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培育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响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举措。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不仅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更能够体现出我国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素养和价值取向。

(一)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培育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响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举措。我们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价值取向更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前途,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实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多种社会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冲击着社会领域的价值观念。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高校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性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真真切切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认知上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行为上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

习近平同志也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不仅能够体现出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更能够体现出我国新一代青年的思想素养和价值取向。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先进群体的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大学生担负着社会转型的重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就更加需要有坚定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尽管我国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但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西方腐朽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迷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同时也应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内核,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1]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产生影响的因素愈加复杂,不仅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也有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了解分析,可以进一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的大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整体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西方多元文化的涌入,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一方面,为当代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接触世界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中也伴随着消极腐朽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侵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部分心理不成熟、道德观念较弱的大学生,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冲击和误导。另外,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如老人倒了该不该伸手帮助的问题,对街上乞讨的人应不应该给予同情和帮助等。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出现,不仅引起了社会人的广泛讨论,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认知与形成带来一定的影响。还有很多其他不良的社会现象,如网络犯罪、传销和诈骗等不法活动,也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造成影响。

2.校园环境因素

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培育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高校的校园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多要素的运转系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然会受到来自校园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受校园文化熏陶的一个过程。高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凝结成的校园文化,校园内外的环境,教师的言行举止还有同学的道德品行,都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高校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也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是每一个社会人身心成长、性格塑造的重要场所。在所有的环境中,大学生接触最多、时间最久的便是家庭环境,这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每个家庭成员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比如在有些富裕家庭中,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铺张浪费、挥金如土、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有一些从小被家人溺爱的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的利益,缺乏分享和奉献精神,很难适应集体的生活。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受到支离破碎的家庭的影响,缺乏家庭温暖,其思想观念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4.大学生自身因素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经历着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人生阶段,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会受到自身修养和个性的影响。大学生个体的性格和气质是其个性中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是相对较为持久的。此外,大学生的能力、意志、情绪等个性心理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培育产生影响。大学生的个人塑造和心理活动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体现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2]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途径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确定认知培育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社会全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24字方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曾强调:“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和引领方针,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和培育的重要内容中,以此来指引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前行的正确道路,达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来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首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同国家层面的基本价值追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保持高度的一致。这就要求高校要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出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立志成为新一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保持一致。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此作为价值取向和整体目标,注重大学生自由、平等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构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风气良好、和谐稳定的社会理想目标。最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与公民素质层面的价值取向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结合,并以此作为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人生价值追求。[3]

2.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培育途径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培育,必须注重培育途径和手段的创新。首先,要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广泛宣传的优势,在高校校园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将道德模范和榜样先锋的事迹做成纪录片进行播放,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认知。其次,高校要重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将内在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大学生检验其价值观正确合理与否提供了机会。高校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较广的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及参观访问等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发展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将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3.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构建综合模式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单一的培育模式显得十分无力,已不能够满足当前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时期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培育模式,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因素即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综合起来,构建四位一体的培育模式,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更加全面化、具体化、科学化和标准化。首先,应将社会教育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为其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提供广阔的平台,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部过程,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再次,高校要注重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家庭价值观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积极反思其自身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以心感化、言传身教。最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不容忽视。其自身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展现当今青年大学生的风采。[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