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多是从“经验命题-研究结论-理论框架”来寻求提高教育素质的有效策略途径的。教育心理学一方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工作从经验水平向科学水平发展。毫无疑问,实用性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特点。心理科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支柱。

第二节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是与教育关系十分密切的知识体系之一,教育也是心理学的传统服务领域,更是永恒的服务领域之一。

(一)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百年大计。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经常而广泛的活动过程,而培养人的活动过程又是一种长期的、复杂的、永无休止的追求美的活动过程。根据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的概括,教育是人类社会对其新生代从事教化培育的一种事业。现代的学校教育,一般具有制度化、系统化、多元性和强制性这样四个特征。(7)教育也是目前全世界庞大的事业,是国家社会制度中的基础性结构要素,它的任务是培养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年青一代人的知识、技能和品德。

(二)教育的功能

经验知识只能承传,而不能遗传。教育的现代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个人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上。例如,现代教育在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图1-1)。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相匹配。教育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中介作用。

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核心要素。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素质、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转变过程。没有人本身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国家与社会的现代化终究会落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二者之间也并不存在完全同步与耦合的关系。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更是一个逐渐内化的理想发展目标。因此,国内一些学者提出,我国的经济建设要上一个新台阶,关键是科技要上一个新台阶,教育要上一个新台阶,最终是人的素质要上一个新台阶。

img2

图1-1 教育与现代社会变迁的关系

表1-1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特征比较

img3

现代教育对个人的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杜威曾经说过,工业文明时代我们再也无法预言20年以后我们的年青一代人依靠什么生活。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典型企业的寿命3~5年,80%的人在一生中需要转换7~18种工作岗位。专业知识陈旧半衰期是2年。我们除了依靠终身教育学习,不断努力创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二、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

美国学者詹姆斯说过:“哲学是教育的父亲,心理学是教育的母亲。”教育研究的核心理论支柱是心理学,它是从科学范式研究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现象的一门科学。在近现代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心理学科经常扮演着一位慈祥母亲的角色——“热心、细心、耐心而全面”地关注教育活动中比较具体的中观和微观类问题。在传统的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多是从“经验命题-研究结论-理论框架”来寻求提高教育素质的有效策略途径的。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提高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心理学从理论上阐释人的心理现象,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与内在机制,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的心理实质、认知模式、个性差异等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知识与理论,这对于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思想、制定教育原则、选择教育方法、开展教育评价等工作活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英国学者恰尔德指出:“心理学应用于教育,给了我们一种鉴别儿童个体的相似与差异的方法,从而使我们有可能为他们创造出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它还为研究我们自己作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优势与弱点提供了方法,这对于任何从事教育的人都是一种有用的知识背景材料。”(8)

同时,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难度较大的学科知识。例如,认知心理学的“表征”观点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便很有指导意义。在中学的理科教学中,经常有一些中学生在学习数学和物理学时很吃力,教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常常指责学生是文科脑子,缺少理科细胞,或者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许多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是由于“认知表征”障碍造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本质是“表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经常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搞好“组织和表征”工作。在知识的表征上多下工夫,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许多科学命题实际上“换了一个说法,学生就可以明白”。

(二)教育工作实践丰富着心理学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一方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过程中,促进教育工作从经验水平向科学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是否正确,必须经得起教育实践的检验。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又在向心理学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呼唤着心理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教育以自身的复杂实践活动促进并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价值。

当然,教育心理学中直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形知识技能比较少,而间接地预测影响工作的内隐知识技能比较多。隐性的知识技能既有不确定性,又有相对的稳定性。所有人类高度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行为,均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毫无疑问,实用性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但是,教育工作中的实用性,不是仅仅针对教育工作者已经遇到的问题,还包括要预见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所谓实用性也不是告诉老师如何应用学到的知识,使得学习效果立即见效,而是引导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工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学习成果,建构动态开放的知识结构。研究和学习教育心理学需要有科学理性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浮躁,一定要按照程序来。这也是科学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心理学与当代教育改革的结合

心理科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支柱。20世纪心理科学的研究进展与成熟步伐,极大地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化。心理科学的每一次基础性前沿探索,总是会对教育改革的设计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实践运作产生极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并成为现代历次教育改革实践的观念先导和理论支撑;同时每一次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所面临着的各种社会难题和突出矛盾,又在不断地促进着心理科学的进步和完善。近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政策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

