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毕生追求铭石额

毕生追求铭石额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在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会议上重新审议,认为:“以总理之伟大,非墓志铭、传记文字所能包括一切,故以不用为宜。”他的“博爱”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世界多数民众的共同追求。这是孙中山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作出的理论贡献。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所得的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
毕生追求铭石额_钟山文化之旅

第四节 毕生追求铭石额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的巨大功勋和高尚人格,赢得了中国民众的尊敬。可是在他的陵墓,却没有后人为逝者所竖的墓志铭和传记石刻,这与通常陵墓的做法不同。

早在1926年3月18日,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就作出决议:“总理陵墓应有之文字,推定汪精卫先生担任碑文,胡展堂先生担任墓志铭文,吴稚晖先生担任传文,张静江先生担任记文。”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在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会议上重新审议,认为:“以总理之伟大,非墓志铭、传记文字所能包括一切,故以不用为宜。”这样,一代伟人的陵墓便放弃了“树碑立传”的传统。然而,伟人的思想、伟人的精神却自始至终地展现在陵墓建筑的石额上。

img71

“博爱”

中山陵墓入口处的石牌坊上,嵌有石匾一方,上面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博爱”二字。孙中山先生平时喜欢将这两个字写以赠人。1913年,他第二次到台湾时,住在台北一个名叫“梅屋敷”的旅馆,就曾手书“博爱”条幅,送给日本友人。此牌坊“博爱”之字取自孙中山的哪次手笔,不得而知,但将“博爱”二字勒石于中山陵墓的第一道门额,确实令人畅想无穷。

“博爱”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孙中山把“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

孙中山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孙中山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爱人类、爱和平、爱国家和爱民族作为其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他的“博爱”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世界多数民众的共同追求。他说:“欲泯除国界而进入大同,其道非易,必须人人尚道德,明公理……重人道,若能扩充其自由、平等、博爱之主义于世界人类,则大同盛轨,岂难致乎?”他以人道博爱的普遍形式来解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想用推广“博爱”主义,来实现“世界大同”,使全世界不同人种相互爱慕,共同发展。可以说,这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的政治追求。

“博爱”,按照中国传统思想来解释,即所谓“仁”。《孝经·三才章第七》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曹植《当欲游南山行》则谓:“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欧阳修在《乞出第二表》中则云:“大仁博爱而无私。”韩愈的《原道》将博爱概括为“博爱之谓仁”。

何所谓“仁”?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精粹——自由、平等、博爱,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即博爱思想加以糅合、陶铸,赋予自己的解释,使其博爱思想既带有中国的传统道德仁的含义,又包含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内涵,使其更具有时代和世界的意识。孙中山说:“据余所见,仁之定义,诚如唐韩愈所云‘博爱之谓仁’,敢云适当。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与夫爱父母、妻子者有别。以其所爱之大,非妇人之仁可比,故谓之博爱。能博爱,即可谓之仁。”又说:“仁之种类:一、救世之仁;二、救人之仁;三、救国之仁。”“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在晚年作三民主义讲演时,孙中山又强调把三民主义口号和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加以比较,指出:“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因为民族主义是提倡国家自由的。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此外还有博爱的口号,这个名词的原文是‘兄弟’的意思,和中国‘同胞’两个字是一样解法,普通译成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

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博爱观是通过道德的感化,使人们在“互助”与“博爱”的精神启导下,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贫富的差别,实现人类的和谐、幸福和大同。所以,博爱也可以解析为人与人、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爱与互助。这是孙中山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作出的理论贡献。

“天下为公”

中山陵的陵门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孙中山流传最广的手迹,端庄朴实,雄迈俊逸。

孙中山平生喜欢题写的内容,可能莫过于“天下为公”。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孙中山的题词中,仅目前所辑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为公”,就达32件,其中有赠予冯玉祥的,有赠予张学良的。孙中山将他提倡和实行的三民主义所企望达到的境界,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

img72

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就是所谓“大同”。可见,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源头便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即已编成的《礼记·礼运》。但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与儒家的“天下为公”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带有孙中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它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且融入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理想。

“天下为公”的“公”字,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到了孙中山那里,“天下为公”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一个“共”字,涵盖面是那么大,“国家”、“政治”、“利益”都在它的笼罩之下。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所得的国家利益为“人民所共享”。

