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趣的含义

智趣的含义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趣,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智能和情趣。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无论何种智慧,都是主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所以人的智慧通常表现人的具体行为过程。有关需要的研究,最完善、最系统的理论当属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趣,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智能和情趣。如果按照这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智能可以分为智慧和能力两个方面,情趣可以分为情绪和兴趣。

(一)智能

从感觉到记忆再到思维的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智慧和能力合称智能,它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表现。

1.智慧

智慧,也称人的智力,亦即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慧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众多因素。人的智的力发展是在充分感知事物的属性并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依据智慧的内容以及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智慧分为三类:创新智慧、发现智慧和规整智慧。

创新智慧是主体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的能力。如策划、广告、设计、软件、动漫、影视、艺术等都属于创新智慧的范畴。发现智慧指主体发现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知的东西的能力。如天文学、考古学、地理学和新闻学等都属于发现智慧的范畴。规整智慧指主体运用现有的规则(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政策方针等)来调整、矫正和改变已经存在的东西的能力。如司法、会计、教育、培训、出版等都属于规整智慧的范畴。

从突出智力的方面看,智慧可以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指基本心理过程的能力,它随年龄的衰老而减退。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人类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晶体智力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只是某种技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变得无用了。无论何种智慧,都是主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所以人的智慧通常表现人的具体行为过程。

2.能力

能力是主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是直接影响主体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与人完成一定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所以,离开了具体的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又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按照能力的应用范围,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所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最一般的部分。特殊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特殊职业或专业需要的能力,如运动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发展的前提,特殊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人们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又需要特殊能力。

按照能力的具体表现,能力可以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创造能力则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按照能力的功能,能力可以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能力在不同个体上的表现不同,即存在着能力的个体差异。但“能力补偿说”认为,一个人一种能力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其他相关能力的高度发展。所以,我们在认同能力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还应该悦纳自我,并尽可能找到自己最擅长发展的能力。从人的发展过程看,一些能力也存在着它的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教育要适应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

(二)情趣

情趣是主体在活动过程中针对客观环境和相关刺激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倾向等。情趣可以分为情绪和兴趣,情绪和兴趣相互作用,共同对主体的活动产生影响。

1.情绪

情绪是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生理性需要为中介,而产生的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体验。谈到情绪,人们往往会联系到情感,事实上,情感和情绪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它们在需要特点、表现形式和拥有主体方面都表现出具体的不同。在具体联系方面,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又是情绪的核心内容,二者不可分割,统一于人的态度和体验之中。

从情绪的发生基础看,情绪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是由于主体缺乏某种事物而力求占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有关需要的研究,最完善、最系统的理论当属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长期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的低级需要,与人交往的需要是中级需要也称为过渡性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在追求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人首先追求的是低级需要,当低级需要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从情绪的表现形式看,根据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情绪可以分为激情、心境、应激和挫折。激情是一种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和的、持久的心理状态。应激是主体在从事某种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突然出现的不利影响而导致的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挫折则是由于应激不良而导致的一种情绪状态。它们与情感不同,是人们以一定的美、道德和理智的标准去衡量社会事物时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由于这些美、道德和理智的标准具有时代性、阶级性、社会性的特点,所以,情感是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而情绪则不具有这些特点。

2.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人们往往将兴趣划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

从兴趣的具体作用来看,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二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因为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三是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它会促使人深入研究和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它能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兴趣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又反过来成为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