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力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构建

领导力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构建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人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德育范畴,理所应当地将教育的责任归属于思政教师的工作范围。以价值观为核心和引导,辅以知识、认知及能力教育为一体,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层次,有助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是前提。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不知晓,践行就无从谈起。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以领导力教育模式为借鉴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的特点,又能使培育有章可循、有规则可依,逐步摆脱效果不佳的状态。

(一)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念

1.以人为本,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高校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是因为有学生的存在。在当今高校,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课堂上,已经无人否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关注教育的“切己性”,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变其学习态度,真正实现大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以“国”为先,一味强调“先集体后个人”的观念,忽略个人利益的地位,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对大学生而言,不仅忽视了个人发展的诉求,在教育过程中也因为抽象的价值观得不到具象化的体现而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大学生切身利益和个体发展,将个体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具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入手:“爱国”,从热爱自己、热爱家庭做起。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以自我完善为基础,使家庭和睦和谐、从而参与国家的治理。一个热爱自己、热爱家庭的人必定是一个具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国家的人。“敬业”,从了解职业,进行职业规划做起。职业是个人在社会生存的经济来源,也是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体现。“诚信”,从个体在社会中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的角度出发。诚信对个体来说是社会交往中的立身之道,对于集体和国家来说则是和谐的立足点。“友善”,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大学生善待自己、友爱他人,从而使整个集体与社会和睦共处,道德风气加以改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国家、社会、个人三层次并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候从个人层面的教育出发,注重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才能推及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再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欣喜的是,在当前深化改革时期,对于大学生的教育要求已经较前有所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预示了“个人—社会—国家”的教育理念的改革方向,为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从而使大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全员育人,实现从“灌输教育”到“立德树人”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人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德育范畴,理所应当地将教育的责任归属于思政教师的工作范围。事实上,这样的教育理念往往也造成思政教师错误的教育理念,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作一门教学任务,只注重在课堂上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进行教育,一定程度上使自己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教与学”的活力。那么,要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呢?

对于学校来说,要充分做到全员育人,即充分调动全校的教职工人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使学校的教职工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尤其是在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过程中,教职工能够充分发挥人格影响力,以自身的品德和言行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对于社会来说,也要参与到全员育人的教育中去。由于大学生长期以来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中,对现实社会的认知较少。社会对所要做的便体现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如在社会层面,社会交往中要保障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要体现权利公正、机会公正、机会公平的价值观念;在个体层面要积极建设社会道德风尚,弘扬社会中的好人好事,配合家庭和学校,给予大学生正面的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即高校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塑造大学生优秀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员育人”是以人的德行为载体的渗透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说教式教育引起的学生抵触情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自觉行为,并使环境的隐形教育获得充分的发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真正实现从“灌输教育”到“立德树人”的转变。

(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层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多维度、多程序、长期的过程,需要关注从知识、认知、价值观、能力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以价值观为核心和引导,辅以知识、认知及能力教育为一体,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层次,有助于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知识维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是前提。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不知晓,践行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维度即大学生对于其基本内容以及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认知基础,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进马克思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在知识维度上要注意核心与外围、主导与流行两对关系范畴。

知识维度的核心与外围关系是指,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不能随意改变。而外围的知识维度则是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需要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社会公共政策知识、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法律知识、伦理知识等。这些知识是大学生在社会中处理各类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在成为当前依法治国背景下个人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础。

知识维度的主导与流行关系是指,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坚持主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还要兼得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制度,并梳理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理念没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等。当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西方错误的价值观念,必须坚决抵制。

2.认知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建立在人对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的基础上。因此,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知是对客观事物(自我、他人、社会)的理解和洞察,在个体的价值观中表现在“我是谁”、“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生活的意义”等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通过认知教育有效地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以自我认知为例,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身身心的认知。它主要包含三个层次:首先,作为生活在社会体系中的个体,必须明确“我是谁”,如果对“我是谁”没有明晰的认识,对自我的定位产生偏差,那么,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就会和他人产生问题。其次,“我从哪里来”,考量的是自己的能力结构,当认知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有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作出规划和调整。最后,“我到哪里去”,即自己将要发展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个体的价值应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自我认知较高的层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层面的终极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注意自我认知和教育引导的关系,也就是教育过程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育引导并非强制灌输,正确的教育引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尤其面向大学生群体,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对其认知能力的认可。根据中国国情来讲,教育引导是面向社会层面的,而自我认知则是个体层面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面向社会大众主要依靠教育、引导和宣传,而面对个体对象时要将教育引导和自我认知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3.能力维度

外在行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直观的方式。换言之,外在行为中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能力教育是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为例,大学生领导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与其相对应的核心价值观为:(1)沟通能力中的价值观——平等、文明、和谐等;(2)合作能力中的价值观——民主、诚信、友善等;(3)决策能力中的价值观——公正、法治等;(4)创新能力中的价值观——自由、敬业等;(5)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价值观——平等、诚信、友善等。能力维度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是将内在的认知和价值观“外施于行”。因此,从领导力教育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必须注重能力教育,通过能力的提升来培育价值观。

