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目标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目标的类型和特点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统一教学活动的标准,使教师和学生通过可操作的目标控制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结果,便产生了划分教学目标的设想。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要求来说,国家规定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稳定性表现在目标的设计依据了社会、学生和知识的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着教学活动的指导意图。

三、教学目标的类型和特点

为了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统一教学活动的标准,使教师和学生通过可操作的目标控制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结果,便产生了划分教学目标的设想。

1.教学目标的类型

(1)层级标准

教学目标作为目标连续体的组成部分,可以划分为“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这样一个目标连续体,也是一个逐步明晰的五层目标体系,从操作性的角度看,自课程以下的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更有指导意义,也是教师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之间没有严格区分,因为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也正是定义所反映的思想,是预期学生要达到的结果,如果要区分的话,那就是通过教学是否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而检验教学的有效性。

(2)显性和隐性的标准

以显性的标准看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各类课程规定的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教学要求,它们的表述因为教学范围、教学功能和完成时间上的差异而各有不同,形成抽象和具体程度不一的教学目标。以隐性的标准来看,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实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符合一定表述规范的教学要求,从行为目标到表现性目标的发展就体现了这一标准。

(3)操作性标准

教学目标从范围和完成时间上加以区分的话,可以有学年的课程目标、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课时的教学目标,构成一个范围自大而小、时间由远而近的序列,教师据此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最具有操作性的当属课时目标,其次可以转化为课时目标的学周或学月目标,最次的是学期目标。(Airasian,2007)

(4)意识—行为标准

①以整体的意识—行为标准划分,有个性目标、创造力目标,等等。

②以部分的意识—行为标准划分,有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三类目标。这三类目标可以再做层级划分,形成各自的目标层级系列和完整的目标体系。

综合上述的分类,我们试从培养目标以下构建一个“四层五级”目标体系(见表2-1)。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从基础教育阶段的要求来说,国家规定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的培养目标。例如,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国家教委,1992)

表2-1

img11

课程目标,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程度。简言之,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靳玉乐,1995)课程目标主要包含在我国近些年来制定的课程标准里,主要涉及一系列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标准,还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例如,澳大利亚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六类课程目标:

第一,能有目的、有信心、有效地听说读写看,从中获得乐趣;

第二,了解语言随语境、目的、对象和内容而产生的变化,能运用这种知识;

第三,了解不同的文本需要用不同的语言类型,能运用这种知识,尤其是写作;

第四,广泛了解各种类型的文本,能将这种知识与当代社会和个人经验的相关方面建立联系;

第五,能批判并能讨论和分析文本和语言;

第六,知道理解文本的多种方法,知道人们对文本的理解存在文化、社会和个体的差异,能有理有据地阐述对文本的理解。(丛立新,2005)

单元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一系列单元目标构成了课程目标。单元是指内容组织相对完整并有联系的一组内容单位,特定课程内容有特定的划分单位,例如,语文课程中体裁相同的一组课文,教学课程中的某一章节。单项是内容组织的最小单位,一个概念、一项公理、一个分解动作都是课程内容中最小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单项目标是单元目标的具体化,一组单项目标构成了单元目标。例如,高中音乐关于“歌剧”单元的目标要求:

第一,欣赏中外优秀歌剧选曲,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基本常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二,通过欣赏中国经典歌剧,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辛,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第三,引导学生哼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金亚文,2004)

课时目标,是以单元教学目标中部分单项目标组合而成,对单元内容最有实质性的规定性教学要求,成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日常教学工作息息相关,是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抓手。例如,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课时目标:

第一,学会本课5个生字;

第二,了解三首古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第三,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江梅,2009)

2.教学目标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看教学目标的特点。单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联系看,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是预设的

任何预设性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只能是指导性和建议性的,在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应结合学校、地区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给教师一定的再创造和阐发的空间。允许教师个人或集体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教学材料与学生实际,整体、系统地确定本领域本校的目标体系。例如,城市地区的学校和农村地区的学校里,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他们会在备课时适当删、减、增、补教学目标,以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接受和适应。

(2)具有可行性

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具体,这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顺利实现目标。经验表明,人们在确定和实现目标时,除考虑目标的价值外,还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很大,且易于操作,人们就会努力促成其实现,使目标的潜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若目标笼统且难度大,达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人们便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目标本身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也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3)具有灵活性

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课、因班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的情况编订,在内容和水平上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以便灵活掌握,取得最佳成效。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它又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空间。

如果从一个连续的、有层级结构的目标体系看,教学目标有如下特点:

(1)概括化和具体化的结合

具体化体现在层次越低的目标规定越详细,表述越全面、明确,从培养目标到学习目标就是目标规定、表述具体化的过程,低一层次目标是它的高一层次目标的分解。反之,则是目标概括化的过程。其中,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

(2)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稳定性表现在目标的设计依据了社会、学生和知识的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着教学活动的指导意图。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就不会轻易变动,否则,目标的定向、评价等功能势必受到干扰。稳定的目标对同类的教学活动具有长远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修改、增减教学目标,尤其面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递进和积累的结合

每一层次目标是一个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就是一个目标群。各子系统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有着层次间和层次内的连续性。目标层次间和层次内的过渡、跃升构成目标由简单向复杂、低级向高级的递进关系。在目标过渡和跃升过程中反映出目标的积累效应,即每一较高层次的目标的达成是以较低一层次目标的实现为条件的。在整个目标体系中,正是一个个课时目标的完成才渐进地逼近单元目标的完成,最终上升到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样一个递进和积累的基础就是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