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毕生讲学,遍修书院

毕生讲学,遍修书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处不授徒,无时不讲学办学与讲学,对湛若水来说,并不自退休之后开始。遍布岭南与岭北的书院,有仰慕湛若水的学子近四千人。据史料记载,由湛若水兴办并担任主讲的天关书院,迎来了数位前来求学的老者,他们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对他们甚是礼遇和尊敬。
毕生讲学,遍修书院_湛若水

七、毕生讲学,遍修书院

湛若水是出身于岭南的高官,但同时也是一位学术影响超越岭南的大学者,一位有学子数千的教育家。嘉靖十九年(1540),七十五岁的湛若水,结束了长达三十六年之久的为官生涯,回到岭南,重新踏上以讲学为主的人生之旅。

无处不授徒,无时不讲学

办学与讲学,对湛若水来说,并不自退休之后开始。在京任职期间,他便已经讲学,既担任给皇帝讲课的教官,又开展私人讲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说到,当时湛若水与王阳明二人,为振兴圣贤之学的共同理想,分别在京城讲学,得到当时士人的欢迎,学生不是到王阳明处听讲,就是在湛若水处听课,就像宋代时学生不入朱熹讲坛,就进陆九渊的课堂一样。

在护送母亲的灵柩回乡,守灵三年以及告病假在家养病期间,湛若水即开始了私人办学活动。正德十二年(1517),他在南海西樵山办了他名下的第一所书院——大科书院。嘉靖三十八年(1559),又在龙潭书院开讲

“平生笃志而力勤,无处不授徒,无日不讲学,从游者殆遍天下。”这是湛若水讲学生涯的真实写照。湛若水所到之处必建书院,并在书院中建白沙祠,以纪念终生从教的先师陈献章。据史料记载,湛若水一生所建的书院近四十所。广东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屈大均曾谈到湛若水的三十三所学院,在《广东新语》第九卷“养士”一节中,列举了湛若水所资助的书院名单——

在沙贝乡有甘泉、独冈、莲洞;

增城、龙门有明城、龙潭;

在羊城有天关、小禺、白云、上塘、蒲涧;

在南海的西樵有大科、云谷、天阶;

在惠州的罗浮有朱明、青霞、天华;

在韶州的曲江有帽峰;

在英德有清溪、灵泉;

在南都有新泉、同人、惠化;

溧阳有张公洞口、甘泉;

扬州有城外行薖、甘泉山;

池州九华山、中华;

在徽州有福山、斗山;

在福建武夷有六曲仙掌、一曲王湛会讲;

在南岳则有紫云

遍布岭南与岭北的书院,有仰慕湛若水的学子近四千人。湛若水致力于兴学,使沉寂了一百多年的书院重新呈现生机。据《宋元明清书院概况》一书统计,明代广东书院的发展速度惊人,所建置的书院已占全国书院的百分之三十,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西和浙江,广东的教育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对岭南地区教育发展的推动,陈献章、湛若水功不可没。

湛若水热衷于办学和讲学,既是为了表达对老师陈献章的忠诚,又是为了传播由陈献章所开拓,由他所完成的岭南心学。陈献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终生以教学为业,旨在“得人才”和“易风俗”,湛若水正是以“无处不授徒,无日不讲学”来纪念老师。他的办学和讲学,在地域上超出了岭南,在人数上超过了老师,可以说他是古代岭南学生最多的导师,是岭南心学的完成者和传播者。

立书院规章,倡德智并举

作为教育家,湛若水的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大科训规》中。

《大科训规》是湛若水在创办书院时撰写的书院管理规则。全文约六千余字,共六十条。他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诲,具体阐明学生如何立志、如何为学、如何进行生活管理等。

《大科训规》

首先,学生如何立志?《大科训规》规定:“诸生为学,必先立志,如作室者,先曰其基址乃可。”湛若水通俗地比喻,学习要先“立志”,就好像建房子,首先把房子的地基打好,这是基础,是前提。立下了“不可夺”之志,有志于天理,每日鸡鸣而起,诵读典籍,体认天理,进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不追求私利。

其次,如何“用功”?《大科训规》规定,“诸生用功,须随处体认天理”,将意、心、身、家、国、天下,统统作一件事来做,不管是近期的、长远的也都只是聚焦在“体认天理”上。