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及个人能力维度中,集体主义精神及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个体对团队、社会的忠诚和热爱,是谓“爱国”的价值观;创业创新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个体事业充满热情,是谓“敬业”的价值观;与他人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是谓“诚信”的价值观;友爱他人、善待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倾听能力,是谓“友善”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个人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各种道德价值观。

(三)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载体。通过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可以生成一个结构多元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从领导力教育的视角来看,除了“两课”和各院系的教育课程负责知识和价值观理论教育,高校还能在管理服务和学生实践范畴拓宽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通过人格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主要体现在人格影响、学生团队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载体上。

1.以人为载体,发挥高校教辅人员非权力影响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在纯粹的观念逻辑上兜圈子,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人是活的载体,尤其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群体,是大学生可敬可亲可学的模范和修身立德的榜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从“大德育”的角度来说,要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独有活动的意识,树立“全校教职工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培育者”的观念。要发现高校及社会各领域的好的形象和载体,无论是“两课”教师,还是一般的专业教师,或是学校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都要树立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日常工作中的观念,发挥人格的引领示范作用,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于言传身教中。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管理与服务,利用各种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和场合,使各部门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于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言与行。如在体育活动当中,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贯彻“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渗透“平等”、“公正”、“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奖助勤贷工作当中,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彰显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渗透爱岗敬业的劳动观,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传播诚信观念以及正确的金钱观念。

而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更加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身人格上的体现,发挥价值观引领的作用。首先,辅导员要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作为人格标杆来引领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只有当学生意识到“标杆在哪里”、“我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离理想人格还有多远”时,他们才有信心和动力逐步改善自己;其次,辅导员要帮助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充满正能量,由于每个人的外部环境是其他人,他们就可能由内及外地影响他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教辅人员的权力影响是一定的,而非权力影响力则可以通过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增强,并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因而人格示范教育有着理论教育无可比拟的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场所,不仅承担了培养人才的功能,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依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辅导人员,发挥其管理、服务的功能,进行价值观的传递。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和培育的过程中,要确立系统的观念,结合高校各个部门的特点,做到教育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

2.以学生团队为载体,寓核心价值观于活动中

不同于传统的以班级、党团为代表的固定学生组织,以共同愿景和目标而结合的学生自治组织以其团队结构的扁平化、成员关系的平等化、组织管理的柔性化和较高的组织内部和谐度获得了大学生的欢迎。

一方面,学生团队组织具有较好的组织认同,这是因为学生团队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自由加入和退出的自治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较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是成员在态度和行为上对组织表现出的一致性倾向,它能够有效地预测组织成员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是组织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同时,通过成员相互间的暗示、模仿、感染,形成更为真实和一致的情感、观念和行为,组织内部成员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趋于一致,这就给了核心价值观培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学生团队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借助学生团队组织所创设的特有的组织环境氛围,能够充分体现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学生在团队中能够充分享受到“自由”和“平等”,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以及要求受到平等待遇的权利。其次,学生在做团队决策的时候,决策必须代表集体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决策是以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体现了“公正”和“法治”的原则。第三,在团队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包容、善于倾听、诚恳互助等,这是团队的凝聚力与和谐度的体现,也是“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所在。以学生团队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它利用学生团队非功利性的特点,让大学生在参与团队活动、参与团队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内化、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3.以社会参与为载体,使高校与社会互联互通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价值观的培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凭此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使他们增长人生阅历,更能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社会服务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培育目标。

领导力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载体,即“社区参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著名观点,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事实上,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其本质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以社会参与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立高校与社会(社区)的联动机制是第一步。高校与社区建立联动机制有利于大学生:第一,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大学生通过到社区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对应学校课程当中学到的知识,明确哪些知识是理论性的,哪些知识是可以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的,使知识具有层次性、灵活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懂理论。第二,明确自身的社会化定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大学生”这个培育主体最终会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个体。明确“社会化”定位能够使大学生更加接近现实社会,知晓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发展能力、筹备未来。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消除对现实社会诸多问题和矛盾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不少矛盾。大学生走出高校进入社会,不再局限于校园信息渠道,通过社会实践,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国情,在社会服务中通过“做”、“观”、“辨”,服务社会、观察社会、辨别美丑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开展高校与社区联动机制,一方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社区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利用接收大学生进入社区实践和工作的契机,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工作的负担,这种互惠互利的方式成为高校与社区之间建立桥梁的有力支撑。

大学生社会实践本就是大学生参与热情度较高的教学环节,并且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也有具体的体现。大学生通过社会参与,在自身“起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在“作贡献”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在“明事理”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2]American Exceptionalism(译“美国例外主义”,又译“美国卓异主义”),是指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独一无二,以自由、个人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等思想为建国基础的国家,人民特别富裕幸福,国家特别稳定强盛,并在世界上领导与保卫自由潮流,因此独特优越,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之处。此为阿历克西·托克维尔于1831年杜撰。

[3]此章节涉及的访谈内容均为笔者随同上海中医药大学陶思亮博士于2013年至2014年进行采访及整理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