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当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一种现象——“专业危机”,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觉。专业教育在人才市场面前的无奈与迷茫,成为广大学子在大学本科四年学习中躁动与轻浮的理由。我国现行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设置,对学生的教育是在专业培养计划的严格指导下,通过各种教学大纲规范下的教学资料的教学来实施的。具体地说,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是基于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展开的: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第一节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专业危机

设置专业,进行专业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也反映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路径。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意味着在本科生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流程为:其一,是国家出台相关教育政策确定专业的设置标准;其二,高校经过积极的专业建设与专业申请,获取相关专业的设置资格;其三,学生按所选择的不同专业进入高校;其四,高校按照不同专业的人才规格标准进行人才培养;其五,学生获取相关专业学位,进入相应的社会工作岗位。这一整套人才培养流程,从课程的视角看,意味着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存在着差异。

专业是什么?为什么高校必须实行专业教育?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曾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呈现出高度的统一,而且这种认识深入人心。195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曾昭抡在九月号的《人民教育》上发表文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问题》。文中谈到专业的概念:“专业”是一行专门职业或一种专长;高等学校的教学设施以专业为基础;政府培养人才的办法,是按照国家建设需要确定专业设置,并以专业为基础制订招生计划;不同专业各有一套具体的教学计划,学生按教学计划的要求学习且毕业后,即为专家,可以担任工程师或其他相应职务。[1]对于专业设置的重要性,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种计划性经济,必须有计划性的教育与之相匹配;教育要有计划性,唯一的办法是吸取苏联经验,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在这种改革当中,确定“专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什么是“苏联的专业设置”?1952年,担任教育部顾问的苏联专家福民在北京、天津院系调整座谈会上专门阐述了苏联的单科大学特别是单科工业大学的特征及专业设置理论。他指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基本问题是划分专业的问题,苏联高等教育部编定全国统一的专业表;苏联改革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按照国家建设的需要,把原有空泛的专业划分成若干种具体的专业,这种办法可使学生的修业年限缩短,同时他们毕业后掌握了一定的专门技术,到现场中能立刻担任工程师的任务。比如,铁路运输这种广泛的专业,就分成机车车厢工程、铁路建筑工程、铁路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的经济和计划等专业。[3]在高校中如何设置专业?福民介绍了当时苏联大学的做法。当时苏联各大学设置专业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①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生产的需要设置专业,如在产煤区域设立采矿学院及采矿的各种专业;在冶金业发达的地方开办冶金学院设立各科冶金的专业。②在考虑一个学校设置哪些专业时,一定要照顾所设各个专业间的彼此联系,一定要使每所学校所设的专业都是性质相近的,这样,各种教学设备的配置才能经济些,并且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学校专业确定后,把性质较为相近的专业并在一起,就产生了“系”。[4]由此可见,我国高校专业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下几点。①专业教育是一种高度计划性的教育。②专业是大学与社会专门职业相对应的专门领域。政府根据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种类设置专业(speciality),大学设置专业也必须经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③专业是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大学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大学的教学活动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展开的。④大学专业的设置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然而,当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一种现象——“专业危机”,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觉。专业危机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专业计划的无效性。高校按专业计划招生,而制订专业招生计划的合法性依据——计划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扩大,大学生从毕业到就业再到创业的人才观念的形成与转变,使专业计划面临失效。②专业的生存危机。在人才市场面前,专业价值被二次认定,直接导致学生选择专业更多考虑高等教育的回报与受益,而非学习兴趣和人生理想,选择专业日益呈现出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现象。专业的冷热成为专业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冷门专业的生存合法性受到质疑,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和人才市场的多变性,又导致出现专业的“冷—热—冷”……现象。专业教育在人才市场面前的无奈与迷茫,成为广大学子在大学本科四年学习中躁动与轻浮的理由。③面对市场办学的是与非。“面对市场办学”的办学依据是突出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强调大学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计划性,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自然要贴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的依据仍然是强调人才培养的市场法则,“第二专业”现象仍然是提高学生应对市场需求的筹码。以上种种,在专业教育体制下对专业教育的突破行为,因涉及“高等教育质量”这一命题,又广为社会所诟病。④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保证?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专业从而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一点在今天的大学里以学院(系)为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学院为单位的人才培养体制,体现着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单位特征。课程作为教育资源的综合体现,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切割下,很难得以打通和共享。学生基于本学院本专业的单位学习,在计划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下,学习选择弹性小,优质教育资源难以优化配置。