在《大科训规》中,强调了德与智两方面的教育必须同时并举。在道德教育上,提出“求道于人伦”,要求学生在日常人伦间体认天理,平时应孝敬父母,友爱朋友,相互间友好相处;在学业知识学习上,提出“自得”,要求学生博读儒家的经典,增长见识,虚心听课又独立思考,做好功课又可“观山水”游览。总之,湛若水全面而详尽地规划了书院的管理方案。

书院理当是读书的地方。湛若水十分注重读书,他不同意陈献章说的“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以及王阳明所说的“读书丧心”,“读书可尽费”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天理蕴涵在人的心中,但是“读书亦唤醒一番,何等有益”。在读书与道德修养的问题上,湛若水采取了比较中肯的态度。在他看来,读书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而且通过读书,对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师生六皓,教坛佳话

湛若水退出政坛后,仍然致力于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学、讲学中去。晚年,他还创办了多所书院,穿梭于五岭南北讲学。

嘉靖二十三年(1544),七十九岁的湛若水在广州的寓所“湛家园”(位于今法政路)之旁,兴建了天关书院。

同年,湛若水以耄耋之年登衡山,在紫云峰兴建甘泉书院,并在书院中立白沙祠。

嘉靖二十七年(1548),八十三岁的湛若水在广州白云山兴建白云书院。

根据湛若水留下的讲稿统计,他晚年讲学的书院有九龙山甘泉书院、扬州府县学、九龙山中华书堂、会华书院、韶州明经馆、天泉书堂、斗山书堂、独冈书院、甘泉洞、天华精舍、白沙书院、天关书院等。在《甘泉文集》里,保留了湛若水当年的许多讲稿,那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讲稿中散发出的智慧,至今仍给人以启迪。

湛若水对教育的一片真心和热心,令人感动。长者办学,长者讲学,在当时还吸引了数位长者入学。据史料记载,由湛若水兴办并担任主讲的天关书院,迎来了数位前来求学的老者,他们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对他们甚是礼遇和尊敬。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从可查的资料看,“天关三皓”是三位八十岁左右的长者,他们做了天关书院的学生。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十七岁的吴藤川到天关书院求师,八十二岁的湛若水惊喜不已,作诗两首赠予吴,称赞说,吴先生已经七十七岁了,还好学不倦,来到天关书院,拜我为师。之后湛若水又送吴藤川一支南岳产的竹手杖,并在手杖上亲自刻写话语,勉励这位高龄学子。湛若水在八十五岁时,再次给吴藤川赠诗。“天关三皓”的另两位,是八十二岁的黎养真和八十一岁的黄慎斋。湛若水有诗表露他对三皓入学天关书院的喜悦,以及对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赤子之心的赞扬。诗曰:

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

八十头胪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后来,还有一名姓简的学生,已过百岁高龄,还来拜湛若水为师。湛若水面对这名一百零二岁,比自己的年纪还大的学生,态度更加谦恭。他以贵宾相待,常常让这位长者上座,自己下座,没有师道尊严。

如此高龄的老师,接纳如此高龄的学生,这在中国教育史以至世界教育史上,实在是一件罕见的事。在湛若水一生中,这可能是他最感欣慰的事;晚年的教学也是他的教育生涯的巅峰期。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十四岁的湛若水在复开的龙门县龙潭书院讲学,陪同他的是两名高龄的学生——七十二岁的钟景星和七十三岁的张潮。湛若水讲学时,不仅声音洪亮,不减当年,而且发挥自如,思维还十分敏锐。

嘉靖三十九年(1560),湛若水还在禺山精舍继续讲学。诚然,岁月不饶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这一年湛若水在禺山精舍病逝,享年九十五岁。

湛若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菲的精神财富,他不仅完成了由陈献章所开拓的岭南心学,并一度与后来蜚声海内外的王阳明齐名。由于种种原因,湛若水的心学在后世的影响远不如阳明心学,其近四百万字的著作,至今未有汇编成完整的文集校点出版。尽管如此,湛若水仍无愧为明代的心学大师。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岭南与岭北弘扬岭南心学的同时,培育了一批文化精英,为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湛若水的后人、家乡人以及岭南人,都没有把他忘记。1992年,在他的家乡新塘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纪念他诞辰五百二十五周年。清明时节,他的后人经常有组织地举行公祭。湛氏的墓地被列为历史文物单位而加以保护。当地政府还计划修湛若水公园,并在家乡竖立他的雕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