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理兼修下的教学追求

文理兼修下的教学追求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亲是一名数理化教师,但却对文学情有独钟。如今各国都在培养文理兼修的精英人才。没有想到,20多年前,父亲前瞻性的一个建议,让我拥有了文理兼修的学科素质,也为之后我文理相融的研究方式和管理思路奠定了学科背景。文理相融是一把“利剑”。反过来,文科太强的人可能会欠缺逻辑思维,在教学当中难以干净利落地处理问题。

人生际遇的差别,可能更多的时候只因彼此看待的心态不同。童年异常艰苦,但却充满着笑声和歌声;原本没有想过读师范,但最终却热爱上了教师这个行当;原本理科很好,参加成人高考时却选择了中文;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却喜欢对教育进行人文的解读与思考。仔细想想,这些矛盾和谐地统一在我的身上,原不过是生活的考验以及我站在命运面前对自我的审视与完善。

我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数学教师,作为长女,我继承了他们的共同基因,自小聪颖,读书尤善理科。

初中毕业时,在父亲的建议下,报考了中师,最终以重庆市江津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1986年走上了三尺讲台后,我先教了两年小学高年级数学,接着又教了四年中学语文,然后又教了小学数学大循环,20多岁时,我已是具有文理教学经验的“双料老师”。

1991年成人高考在即,大学读什么成为令我颇费思量的难题。这个时候,父亲语重心长地跟她说:“你的理科不错,不如读一下汉语言文学,将来好把自己的思想和经验总结提升出来。”

父亲是一名数理化教师,但却对文学情有独钟。或许是他出于自身喜好与专业发展的经验,给我提了这样的一个建议。当时的我并未多想,只是觉得能从另一个角度挑战一下自己,挺好的。懵懵懂懂中,我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报考了中文系。

如今各国都在培养文理兼修的精英人才。比如,英国叫“博雅教育”,我国港澳台地区则称作“通识教育”,中国大陆也在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以更科学地培养人才。没有想到,20多年前,父亲前瞻性的一个建议,让我拥有了文理兼修的学科素质,也为之后我文理相融的研究方式和管理思路奠定了学科背景。

文理相融是一把“利剑”。理科太强的人可能感性不够,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理科太强的老师可能与学生交流不足,自然很难去传递这样的目标。反过来,文科太强的人可能会欠缺逻辑思维,在教学当中难以干净利落地处理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