二、教学危机

曾经,一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痛心疾首地指出,现在一些大学的本科生课堂教学出现了“四多”现象:旷课多、迟到多、早退多和睡觉多。而根据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观察和体验,一些大学的本科生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干私活”现象,上课就像集体出工挣“工分”,人虽到了现场,但干什么不干什么是个人的事。考什么就学什么,“应试教育”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学英语,上“新东方”;拿驾照,上驾校;考公务员,上辅导班;考研究生,上辅导班;等等。这种就某一技能、知识培训学习的火热市场与某些大学本科生课堂教学的尴尬境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的合法性依据是什么?

我国现行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专业设置,对学生的教育是在专业培养计划的严格指导下,通过各种教学大纲规范下的教学资料的教学来实施的。具体地说,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是基于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展开的: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一)专业设置

我国大学按照专业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它不同于西方大学是按系科来进行人才培养,故此,专业就成为我国大学课程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二)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一经设定,就意味着大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大学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就需要制订一份计划,用来指导每个专业的教学活动。这种计划就是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它是学校用来组织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

从内容上看,专业培养计划包括四个组成部分。①课程结构。它是专业培养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或核心部分。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该专业各门课程的质量及结构的合理性程度。②主要教学形式。专业培养计划,反映了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考试考查、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还包括与课程紧密联系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③时间分配。它反映每门课程、每种教学形式所使用的教学时数。通常要反映出周学时数、每学期学时数和总学时(学分)数等。④学年编制专业培养计划(简称校历)还反映了学年、学期、课程及教学形式的起讫日期。

从形式上看,专业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部分:①制定该计划的主要指导思想,包括对培养目标的表述及必要的说明;②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安排,通常绘制成表格,使人一目了然。

从理论上看,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大致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培养目标。大学各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以及对该专业人才的各种要求来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通常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①培养方向,如师范教育的培养方向是教师、工科教育的培养方向是工程师、农科教育的培养方向是农艺师等;②使用规格,它反映同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社会服务活动中的规格差异,如工科教育分为工程技术人才、技术科学人才和管理工程人才这三种“使用规格”;③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其中主要涉及该专业某一规格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的范围和深度、所需的能力以及应该接受的训练的种类和程度等。第二个阶段,选择课程和教学活动形式。一个专业选择什么课程内容,安排哪些教学形式,都是依据培养目标来确定的。第三个阶段,对课程和教学形式进行组织。课程类别一般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又包括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又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所有课程类别在课程性质上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第四个阶段,对课程进行评价。课程评价通常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课程制定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搜集制定过程中的各方面信息判断这一过程是否符合一定的科学标准或程序;②对确定的课程(培养计划)进行评价,判断是否符合教育上的各方面要求;③对培养计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各项教学原则、实施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得当等;④对培养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即对依照计划学习的学生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各项目标和要求。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活动,一般来说,前两项主要由专门人员来进行,后两项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尤其是第四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它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掌握这方面的技能。

(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具体规定每门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法的基本要求。[5]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反映了该门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因此,同一门学科,在不同专业计划中的教学会有很大差别,其原因就在于教学大纲的不同。大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大纲,有些是国家统一编制的,如公共课中的政治课、外语课等;有些是由国家制定一些最低标准,而给学校进行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留有余地。但是,对于一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教学大纲几乎是一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全部,其权威性自不待言。

(四)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教科书(也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一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6]在大学课程中,那些基本内容相对稳定且又较成熟的学科(多数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差不多都有正式出版的教科书,而那些变动较频繁或不够成熟的学科(多数为专业课),通常由任课教师自编讲义或教材,它们实际上也起着教科书的作用。所以,教科书、课本、讲义或讲授提纲,都属于教学材料,或称教材。教学参考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加深、加宽教科书的内容而编写的主要补充材料。参考书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很多书籍都可以根据需要指定为参考书。

