科学技术、信息、环境、能源、人口、营养、功能性扫盲等内容。教育不仅要传播文化价值观,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更新文化价值观上发挥作用。[2]

针对知识社会的到来和创新性国家的建设,教育必须培养、发展、提升学习者的生存基本技能,从“为未来做准备培养适应能力”转变为视“学习者为建设社会的主人翁、健全的社会成员和公民,具有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和学习就必须贴近生活。通过对公共议题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采取行动,实现公民素养的形成,发挥公民效能。这些方面与传授知识的正规学校课程同样重要,而且在培养公民生活实践上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引发了学习目标的根本变化。从传统的“知识→实用技术→态度与技能”转变为现代的“态度与技能→实用技术→知识”。当今的教育已不仅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具有坚实行为素养的人(关心变化和革新,有批判精神和团结精神,富于责任感和思想自主等)更适合于学习与更新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知识。而行为和能力是在掌握和实践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3]

这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课程发展最重大的变革,也是半个世纪以来促进教育公平与效率最强有力的方面。

因此当前课程决策依据的资源主要分为三种:学科内容、学生和社会。三者互为补充。社会作为课程资源可包含前两者。

“社会可以构成课程决策的主要或全部基础。它可以产生一种独特的课程设计,是一种认识社会、改进社会的手段。学习内容源自一个或几个社会的生活,强调社会的作用、主要的社会生活活动,也可以突出学生或人类的问题。这种设计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能力。其重点是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或与之有关的行为。这种课程设计的优点体现在内容的整体性和使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适宜性。它重视解决问题,所学内容要对学生有所帮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阶段的学习,理所当然有内部动机在维持学习活动。此外这种设计还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方式。”[4]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开始提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的说法。但始终没有从观念上理清教育作为自变量、作为社会服务的实质及其与传统教育观的区别。每年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但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这是我国当今对教育不满、教育无法满足群众与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上:

(1)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实

由于教育与现实脱节,认识和感觉不到现实生活对学习的要求,也感受不到周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能将传统的不断升学作为教育和学习的唯一目标。由于因循传统教育的模式,仍旧把知识放在学习目标的第一位,考试和会考就成为评价知识数量和质量的依据。同时,学校教育、学习内容和方式与日常生活相关甚少,主要局限于教室内、书本上、模拟环境的学习。导致学习者生活经验贫乏、兴趣贫乏,缺乏基本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素养(态度、技能、技术、知识),儿童只得长期依赖家长或成人。特别是现代城市生活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上当受骗、食品、交通、生态、犯罪等),遇到日常问题时常束手无策,造成严重后果(患病、严重受伤害、终身残疾以及各种不易发现的后果,直至死亡等)。导致学习者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学习,离校出走等不良现象。

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教育,可以将具有共同本质的各领域的主题连接和结合在一起。非但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更可以避免因课程重叠而削弱学习效果、加重学习负担的现象。

尤其在城市中,中小学教师既不是本辖区成员,也与周围社区没有任何联系;义务教育后各类正规学校教师,特别是新入行教师,大多是出了小学门就进中学大学门,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能力。……这些导致应试教育恶性循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能力却十分缺乏。

特别是教育制度没有使全民都具备基本素质(养),不断制造出“差生”,他们常常落入社会底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和效果差的集中表现。

(2)高等教育发展和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

我国长期不愿接受“第三级教育”的说法,表明我国对这一层次教育的认识不清晰。第三级教育是中等教育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或时期:它承认各种类型的学校,包括大量的大学替代机构,这些机构教学计划时间较短,紧密联系劳动力市场,没有太多研究功能;它的参与率和规模较大;包括各种年龄的学生,覆盖了广泛的兴趣和能力范围。从高等教育到第三级教育的发展,依据的不仅是学术界定,而且充分肯定了经验和成熟的价值,其对入学资格的要求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5]

例如,我国作为一个尚不发达的国家,医学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理应定位在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专门人员。以医学院校为例,应培养大量的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普及群众卫生健康营养常识、从事基层卫生事业等的医务人员,而不仅仅是大量的坐在城市医院里或在实验室里的医务工作者或医学研究人员。否则我国的卫生事业怎么发展?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非传统安全成为危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中作为社会问题的传染病(如非典、H1N1型流感、艾滋病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除了依靠行政力量在起点上防控外,通过卫生系统的普及宣传教育和群众性参与活动,群众自身防控才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不缺乏高精尖和世界前沿的知识,缺少的是在基层面向群众的普及、提高、诊疗、护理的能力。在菲律宾的医学院校,国家规定课程中必须包括一项到农村参加“健康卫生素养教育(health literacy)”。而我国医学院校实际上主要是为医学科学发展在培养人员,却忽视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但由于没有能够从实践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所以创新也就成了空话。

