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教学相长意义理解的深化

对教学相长意义理解的深化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教学性质的新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教学相长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揭示。这使教学相长的思想自然地成为一个国家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切使教学相长的思想高于对教与学的技术追求,充满着无尽的教学智慧。我们应当看到,教学相长所隐含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成长相伴、教师专业要与学生相伴发展的思想,仍然具有鲜活旺盛的生命力量。这样的教学相长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文化的一部分。

三、对教学相长意义理解的深化

现代以来,人们已经不再认为教学是教师单向的活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双主体的活动得到普遍的认同。对教学性质的新的认识促进了人们对教学相长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揭示。

一些学者认为:从《学记》的原文来看,这个“教学相长”应该是指教师本身既要教,也要学,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从而使教师不断进步。它深刻揭示了教师在教中学习的大规律。当然,它所揭示的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这也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教学相长”的意思。这段话概括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本法则,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与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关于“教学”含义的争论概括来说大致有三种: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教育中,教育被视为教师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接受性学习的过程。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教育则视教育为学生发现性学习的过程,但今天我们大都主张教学则是集接受性、发现性、体验性学习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学相长”也产生了引申义。毛礼锐指出:“教学相长这条原则,包括了两个方面。从教师来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与学相互促进,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通过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人云亦云。”[11]这段话表明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两个平行的过程:即教师教的过程涵盖了他自身的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授。这样的理解为教学相长引申义的生成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认识达到同一的教学过程,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也使得教师得到提高。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借助于反馈互通实现一种独特的交流,从而使师生双方获益。从教学是主体间性的交往过程的观察,在教学相长的引申义中,它指代的是教育不仅使学生获益,也使教师有所收益。我们进入了一个“人本”的时代,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也成了教育的主题和奋斗的目标。在当今时代的条件下,教学相长的内涵应该得到重新的审视和理解。

当代,我们会更加理解教学相长的深厚意义,它准确地揭示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互连互动互促的关系。而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师生互动概念则主要是来自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于此前很久我们老祖宗关于教与学的原创式智慧表达却忘记了。而教学相长中一个“长”字又解释了教学双方互动交往的方向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是对教师和学生各自原有实践的超越,是教育意义之所在。

把教学相长放在《学记》整体思想中去理解,则能看到: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体现的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使教学相长的思想自然地成为一个国家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发现教学相长的追求不是做官,而是崇高的道德;不是狭窄的专门技艺,而是大道、是至善。这使教学相长的思想不囿于技能的习得,没有专业主义的羁绊。在“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求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体会到对理解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因材施教的倡导。这使长善而救失和掌握长善而救失的因材施教的能力成为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思想。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中感受到对启发诱导的追求。这一切使教学相长的思想高于对教与学的技术追求,充满着无尽的教学智慧。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代的教育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前沿,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们今天讲的教学相长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复杂互动,以及在这种复杂互动的条件下各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质量对于各个国家的政治意义、全局价值已经显而易见。努力创造优异的基础教育成为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极力探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便是重大的战略性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我国教师教育积极借鉴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以及国际相关的经验,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但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最深厚力量来自于自身,来自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来自于中国教师的智慧与创造。我们应当看到,教学相长所隐含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与学生成长相伴、教师专业要与学生相伴发展的思想,仍然具有鲜活旺盛的生命力量。

今天讲的教学相长,是对我国传统教育优秀思想的继承,是对当代西方哲学中注重交往沟通,注重主体间性,注重建构生成,注重生活世界等观点的吸收,是对当代合作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理性主义教学模式理论的吸收,是对国际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的吸收。这样的教学相长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植根于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代表着中国教师文化高度智慧,是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话语。

教学相长的当代意义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

(一)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或影响下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互为条件,共为目的的中小学教与学的实践活动

教师注重经验的教学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实践。首先,教学不是完全经验主义的,是受一定理论指导或影响的制度性安排,绝不是老师可以为所欲为的,也不是学生没有约束的自由行动。现代教育不是将教师置于圣殿之上,由教师单方面说了算;也不是简单地将哲学概念套用于教育,离开教师/学生系统片面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教学关系系统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是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作为教师的成年人和作为成长中人的学生的、有别于其他成人社会之间关系的特殊关系系统。我们今天讲的教学相长,不仅包括教学,更包括教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没有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受到影响;教师引领的方向、方式、态度、方法取决于教师发展的水平;没有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没有学生学习中的疑惑与困难,没有教师解决这些烦恼和问题、疑惑与困难,教师也不会有真正的专业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学生在教师发展中成长。中小学教育是师生生命意义互属的艺术。教学相长,正是极其精练地概括了这种艺术的真谛。

