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带白蘑菇回家》学习体验案例

《带白蘑菇回家》学习体验案例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带白蘑菇回家》的学习,重点是品味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感情;难点是学生在理解文章过程中得到加深理解的方法,以及激发阅读的强烈冲动和浓厚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毕淑敏 带白蘑菇回家 散文《提醒幸福》《孝心无价》……因此,《带白蘑菇回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都侧重引导而非告诉。

石祥会

一 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内容;

2.掌握阅读的方法;

3.学会品味文章中作者表达的主旨,并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二)设计思路

《带白蘑菇回家》的学习,重点是品味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感情;难点是学生在理解文章过程中得到加深理解的方法,以及激发阅读的强烈冲动和浓厚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为学生终生阅读奠基。

1.带问诵读,感知文意

问题一: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问题二: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用链式图具体体现,并谈谈理由。

2.默读评注,揣摩情感

教师讲述“评注法”阅读并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在静读中“做评注”。

3.合作拟题,学会拟题

学生小组讨论,分工分享。

4.介绍作者,拓展阅读

是谁带给了我们这篇美文?说说你对她的了解。

二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带问诵读,感知文意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众生:(默读者有,小声朗读者有,嘤嘤有韵者有)

生A:感谢。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生B:感激。

生C:感恩。出差都想着为养育了“我”的母亲带回她喜欢吃的蘑菇。

生D:赞美。赞美乐于助人的人。

(教学反思:由于上课伊始方才发下文本,学生素读,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更容易进入文本。就公开课而言(这节课是2013年参与奥鹏校本研修培训,在2013年11月28日上的一堂研讨课),这个环节不好看,但学生因为沿袭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很快就有了阅读初体验。)

师:带着我们初读的情感理解,迅速浏览全文,试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链式图具体体现。(师:简介什么是链式图)

生A:一群热心人帮助“我”把白蘑菇带回家。

(小姐提醒→大汉支招→车友腾桌)

师:你关注到热心人,体验到帮助。还把同坐火车的人们称为“车友”,概括恰切。

生B:“我”带白蘑菇回北京,火车上青海大汉帮助“我”照料白蘑菇。

(“我”在青海出差→青海大汉帮助→带白蘑菇回北京)

师:看来青海大汉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生C:“我”从青海带白蘑菇回北京。

(青海→北京)

师:你注意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生D:“我”在青海出差,带妈妈喜欢吃的“白蘑菇”回北京,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青海出差→带白蘑菇→好心人帮助→妈妈喝鸡汤)

师:妈妈喝鸡汤。味道怎么样啊?用文中句子回答。

众生:“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师:是的,真好!好的不仅是白蘑菇鸡汤,好的还有——

生A:孝顺的孩子。

生B:乐于助人的青海大汉。

生C:宾馆小姐。

生D:火车上的车友。

师:借着同学D“妈妈喝鸡汤”,我们一起从这个角度来用链式图梳理看看:妈妈为什么能喝到?“我”为什么出差要带白蘑菇?

生E:(妈妈爱吃蘑菇→“我”带白蘑菇回家→妈妈喝到味道好的鸡汤)(师板书)

师:作者泼墨最多的是——

众生:“我”带白蘑菇回家(北京)。

师:怎样详写这件事情的?

生F:情节波澜起伏。大家的帮助最能体现。正如我的情节链式图:宾馆小姐帮“我”安放白蘑菇→青海大汉帮“我”储存白蘑菇→车友为“我”腾桌吹白蘑菇。

众生:鼓掌(不由自主地)

师:是啊!像这篇一样叙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我们都可以用链式图梳理故事情节。还可以用“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的思路来概括。

(板书:宾馆小姐帮“我”安放白蘑菇→青海大汉帮“我”储存白蘑菇→车友为“我”腾桌吹白蘑菇)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有人认为没必要这么啰唆,这样花的时间太多。但我认为,教学要在考虑生情、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衍生教情。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对于语文素养较好的中上等学生而言,概括故事情节不难,难的是“准确”、是“恰切”。通过介绍方法引领这部分学生,使之得以更好地把握。同时,也教给语文概括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以方法。在这个环节,各层次学生均在原有的阅读基础上获得了提高的机会。)

片段二 默读评注,揣摩情感

师:同学们,文章情节的起伏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深切情感。让我们静读文章,在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做评注,稍后分享。(师:简介如何做评注)

众生:(静读,做评注)

师:(走动了解)

众生:(分享)

生A:第4自然段中,宾馆小姐前后态度的对比,让我感受到“孝敬”的力量,“孝敬”可以感染人。

生B:“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一个“最”字,突出了保存白蘑菇的难度之大,为后文大家的帮忙埋下伏笔。

生C:第6自然段的“小心翼翼”,表现了“我”对白蘑菇的珍视,深化了作者对母亲的爱。

生D:“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辞,极平淡极平常的言语,让读者感受到母亲母爱的力量。

生E:“妈妈爱吃蘑菇。”“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妈妈”贯穿于全文,就像“白蘑菇”一样,都是全文的线索。大家各尽其能,只为让“我”的妈妈吃上新鲜的蘑菇。尤其是青海大汉,在我就要出站台的时候,“……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那种助人为乐,帮人帮到底的精神让作者感激,也让读者感动。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温暖着我们的心。