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结构型矛盾相当突出。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实行了大学扩招。目前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不断增长,但增长的主要是四年制本科教育,以上述“三门”学生和书本、知识学习为主,是造成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高不成低不就。把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末流的无奈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本末倒置。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和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中,这才是真正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不公和无效。针对当地发展问题的地方高等教育,才能有效发挥对社会(特别是地方)发展的作用。这是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造成区域间、省际间发展的更加不均衡。这一问题在知识社会将显得更加突出。

我国教育脱离社会和群众需要的现象还可以举出许多。这里所述是最关键的。虽然我们培养了大量毕业生,但是这些毕业生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发展偏斜,毕业生就业成为了社会问题。

3.教育渠道单一,造成劳动力素质低和生活质量难以提高,难以自主创新

国际社会提出终身学习和非正规教育已有近40年了,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明确指出了正规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这是半个多世纪中针对教育公平与效率最重要的事件。开辟多种渠道,发展多种类型的教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实现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有效途径。

由此,学校外的、非正规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参与式的各种途径的学习应运而生。这些学习活动,通过引导学习者对公共议题进行研究,设计解决方案,采取行动,让学习者实际体验生活,直接发挥公民作用,实现公民素养的形成。它通过实际活动,使学习者学习自身对所在社会或社区的权利和义务,进而改进其发展状况,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对公共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参与,表现个体对生活的关注、理解、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是公民意识的直接行动方式,增强了公民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和学习的过程,而且研究了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采取了行动,从中实现了公民责任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是建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和路径。

我国近年来也提出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此后先是将正规学校冠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学习体系并列,此后虽然取消了这种说法,但仍然提出以正规学校为支柱的终身学习(如果根据国际社会的定义和共识,这是传统教育而不是终身学习)。近年来,又呈现取消成人教育提法的趋向。

人们常常以为高考是应试教育的祸根,将目光都聚焦在高考上。其实不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我国人们获取资格的途径除了正规教育以外其他路径很少。例如中小学教育耽搁了,没有制度化的第二次机会。其社会后果是造就了一批“学习失败者”,没有基本素养、没有生活技能,有时还扰乱社会生活。尤其是高等教育,对象仍旧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和25岁以内人口的全日制学习。其他人口、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其他灵活的就读形式等,及高校为方便各种类型学习者提供的生活服务等,都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上大学就是一次机会,不是“终身都有机会”,无论豁上血本也要挤上这座独木桥。

不鼓励、不承认、不研究非正规教育和学习。直到今天,我国的相关法律和正式教育文件中都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达这样的教育观念。更没有明确的政策平等地支持这三种渠道的教育。我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都等待精英提出方案,政府来解决。无视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群众的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忽视了当代公民教育的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式。导致我国社会转型期间,教育没有能够为缓解社会冲突和矛盾发挥积极作用。看起来这些都是小问题,在一个大众化的时代,这些问题聚集起来就能够造成家庭、社区,乃至一个地区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教育渠道少,还造成高校毕业生主要都是没有工作经历的人群,都需要重新找工作,从而成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工作岗位、经验丰富的职工,灵活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本职工作资格能力的渠道很少。这也是我国劳动力大军素质长期偏低、高级技工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近些年来,在我国部分教育领域,还不断实行将过去由各行业部门建立和主办的专业学校归并到教育系统的工程,如中等职业教育。从而使教育渠道更加狭窄和单一,与社会的需要更加脱离。现有的教育标准没有考虑到多样化的要求,标准过高,导致部分人群(如流动人口、成人)教育边缘化

在我国,没有能够按照标准给所有教育主办者以平等地位,给各种所有制的教育以公平的待遇。如民办学校在许许多多方面受到歧视,无法获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权利。规模有萎缩的趋势,还有许多日益沦为公办学校的附庸。

再者,由于教育渠道比较单一,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成绩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其他渠道的学习,如实际工作经验、参与研究、参与项目、参与培训等本身都无法得到承认。还必须以学校课本为参照参加相关考试获取资格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部门颁发的证书也不能相互转换和沟通,造成重复学习、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渠道单一、标准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终身都有机会”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各类考试作弊严重。

总之,以上种种,导致我国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脱离较远。非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教育的针对性较差,部分人群的教育被边缘化,人们根本不可能在一生中都获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不能不说,我国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都还存在大量的缺失,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对于我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必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必须尽快予以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