(二)教学相长的取向是实践的超越,是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是教学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日常的教与学的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动深厚的不尽源泉。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实现对每日每时的常规教学的问题解决,对教与学现状的超越,对教师和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超越。这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意义所在。近来,人们十分关注教育意义及其实现,这种思考来自对现代西方哲学转向及其所带给教育理论可能启示的重视,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绝不是要我们的老师离开儿童的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国家的教育方针,离开教学相长去追求一个与此不相干的、虚幻的意义,另做一件事。经过时代转换的教学相长蕴涵着教师劳动的深厚意义。今天,中小学老师在自己生动、具体、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探索如何各自实现教学相长的不同道路,这就是在实现教育的意义。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已经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虚幻的追求,其意义蕴涵于教学相长之中。教师的工作的意义就是教学相长,就是按照社会发展和个人健康愿望而实现的教学相长。教师的每一次备课、每一次与学生谈话、每一个课堂问题、每一个班级活动都要紧密地与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并实现着教师专业与学生成长相伴发展的理想。这是教师的专业自觉所在。

教师的发展也是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手段。同时,以教学相长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本身也即是教学相长的真实过程。水到渠成,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相长在当代具有精神、道德、知识能力三重结构和价值、认知、审美三个维度

教学相长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受法律和政策的直接约束和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里实现的。我们讲的教学相长,就必然地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法律政策、与道德的保守和对崇高的选择、与知识的传承和能力的获得、与教师和学生生命意义的实现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必须将教学相长放到当代真实的世界里去理解,教师才能得到真实的丰富的关于教育教学的解释。当然,在外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育最主要的需要便不再是外部的改造,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内部的持续发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深入内心的精神上的相伴成长。

在真实的世界里理解教学相长就会明白:教学相长是具有方向性的,师生美好的愿望、社会发展的要求、历史前进的坐标就是其遵循的方向;教学相长首先是师生精神上的发展,是对崇高的不断追求,是人有别于动物的高于生物本能的道德力量的成长。这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尤显重要。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专业伦理;学生的美好理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忽视这些,就没有真正的教学相长。当然,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学科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加;学生的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培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没有知识,便不会有相应的能力,便不能健康成长。知识社会的到来更加凸显知识的意义,离开知识,侈谈能力会误导人缘木求鱼。不能把知识与能力对立或割裂起来,采取非此即彼的单价思维方式,或断言重视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或固守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

在真实的世界里教师与学生都是具体的个体存在,教与学都是在特定的年级、班级、课程中在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的以教材或活动为中介的交互作用中进行的。那么,教学相长的目的、过程、结果也是具体的、生动地、可触摸的、可感知的。我们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也就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科的教师的教如何在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中,不断研究并理解每一个具体的背景环境各异的学生,研究和理解这些学生是如何学习具体学科的具体知识,研究和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出现在那里,如何解决。教师正是在这种具体的对学生的研究和理解中获得专业成长的。同时,教师也是在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中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的建立研究、理解学生和研究理解教材的关联,建立两者与教学相长的关联。这是十分重要的,是教师做研究的须臾不可离开的题目,是实现教学研合一的专业工作方式的主要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四)教学相长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环节

教师发展也是学校的一个目的。教师是通过教学来履行社会承诺,实现个人发展和自身价值的。高度评价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学生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但是,学生发展必须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条件。舍此,从整体来看会影响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师的理想实现,发展的希望是在学生成长中实现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能做线性说明。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理解不断变化的学生、理解和研究教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各种障碍,获得成功,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以上两个理解和研究的关联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相长启示我们,教学教育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的状况是观察教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察点。

学校教师评价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很多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一些发展性评价,只考虑教室以外的因素,如教师的学历、年龄、教龄、职称、进修学分、承担课题、撰写论文,而无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态度、行为、反思、改变;无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行为、反思、改变。脱离了对教育教学动态过程中教师/学生关系系统的内在状态与变化,脱离了对这种状态与变化的关注与分析,就不会有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师评价。说到底,教师的评价应当以教学相长作为标准和重要观察点。这样,教师的评价才能抓住根本,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改进。

而教师的自我评价则更应当与学生的学习评价联系在一起,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反思的一个基本方面。特别是教师每堂课的提问、随堂测验、布置作业等这些学习评价更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主要参照。因为这种学习评价中包含着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信息,这种信息是具体的、既有整体学习情况的反映,又有不同学生的不同的个性化的学习状况。这些信息包含着肯定的信息,也更有问题的反馈。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自我评价就是通过接受并积极处理这些信息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相长也就是教师自我评价、反思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