基于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展开的大学本科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授受教育,教学的直接效果体现为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那么,这种知识教学在今天面临什么问题与挑战呢?①教师的尴尬地位。一些教师都有这种感慨,今天的大学生已经不好教了。从教师自身素养来说,今天的高校师资队伍已产生了彻底的改观,能够走上讲台的大学青年教师大多具有了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具有完整的学科规训经历,是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人才,满足本科课堂知识教学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面临着超大的课堂规模及学习态度难以捉摸的学生时,大学课程成为既独立于教师也独立于学生的固化知识架构。这种固化的知识架构在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下,又使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趋同化。笔者曾有意进入多个高校的本科生课堂去体验教学,讲台投影上是一张张精美的知识图片,讲台下是一张张漠然的面孔,伴随着一张张知识图片的翻转,直到下课铃声再次响起,整个课堂机械、呆滞得了无生趣。②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博弈。可以说,科研成为今天一些高校教师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虽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最基本职能,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科研较之教学的强势地位却一日胜似一日。在大学教育中,科研与教学本身并不是一对矛盾,而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都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但在某些大学单一的工作绩效评价体制下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的做法,造成了一些教师的“功利性”科研倾向,进而疏于教学学术研究,更谈不上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科研冲击教学成为目前我国大学应该值得注意的一种特有现象。③课程标准的艰难守护。一门课程的教学,还包括评教和评学的环节。教师对学生选修课程作出成绩评定,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作出评价,这两个环节作为大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在许多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得到突出和强调。但据笔者调查却发现,正是基于对评教和评学的重视,导致了课程标准的艰难守护。应该说,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学术自由的理念体现在大学课程中,教师应享有教学的自由,学生应享有学习的自由,但是教师和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生产链条”上的元素,已经异化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课程标准成为舍弃的首选。[7]

三、学习危机

在大学本科四年或五年的时间里,学生在干什么呢?专业培养计划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规格要求、培养特色、主干学科、学制与学位、学时与学分、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进程计划表。在培养计划中,我们大致可以清楚地知道一名大学生在某时某地做某事情,表现出高度的可控性。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或五年的求学过程中,学校已经给他们设计好了每一个环节,只要他们经过了这个流程,达到基本的要求,我们则认定他们为某一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培养计划,我们一般就把它称之为大学课程,它的进一步具体化就是每门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作为这样一种制度性的课程,“框架”和“计划”成为其最明显的特征。那么,在大学本科四年或五年中,我们的大学生是不是在这个“框架”下有计划地成长和发展呢?大学生实际上在做些什么呢?

每位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或五年的学习时光里留下的印迹是不一样的。通过与本科生的广泛交流笔者了解到以下情况。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精神状态比较一致,大家对大学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期望。在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调整自己的心态中,一年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年,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培养计划基本保持一致。从大二开始,随着专业课程的开设,大学生开始感受自己的专业,开始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大学生也开始出现分化。转眼到了大三,每一名大学生都面临着人生的选择问题,是出国留学,还是国内读研,或是毕业工作?选择的不同,意味着着手准备的内容和方式也不一样。大四这一年,基本上就是实现自己所选择目标的宝贵时光了。可见,在同一个培养计划下的学生,其成长经历是不一样的,培养计划远远不能涵盖大学生生活的全部。

各个学生在大学生涯里实际干了些什么呢?他们可能在做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在做不同的事情,很难做出一个概括和说明。但是通过观察,现实中的一对矛盾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和关注。一种现象就是在一些大学中,大多数课程教学在教学计划指导下有序开展,少数课程教学出现了学生逃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开小差、做自己的事情等不良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存在着一些的“混学分课程”。另一种现象,图书馆、自习室抢占座位,大学校园里大量充斥着各种辅导班、培训班、考辅资料和信息的广告,许多大学生不惜资费各处赶场充电以备各类考试。有调查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单单为了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就占了他们学习时间的56%;[8]另外,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资格证书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对照专业培养计划,我们不能不说大学生的现实行为已经偏离了原先设计的方向。

“钱学森之问”是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这种功利性学习提出的质疑与反思。一些学生不是基于自身的学术兴趣与理想信念,而是过多地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来受益,甚至这种受益仅仅是依据对眼前利益的考量。[9]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后果,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性能力被抑制和破坏,使我们的高校不能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来培养人才。这种教育后果,在当前一些高校浮躁的学术氛围中已经暴露无遗。

