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智趣的方法与途径

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智趣的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智趣除了遵守相关的原则外,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智趣,必须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少年儿童只有有效地运用认知策略,才可能更有效地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智能,最终形成对体育锻炼的智趣。只有将各类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体育项目与少年儿童的具体身心特点相结合,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行为的巩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智趣的目的。

体育锻炼培养少年儿童智趣除了遵守相关的原则外,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具体特点和心理学有关学习的相关理论,我们根据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这一反射过程,把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智趣的方法划分为以下方面:

(一)认知策略法

认知策略是“个人在解决思维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方法”,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它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智趣,必须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少年儿童只有有效地运用认知策略,才可能更有效地将习得的知识转化为智能,最终形成对体育锻炼的智趣。所以,认知策略法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智趣的最基础的方法。

具体的认知策略如下:

(1)引导学生提升体育锻炼的认知观念,发展利己认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体育锻炼意义及体育锻炼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明确的各种能力要以体育为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的一切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无从做起。

(2)发展元认知策略,全面认知体育。从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来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过去那种体育只是运动的观念,明确体育也是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和顽强的生命力,其魅力还有待于学生们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与研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育锻炼。

(3)发展归因策略,正确看待成败。由于体育锻炼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往往能体验到比其他课程更多的必须展示的失败和挫折,如果能够科学有效地加以处理这些体验,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应激能力,形成正确的归因策略,正确看待成败,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情绪调节法

情绪是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而产生的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心理活动的中间环节,是认知的体现,制约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长期稳定的情绪与人的性格紧密相关,所以情绪调节往往是心理调节的核心。作为智趣的一个重要内容,情绪调节是直接影响少年儿童智趣的一个心理调节因素。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运用情绪调节方法必须结合少年儿童的具体特点和锻炼的实际情况,结合认知的具体结果,针对情绪调节方法采取相应的抑制、宣泄和升华的调节原则,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具体行为特点,进行必要的情绪调节辅导。

(三)行为引导法

培养学生的智趣最关键的是将学生的智趣培养与他们的日常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所以,行为引导是智趣培养最见成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智趣的行为方法,必须将体育锻炼内容和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结合起来。只有将各类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体育项目与少年儿童的具体身心特点相结合,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如紧张型的人应多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胆怯型的人应多参加游泳、滑冰拳击、单双杠、跳马等项目,孤僻型的人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团队运动项目,多疑型的人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跳高、跳远、击剑等项目,虚荣型的人可选择跳水、马拉松跑等一些难度较大或动作较复杂的运动项目,急躁型的人可选择下象棋、打太极拳、练习健身气功、长距离散步、游泳等项目。如果把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训练的手段,要达到心理转化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三个月为一周期,约进行两个周期。通过行为的巩固,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智趣的目的。

(四)潜能挖掘法

少年儿童的良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锻炼对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只有学生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教育才会体现出巨大的作用。潜能挖掘法也自然而然成为最具目标方向的智趣培养方法。潜能挖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运用意志训练的方法。一般来说,意志训练要达到真正的开发潜能、完善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必须坚持意志训练的原则,明确意志训练的具体内容。

1.意志训练的原则

(1)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命运,小事决定成败。任何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集合而成的,只有将周围的小事做好了,人生的大事才会圆满完成。能认真对待任何一件小事,就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所以,从小事做起是意志训练的首要原则。

(2)意志训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活动结果直接影响着活动主体的心理状态,所以,意志训练的结果直接影响着意志品质的形成。一次意志训练的失败,对主体的意志品质的影响绝对不是这一次训练失败的结果,而是对整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和长期的个性影响。行为结果是心理活动结果的直接调节器,成功的结果强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而失败的结果则直接弱化或减弱主体的心理状态。故此,意志训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3)意志训练不能进行得过于频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于频繁的意志训练既起不到训练意志的目的,还会对主体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意志训练的频率不宜过高。一个人挑战极限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15天。

明确了心理训练的原则,为保证意志训练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在意志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意志训练的基本要求。

2.意志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训练的目的任务,这是意志训练的方向和前提。意志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正如意志活动过程本身的特点一样,只有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才能被称为意志行动。

(2)树立战胜困难的强烈愿望,这是意志训练的心理基础。战胜困难的强烈愿望是主体坚持活动的持久支撑力,在挑战自我的意志行动中,这种强烈的愿望是主体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困难和谋求发展的心理基础。

(3)采取必要的惩罚性措施。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惰性,在遇到挑战和困难时难免会退缩。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利用“趋利避害”这种动机。在趋利动机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避害的动机来保证少年儿童任务的完成,即采取一些必要的惩罚性措施。

(4)分解任务并采取逐步加大困难的方法。在培养少年儿童的智趣过程中,必须遵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即将学生智趣培养目标分解为几个具体的阶段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检验目标,及时反馈,不断调节,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智趣的培养。

(5)运用对抗性的比赛方法,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争强好胜是少年儿童一种典型的心理表现,所以,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意志训练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这样更利于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进行意志训练和智趣培养。此外,运用这种比赛方法,必然会产生失败的结果,从而可以让学生尝试承受必要的挫折,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从而培养坚强意志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6)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意志训练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需要满足法

需要是由于主体缺乏某种事物而力求占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有关理论,人的需要是会从低到高依次发展的。将需要作为引导学生智趣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要遵循学生基本需要发展的规律。在具体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和引导学生满足需要的方法。即在评价别人的需要时,应考虑到马斯洛所阐述的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基本规律。

(六)动机激发法

动机是一个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的内部动因,它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培养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智趣,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来实现。动机激发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锻炼之前尽量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锻炼内容在体育锻炼程中的具体位置及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意义,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练习积极性,从而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锻炼。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和锻炼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锻炼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充分调动其心理能量,达到最佳的智力活动状态。

3.采用有趣多变的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

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锻炼内容和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锻炼方法,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进行新的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智趣。

4.游戏和模拟

将开放性强的体育锻炼课程与学生的游戏紧密相连,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多变的体育锻炼项目。模拟能与现实更加接近,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反馈是显著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在反馈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反馈, 内容要强调建设性。

6.正确地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运用这一方法,首先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是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最后是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在表扬和批评时,应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当众表扬、私下批评。

7.适当的开展竞赛

一般认为,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以及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加。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锻炼的效率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然而,竞赛也有一些消极作用,过多的竞赛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损害学生健康。尤其对成绩差的学生来讲,更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带来不友善、人际关系紧张等消极影响。为使竞赛对绝大多数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应注意按能力分组竞赛、按项目分组竞赛和鼓励学生自己与自己竞赛。只有注意到了这些,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其才华,发展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智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