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回归于人的语文教学

追求回归于人的语文教学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语文学习中的人性化,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到学生本身所固有的感情倾向和理性判断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人性化”走进我们新的语文教学中来。

胡胜辉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势在必行,然而朝哪个方向改,怎么改?都成了困扰我们的问题。仔细审视语文学科的特点之后也不难发现,语文学科就是一关注于“人”的学科,那么在教学中以“人”为追求,注重人格培育、注重人性化、强调人文培养就成了必经的步骤,这也与我们一直贯彻的“成才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吻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性化教学 人文熏陶 成才教育

如火如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引发着一场教育的全面革新,它要求我们急切地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身兼工具性与人文性重任的语文教学被推上了最前沿,从1997年全国对语文教学的大讨论以来,语文教师传统的“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质疑,改革也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然而,在轰轰烈烈的热闹背后,我们却极不情愿地发现我们处于了一种新的尴尬之中:课堂气氛活跃了,但一阵“无轨电车式”的哄笑之后,却无任何可以回味的价值;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课堂了,却仅仅成为“现代粉笔”而已;阅读材料多了,面也广了,却不能真正起到传承文化、熏陶性情的作用……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表明,语文教学仍然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而已。更严重的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发自心底地想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的同时,却又苦于找不到新教学模式,困惑也就自然而然了。

人们早就研究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据此,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智慧(包括运用智慧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拥有健康良好的性格习惯(包括良好的行为特征),即是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凸显“人”的地位,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性化、人格化、人文化。

一、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富有“人性化”

“人性”在《辞海》中注释为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也解释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强调语文学习中的人性化,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到学生本身所固有的感情倾向和理性判断标准。语文教学的课程理念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这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不能单纯地沿袭过去的考什么必须向学生教什么,而应转型到首先关注学生需要什么;不能只注重到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掌握了多少应考的知识”,而要关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参与。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就已经明确地将“具有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就已经在理论上为我们新型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它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使语文教学活动充满“人性化”的色彩,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能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语文教师就必须做到:

1.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语文教学过程中十分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体验,而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强牵硬引,制定了教学目标,写好了详细的教案,于是课堂上就是一定要将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拉,然后就拼命灌输一些往往教师自己都觉困难的所谓“教参式的答案”,不仅让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压力,更严重的是从根本上抑制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因无法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容易“集体消极怠工”,进而丧失兴趣,厌恶语文学习。

马斯洛在对人的心理进行充分研究以后,认为人有五种心理情感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表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与生俱来,一旦获得满足,人就会感到快乐,并且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就自然而然地会“奢求”更高层次的心理渴求。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需要学生主体的自我表现,而要激起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形式的设计,都将学生置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实行民主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彻底而全面地改变观念,建造出一种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共同合作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强调“教师权威”“知识本位”,要彻底地保障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归还学生的学习权。要在时间、空间以及提问、质疑、评价环节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这样,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在受尊重的氛围中获取满足感,进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进行自我表现。

2.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分层教学与分类活动

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个性特点、认知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千差万别的群体,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就必须在教学中贯彻分层教学与分类活动。

分层教学与分类活动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这一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对待子路和冉有“闻斯行诸”的同一个问题,孔子因为子路为人急躁冒进,就让子路要先听父兄的意见,而冉有生性退缩,故立即给予肯定的答复,就是孔子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才“因材而施教”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然有着极为巨大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花大力气去将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还必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设计,既要照顾到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又要兼顾基础薄弱同学的局限,“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要达到这一目标,笼统地满堂灌输肯定是行不通的,而分层教学与分类活动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学生,富有人性化。

3.完善自身,提高教师个人修养

新型的课堂教学,既然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执教者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不再单一固定,教学形式也要摒弃强牵硬引,再加上学生五花八门的多种问题,以及语文学科固有的主观性强的特点,使得语文教师要面对严峻的考验。这里,尽管不再有“教学权威”与“知识本位”,但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可以以此为借口而信口开河,除了在主观上积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之外,我们还必须不断地探索学习,努力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人性化”走进我们新的语文教学中来。

二、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全的人格

“人格”在某种意义上即“个性”,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而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起着奠基的作用。它要求我们在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同时,要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高中语文教学要能“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并完善自己的人格”。足见人格的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新型语文教学的理念之一了。