笔者曾就“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话题与在校的大学本科生作过多次探讨,结果反映出在一个浮躁的大学校园里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大学生对此也感到无奈与迷茫。笔者所工作的高校,作为一所地方重点大学,对本科生培养具有优良的传统和风气,在本科生教学改革中一向敢于进行大胆的突破与尝试。在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创业实验班”的改革实验中,通过与实验班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实验班的具体措施还是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由于实验班的学生毕业拿到的是双学位,所以课业的负担较重。与其他学生相比较,能够保证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更为有限,这与学校改革的初衷是相悖的。可是进一步了解,有的学生说,如果不是为了能拿到双学位,那参加实验班的积极性就不高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导向”等办学行为的这种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导向,致使“应试教育”现象在一些大学出现,并有日益强化的趋势。“应试教育”本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在考试中获取优先位序的一种教育行为,为了上大学、上名牌大学,在分数作为人才选拔的唯一合法性依据面前,考试从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异化为一种学习的目的,学生为了考试、围绕考试,以获取高分为学习目的。在过去“严进宽出”的大学精英教育阶段,这种教育方式曾伴随着学生考上大学而自然消解,进入大学,就意味着从这种残酷的以选拔淘汰为优先考量的教育方式中自我解放。但自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上大学日益呈现出与学生身份、地位和前途关系的淡化倾向。在一些大学生对将来未知的困惑中,“应试教育”开始出现在大学校园。如何能够体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能够体现出就业优势?“选专业,上大学”一度成为响亮的口号,在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下,为了考研究生而学研究生考试课程,为考公务员而学公务员考试课程,为取得各种从业资格而参加各种资格考试,等等。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现象,学生基于学习兴趣去探索发现、创新创造成为奢谈,数学奇才“刘路现象”[10]才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向往。与此对应的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谈到美国教育的时候指出,美国教育不是为考试,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被愚弄,让学生听到任何话都自然地去怀疑、审视,然后去寻找证据证明这句话在逻辑上、事实上或数据上是否站得住脚。[11]而在目前,当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任务时,如何实现教育的这种转型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四、就业危机

据2010年数据统计,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人数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比上年增加22.27万人,增长3.48%;在校生2231.79万人,比上年增加87.13万人,增长4.06%;毕业生575.42万人,比上年增加44.32万人,增长8.34%。[12]据《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调查统计,全国本科生就业率为91.2%,平均薪酬为月收入2815元。[13]上述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处于一种正常的运行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把近1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可供查询的数据作一个比较分析(表1-1),不难发现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所呈现的变化规律。1996年我国大学本科招生人数50.53万人,2008年我国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为307.43万人,10余年间扩张了近6倍。1997年我国大学本科生毕业人数38.16万人,2008年我国大学本科生毕业人数225.68万人,10余年间扩张了近6倍。201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3.82万人,毕业研究生38.36万人,这一规模已经超过了1996年的大学本科生招生及毕业生人数。2010年各类毕业生总规模达到888.53万人。[14]我国高等教育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可避免地开始显现,并日益成为一个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而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仍然提供了广阔的人才需求市场。

表1-1 1996~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毕业数据统计

img1

(续表)

img2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高等教育统计数据整理。

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基于大学生这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影响,它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格、人才素质并不具有必然的关系。形象地说,在计划体制下,较小的大学生培养规模,高校只负责大学生能够按照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完成学业,达到毕业的要求和水平,就完成了自身的任务;当大学生培养规模日益庞大,计划体制难以有效控制人才培养的分层次、分类和分流要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进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产生作用和效果,高校就不能仅仅只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而是要关注人才需求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于是,大学生就业,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开始进入到高校事务之中并日益凸显。

为什么上大学?当上大学与一个人的身份、社会地位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变得不再那么紧密与直接时,对大学功用与价值的判断越来越成为学生和家长首先考量的问题。当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改变命运,不再意味着社会身份的改变,不再意味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与改善,“读书无用论”的社会思潮必将重新抬头。当“读书贵”、“就业难”、“起薪低”等开始成为一批适龄青年不愿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由和借口时,大学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与价值反思也就提上议事日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