在孙中山理想中的未来社会里,做国家主人的是全体国民,管理国家大事的是全体国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体国民。“真正以人民为主”,“四万万人都有主权来管理国家的大事”,没有贫富悬殊和少数富人压迫多数穷人的不合理情况,全国民众“生活上幸福平等”,“民有”、“民治”、“民享”完全实现,实如古人说的“公天下”。

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但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而且自己就是“天下为公”的身体力行者。

“民族”、“民权”、“民生”

祭堂是中山陵墓的主体建筑,三孔拱形大门的门额上,分别刻着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民族”、“民权”、“民生”。字为篆体镏金,由张静江书写。

三民主义是实现“天下为公”的途径。孙中山力图通过实行三民主义,做到“公天下”。他主张实行民族主义,即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中华,把一家一姓的天下变成“公天下”;并在清王朝覆亡之后,继续进行民族革命,反对官僚、军阀的专权,把官僚、军阀的天下,变成民众的天下。同时将国内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很文明、很强大的统一的中华民族,以便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从列强手中夺回失去的土地和权利,使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国家。

孙中山主张实行民权主义,即实行政治革命,“打破旧专制,提倡共和,建设一个新民国”。在这个“真中华民国”里,奉行主权在民、以民立国。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所说的民权是间接民权,国民只有选举权这一项权利,不能直接行使主权,而要由别人即代议士代为行使主权。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借鉴瑞士的办法,主张实行直接民权制。在这种制度下,国民有四大权利,即选举权、复决权、创制权、罢官权。孙中山说:“人民而有此四大权也,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驾驭官吏,防范官吏,然后始得一国之主而无愧色也。”但孙中山又说,要把“权”与“能”、“政权”与“治权”分开。简单地说,就是有权的人不要直接管事,可以委托有才能的人去管。他说:“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专门家。”而且要把受人民委托管理政府的专门家看做是普通人,即使是民国的总统、总长,也要把他们看做是普通人。至于“政权”和“治权”分开的问题,孙中山是这样解释的:“要把国家的政治大权分成两个,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权利可以直接去管理国事。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孙中山设想得很好,真正实行起来未必简单。国民把管理政府的大权交给“有能的专门家”以后,既要放手让他们行使职权,又要监督他们,防止其反仆为主、公仆变老爷,这事谈何容易。

孙中山主张实行民生主义,即实行社会革命,以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即土地“单一税制”。具体办法就是让地主自报土地价格以后,国家按地主自报的土地征收土地税;国家征用地主土地,也按地主自报地价收购。土地因交通发达涨价的部分,当归国家。孙中山说,“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但他所主张的“平均地权”,只适用于“宅地”,不适用于“耕地”;只适用于城市及近郊,不适用于广大农村。孙中山晚年虽然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对如何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而且这种主张不太现实。孙中山既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又想用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办法防止其必然伴随的弊害,这是他思想上的一大矛盾。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他说,在欧美国家,资本为少数人所垄断,经济问题的解决,百十倍繁难于政治问题。中国当以欧美前车之覆为鉴。中国要及早预防即将出现的大资本家垄断资本,办法是由国家掌握经济命脉,以国家之力发展经济,造福全社会。孙中山认为,这种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他把民生主义或称做社会主义,或称做国家社会主义,或称做集产社会主义,或称做共产主义。他的民生主义,也确有苏俄经济体制和政策(孙中山称为“共产制度”、“国家资本制度”)的影子。

“天地正气”与“浩气长存”

“天地正气”与“浩气长存”分别刻于祭堂重檐之间和墓室门额之上,均选用孙中山先生的手迹。

img73

“天地正气”石匾

“浩气”即正气,指刚直正大的精神。“天地”指空间范畴,“长存”指时间范畴。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意思是说,这种气,最浩大,最刚强,若以正义来培养它而不加伤害,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是主张仁政、德治的,并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而孙中山提倡养正气,存天地,应与其民本思想不无关系。可见,孙中山的民本思想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孙中山逝世后,人们是这样赞颂他的:“先生革命数十年,无养育之私财,无自图便利之私意,无私怨,无私仇,无私人。政治家能如先生者,非特中国古今,即西洋诸国恐无其匹。”八十年来,中山陵祭堂门上的“天地正气”和墓室门上的“浩气长存”,曾使多少谒陵者和游人在这里注目流连,它们唤起人们对孙中山先生这位“平民总统”、“人民公仆”历历往事的回忆,从而启迪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精神,净化人们的感情。

img74

“浩气长存”石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