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陋室铭》学习体验案例

《陋室铭》学习体验案例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陋室铭》是一篇古文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短文《陋室铭》,看看作者刘禹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个问题的?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课堂上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形式多样,学生在这些具体的学习体验中能细细品味文本,多角度地深入探究课文的意蕴,效果较好。

刘浪子

一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有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韵文之美,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作者,深入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实词的用法;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独立疏理文意;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古文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刘禹锡的“穷则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高尚精神,更让孩子们了解这是一篇特殊战斗的檄文。他用“德馨”鼓舞了自己不竭的斗志,用“苔痕”“草色”“素琴”“鸿儒”充实装点自己的生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安慰自己屡受排挤的压抑。诸葛、子云是他心中的楷模,圣人孔子的德行、功业更是他追求的目标。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斯是陋室,惟吾独馨”这句话会给你带来些什么思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短文《陋室铭》,看看作者刘禹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个问题的?通过作者刘禹锡,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请学生默读题注,了解文章的出处、作者、文体、题意等。

片段二简介作者及文本等

老师介绍:

A.本文选自《全唐文》。

B.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司政和藩镇割据。失败后受降职处分,做闲散官员。他著有《刘宾客集》或称《刘梦得文集》。

C.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片段三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硬纸小黑板)

1.注音或填字:陋( ) 牍( ) 儒( )

tái( )痕 德xīn( ) 西shǔ( )

2.解释加下划线的词:

有仙则名:________ 斯是陋室:________

有鸿儒: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片段四 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听配乐朗诵,体会“之”字舒缓语气的作用。(铭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要求学生画出文中押韵的字,即韵脚。)

2.再播放一遍录音,大家可以轻声跟读,理解大意,读出音韵美。

陋室简陋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隐者?(讨论后形成两个话题)

(教学反思: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刘禹锡的内心世界,我采用了下面两种可供借鉴的精当的解读方式。1.知人论世。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披文入情。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对《陋室铭》的结尾和开头的深入理解,学生发言非常精彩,对人物理解立体深入。)

(学生A感受:老师要求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又思读又品读,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

片段五 研读赏析,揣摩语言,把握意境

明确课堂探究的两个话题:

1.陋室不陋,惟吾德馨。

2.隐者不隐,奋斗不息。

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本着“自主、自愿、自由”的三自原则,寻找四人学习伙伴,立足于文本,细细品味,深入探究,确定首席发言人,组与组之间交流。

片段六 组外成员可以声援共鸣,求证反驳

(1)赏读“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小组,通过陋室:

A.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上”“入”二字比拟生动,且以动写静。)

B.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居室主人生活情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陋室主人脱俗的情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三方面的分析,得出“君子居之,何情陋之有?”的结论。

(教学反思:这里的“赏读”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泳”,即潜心体会,精思默想、深入体悟。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学生B感受:我能及时答上来,幸好我在家多查查资料,做好预习的!)

(2)赏读“隐者不隐,奋斗不息”的小组,讨论形成几组看似矛盾性的问题

A.既然“苔痕上阶绿”了,怎么会“谈笑有鸿儒”呢?

明确:“苔痕”说明作者居处的幽静,生活的清苦,“鸿儒”的到来只能充实他的精神,不能改变他的处境。

B.既然“无丝竹之乱耳”,前文又说“调素琴”?难道素琴声就不是丝竹之声吗?

明确:“调素琴”指的是自娱其乐,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丝竹之乱耳”指的是嘈杂的,充满尘嚣的生活。

C.以“仙”“龙”引出“惟吾德馨”,总觉得有些矛盾,仙和龙都是地位崇高受人膜拜者,可后文刘禹锡追求的都是“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这和仙、龙的内涵相悖。

作者刘禹锡被一贬再贬为和州通判,半年之内被逼三次搬家。官场的险恶,人情的冷暖并没有浇灭刘禹锡心中的战斗之火,他用“德馨”鼓舞自己的斗志,用“苔痕”“草色”“素琴”“鸿儒”装点自己暂时清苦寂寞的生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安慰自己屡受排挤的压抑。诸葛、子云是他心中的楷模,圣人孔子的德行功业更是他追求的目标。他相信自己有“仙”飘逸能化解心中的不平,更祈愿有“龙”相助,使“德馨”之人一展宏图。

(教学反思:课堂对话精彩一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有理有据,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平等交流;二是师生与文本的咬文嚼字式对话,立足文本,扣紧“如德馨”“鸿儒”等字词,反复比较,深入探究。)

(学生C感受:我感觉上课不怎么举手的我,也大胆地举手发言。而且这节课也懂了许多,增加了知识面,这节课很有趣。)

(学生D感受:这位老师上课很风趣,还有他非常尊重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我很喜欢他的教学方式。)

片段七 小结,延伸拓展

借助描写陋室,来抒发感情,使要抒发的含蓄的感情变得具体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

1.以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像刘禹锡这类作者的生活态度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像刘禹锡一样的诗人啊!白居易、苏轼、陆游、周敦颐、范仲淹……他们其实已经构成了一个很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真正构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请你用一句话点评你所感受到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

孩子的发言:——世人皆醉,唯我独醒。醒着的你们绝不能选择举身汩罗江。

——你们不为五斗米折腰,更不为五斗米折志。

——你们用傲气和骨气写诗,写成了中国站得最直的文学史。

2.通过采访,了解身处逆境,不沉沦不逃避、奋斗不息的人物事迹,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大家听

三 学习体验

这节课着重考虑课堂氛围的营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教材为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开发教材,联系人生体验,深入领悟,培养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三点:

(一)是创设课堂情境

根据韵文的特点,唯有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激活学生的美官,于是在教学中诵读、美读、品读。

(学生A感受:老师要求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又思读又品读,加强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二)是培养思辨的才干

利用四人小组的方式,目的是弥补课堂提问中发言面不宽的局限,让每个成员必须提出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如“苔痕上阶绿”怎么会有“谈笑有鸿儒”呢?这样加强了合作意识,促进了关系融洽,培养了思辨、创新能力。

(学生B感受:我能及时答上来,幸好我在家多查了查资料,做好预习的!)

(学生D感受:这位老师上课很风趣,还有他非常尊重我们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我很喜欢他的教学方式。)

(三)是走近作家,走进生活

在本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别开生面地让学生找“刘禹锡”类的作家,如:白居易、苏轼、范仲淹等,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的脊梁,是身处逆境,不沉沦、不逃避的现实英雄,学习古人,结合自己,应在生活中自尊、自立、自爱和自强。

(学生C感受:我感觉上课不怎么举手的我,也大胆地举手发言。而且这节课也懂了许多,增加了知识面,这节课很有趣。)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回龙镇中学 564613

【点评】

这节课教师着重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激活学生的感官。在“品读”环节教师教给了学生“知人论世”“披文入情”“锤炼思辨才干”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进他的生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整合阅读感受,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及心得体会。课堂上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形式多样,学生在这些具体的学习体验中能细细品味文本,多角度地深入探究课文的意蕴,效果较好。

总之,教师遵循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的这一理念,课堂上学生学习主动,平等交流,旁征博引,各抒已见,也是该课加强学生学习体验的一个亮点。

点评人:蒋宗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