其实,“人格”的教育也一直是受到我们重视的,只不过传统的“人格”的教育大多是以空洞的教条来替代,以一种主观式的“标签”来让学生强行接受对文本的理解,并且传统教材中相当数量的阅读文本都是说教多于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于精心选择的一些富有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阅读文本,还必须努力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能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启迪,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情操,切忌以政治宣言式的主题教育来替代主体的审美过程。

1.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挖掘真实的内质

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做真事,这本来就是语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各式各样,即使是经典作品在经历了变迁以后,也会出现众多不同的理解,这时,我们一定要加以肯定甚至赞扬,切忌以“霸权主义”的宣教来限制学生的多维思考。如在对熟知的《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展开分析时,如果紧紧抱住教参不放,以“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的帽子作为核心,既不能让学生认同,也让学生的真实内心就此止步。但如果从提倡讲真话的目标入手,学生是很容易发现玛蒂尔德诚实守信、肯负责任、吃苦耐劳等美德的,再结合当前普遍缺乏诚信等社会现实,学生所受到的人格感染比单纯地宣言说教的效果要强得多。

2.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受到熏陶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注重得应是感悟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去营造一种良好得课堂情境,让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心灵,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创设课堂情境现在已经被众多的语文教师所重视,方法也多种多样,无论是煽情的导入、诗情的朗读,还是激情的辩论、声情画并茂的多媒体技术,都能够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许多新的亮色,都能够富有效果的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沉浸到我们所精心设计的课堂中来,参与到我们创设的情境中去,心灵自然会受到熏陶,一种自外而内的情感进入内心,人格力量就会在不经意中产生。

3.立足文本,在“咬文嚼字”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随着网络的走进课堂,语文教学改革似乎就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突破方向,各式各样的课件、“音像配”成了公开课教学的必备,热热闹闹。我个人认为,多媒体走进课堂,肯定是一个进步,但它不应该只是一种辅助工具,“现代粉笔”,而应该切切实实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而且语文课说到底还是离不开语言材料,尤其是对优秀的文化作品的深刻而细致地解读。在讲授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名句时,我就刻意让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整整一节课就围绕着“闹”做文章,结果在“动静结合”等知识点的探讨之后,学生们都对诗中展现的大好春光非常羡慕,进而得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结论。这一次成功的尝试也让我明白: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并不能单纯的求取热闹与新奇,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立足于文本的研读咀嚼上,否则就背离了语文的轨道。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盛衰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目前,不少学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性、技能性,不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造成不少学生知识、技能结构单一,人文底气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作为与传承文化密切相关的语文教学,同样也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品位提升的缺陷,这既悖于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的初衷,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的课程定位。基于此,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1.用优秀文化成果滋养学生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经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极富人文色彩的传统文化成果,都汇聚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之中,我们就有理由通过我们的语文课将其传承下来。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品味一首《将进酒》,“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顿然而生;诵读一遍《满江红》,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顷刻溢满胸怀;解读一篇《岳阳楼记》,不会不为我国古代文人的胸襟折服,而诗情画意的《长江三日》的体验,自然而然的生发对自然的无限热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真正地强调对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仔细研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爱祖国和民族、爱自然和人类、爱真理和正义等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人文精神的滋养也水到渠成。

2.要将语文知识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

语文课不等同于伦理品德课,但语文课却的的确确地和人文素质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地统一起来。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语文知识训练过程中如果不理解突出这些文化内容,既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表现力,更无法去挖掘其中精髓之所在。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的伟大体现。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而空谈能力培养。在实践中,强化文化的积累,大到对文化现象、思潮等宏观方面的探讨,小到对具体一首诗词的品味咏读,人文素质就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3.要树立大语文的理念,积极开拓出具浓厚的人文色彩的新课程

语文具有社会性,语文教师也要学习走出课堂的局限,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积极开拓出一些新的课程:书法、作文、诵读与演讲、人物评传或影视评论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还要努力探索尝试一系列大胆的课程教学方法: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或激发兴趣,或展现特长,或磨砺经验与胆量。同时,语文课还要积极开拓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其与语文课进行整合。所有这些方面的探索,都是为了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并以此为根基,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双重性,即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它的终极目标是为我们的未来培育着真正完善的“人”,这就是说,我们无论怎么变化着方式方法,都不能脱离这一目标。说到底,突出人性也好,人格也好,培养人文也好,都是在这一目标的具体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