第一次是实用主义教育取代知识主义教育时期。实用主义的教育改革思想在基础理论上,渊源于当时社会上盛行的新科学思想——生物进化论及心理学的机能论。机能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最为活跃的新科学主导势力之一,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改革思想的理论武器。这一新的科学学派,推崇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原理,主张工具主义的真理价值观,重视对人的有效适应行动和思维效用问题的研究,在教育上倡导生活经验教育……真理是思想的兑现价值,即“在人的实际生活中起作用的思想”。思想、教育和学习是人用来适应生活的一种工具,所以教育应以培养人的“生活适应能力和思维智慧”为根本宗旨。由于传统教育是适应传统社会的被动教育,即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远离社会生活的形式主义教育,因此,其很难对学生的社会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用的帮助。只有建立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进步主义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活需要。同时,杜威等人还开展了著名的芝加哥实验,在29所中学开展了教育改革实验。以机能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改革思想及方法,在20世纪的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它至今仍然显著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格局,尤其在教育的实践领域扎下了牢固的根基。

第二次是能力主义代替实用主义的时期。实用主义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而实用功能主义的教育改革根本无法准确地进行社会定位。特别是受1957年10月苏联卫星事件的冲击,美国朝野上下纷纷抨击当时不重视科技人才培养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政策,认为实用主义教育是一种培养“庸人”的教育,以致造成了美国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的“紧急状态”。基于国际竞争战略的需要,美国军方和政界提出要“加强国防并鼓励和援助教育方案的扩充和改进,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布鲁纳等人提出了影响深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本位”之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出于“对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的关切”,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形成认知结构过程,而不在于认知的结果”。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早期教育、学习动机以及高难度、高速度等一系列教育原则。在这次教改运动的实践领域中,能力本位论也发挥了“支配性的影响”,为“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的教育改革战略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根据这些理论,很多国家开始对教育加大投资,并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欧美和日本等国曾经一度出现了“彻底贯彻能力主义”的社会改革运动,他们的政府和实业界也力图合力构建并实施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政策。这一次的教育改革很快就遭遇了挫折,但对战后各国社会上的教育改革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次是人格主义上升为支配性教育观念的时期。由于“十年教育”危机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曾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所谓“价值澄清”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发了人格教育思潮的兴起。在80年代以后逐渐演变为新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主流思潮。进入90年代以来,人格教育或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教育观念上已经取代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的观点。以人本主义为代表的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与人格的本质是一切社会问题与科学悬案的中心。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使受教育者的那种处于优势的东西能成为更充分、更真实的东西。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课题服务。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心灵教育”。因此,现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均必须以关于人格本质、人格发展和人格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在他们看来,所谓“人格本位”就是指立足于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和教育。人格本位理论强调个体的潜能和价值、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提倡“化智慧为德性”;重视发展个体的智慧与创造力;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开放教育、平等教育、非指导性教育、咨询学习和发现学习。而其核心则是提高人的自身价值和道德质量。它不同于认知心理学之处在于,强调了教学必须重视和认知有关的情感和思维,即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收到自我实现的教育效果。为了保证人格教育得以顺利进行,人格心理学主张实施早期教育原则、协同教育原则、自我教育原则与终身教育原则。人格教育在实践操作的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诱人的人格素质主义教育改革,若不能解决技术操作上的难题,极有可能成为新的“教育神话”。

第四次为当前的建构主义教育改革思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信息传媒、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时代条件下,教育改革产生了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新思潮。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基于知识信息爆炸时代的特点,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建构主义历经碰撞与交融,得以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受建构主义的影响,我国心理教育也正面临着或经历着一次彻底的革新。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和认知心理学提出了批评与反思,并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模式,对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有关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观点,我们将在第三章中给予比较全面的阐述。

综上可以看出,心理学对20世纪历次教育改革思想的贡献和影响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为教育改革设计思想提供了理论模式和新的科学概念知识;二是为教学改革探索了研究方法。事实上不同时期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思路,均有较为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西方很多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也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成为历次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设计者或重要参与者。他们不断运用当时最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理论范型,在课程及教材的规划、改进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设计和实际操作工作,特别是在实验方法和教育改革实验试点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