……

师:是啊!一个人的孝心是一份孝顺,一群人的孝意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一个社会都讲究孝敬是民族美德。作者感动了我们,文本中的人感动了我们。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心思去体会,用行动来诠释,这生根于我们心底的美好。

(板书:孝 助人为乐 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学反思:“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至真至善的感觉,谁丧失了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爱因斯坦曾如是说。《带白蘑菇回家》一文,语言质朴,构思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浓浓深情,在看似平静的阅读中,我们的心始终会随着那份至真的母爱而掀起波澜,想想文中的一个个人物的一举一动,无一不被作者的至孝所感动,我们的心会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会突然感悟人间的美好。引导孩子们在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做评注,再分享。孩子们用心品味着文中的字字句句,在静静的思索和热烈的分享中,情感逐渐得到升华。读课文品语言是基础,抒感悟说自我是主旨——一个个孩子,在轻松而又不乏凝重的氛围中深入文本、对话作者、生生润泽,共同成长。)

片段三 合作拟题,学会拟题

《带白蘑菇回家》一文,执教者故意没给该文印作者印题目,就是要让学生学了以后,给本文拟个恰当的题目。

师:小组讨论,为本文拟题,并且选出本小组的最佳题目,推荐代表发言。

(各小组讨论,教师走动了解或指导)

甲组:《白蘑菇》

师:以线索为题。可以!

乙组:《带白蘑菇回家》

师:以中心事件拟题。很好!

……

(教学反思:由于时间比较紧,临近下课,我没有给予孩子们说理由的时间。这不,孩子们下了课还有人找我说理由,争辩谁的更贴切呢!)

片段四 介绍作者,拓展阅读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写下的这篇美文?说说你对她的了解。

众生:不知道(异口同声)

师:是当代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散文《带白蘑菇回家》。看看,刚才我们有同学与作家同心,拟题一样。看来,咱们班已有同学有作家风范呢!同学们,多阅读毕淑敏,你一定会越来越喜欢她,多阅读她的作品,你一定会越来越欣赏她。让我们从课里走向课外,走近她的《提醒幸福》,走进她的《孝心无价》,还有她的《送你一颗光芒海》《风不能把阳光打败》……今天的课上到这儿,走近毕阿姨,却是刚刚开始。

板书:

毕淑敏 带白蘑菇回家 散文《提醒幸福》《孝心无价》…… 散文集 《送你一颗光芒海》《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下课,谢谢同学们,陪伴我度过一个愉悦的早晨。

附板书:

三 学习体验

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老师认为:“无论是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语文教师必须把握以下两个要点: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感受,应该有明显的变化。”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因此,《带白蘑菇回家》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都侧重引导而非告诉。教学片段一中,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进入教学片段二:默读评注,揣摩情感,我要求学生静读文章,在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做评注,稍后分享。引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片段三:合作拟题,学会拟题。小组生生互动,题因文生,更是贴着文本行走。后面的片段四:介绍作者,拓展阅读,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助推学生终生阅读。

在阅读教学行进过程中,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感受,有着明显的变化。如对文章情节的梳理,生F的“情节波澜起伏。大家的帮助最能体现。正如我的情节链式图:“宾馆小姐帮‘我’安放白蘑菇→青海大汉帮‘我’储存白蘑菇→车友为‘我’腾桌吹白蘑菇”的精彩概括,是因为前面同学的发言为他做了铺垫,他是在前面同学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提炼。如对文本情感的理解,由发现作者的“感激之情”到读出作者的“孝敬之心”,再到体悟大家的“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学生阅读体验在加深,阅读理解在丰厚。

正如“凡是作者要表达的,在文本中已经表达了。阅读教学一般不需要语文教师在文本之外再做延展”,“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性作品,其情感与作品的语言文字相粘连,体会情感就是理解、感受作品的语言文字,不需要语文教师额外加力,比如激情、夸张的‘讲课’,多媒体的渲染等”。而我,在学生分享“最感动”之时,我只是或点头或微笑或反问……仅在后头作了一个小结式的评点:一个人的孝心是一份孝顺,一群人的孝意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一个社会都讲究孝敬是民族美德。作者感动了我们,文本中的人感动了我们。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心思去体会,用行动来诠释,这生根于我们心底的美好。孩子们要表达的,在课堂上正在表达。课堂时间本就短暂,我理解孩子们的渴望,在没有偏离文本理解之时,尽可能的放手让孩子们在分享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自我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9)

[2]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定性[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9)

作者单位:贵州省习水县第七中学 564600

【点评】

该课的教学设计很有特点。首先由学生静读文章,在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做评注,稍后分享;其次,让他们在轻松而又不乏凝重的氛围中去深入文本、对话作者、生生润泽;再次,教会他们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教师亲自示范。

总之,这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的圈点批注、师生间的讨论交流、给本文拟个恰当的题目、结合教师的板书作思考、拓展阅读视野等学习体验,尽可能地放手让孩子们在分享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自我选择。真正做到了“是学生在阅读”,学生的确是成为了阅读的主体,获得了较充实的学习体验。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逐步加深,阅读理解在渐渐丰厚,这的确是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真正做到了“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感受,应该有明显的变化”。

点评人:蒋宗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