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技术的价值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生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因素,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早已明确提出和充分论证过的观点。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_当代科学技术哲学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所谓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指科学技术对社会能做什么或能表现出什么样的作用和能力。它与科学技术的价值是统一的。科学技术的价值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

1.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表现为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技术对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主要是通过物质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生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因素,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早已明确提出和充分论证过的观点。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6),“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67)。1988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68)

马克思在理论上把生产力区分为“直接生产力”与“一般生产力”两种不同的形态。“直接生产力”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则是尚未与生产相结合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当科学是以知识的形态存在的时候,它还是“一般生产力”。但是,科学这种知识形态的“一般生产力”是可以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69)也就是说,当科学变成了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时,它就转化成为直接的生产力。

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力的结构中包括以下几个要素:(a)劳动力,主要是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b)劳动工具,它的效能;(c)劳动对象,它的规模和使用率;(d)自然资源,它的丰富程度;(e)管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它的组织;(f)科学,它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70)。其中,科学是关键,因为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总是归结为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归结为社会内部的分工,归结为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71)。而科学由一般社会生产力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就是通过向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的渗透来实现的。

其一,科学通过物化为劳动资料,特别是物化为生产工具,从而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劳动资料作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或物的综合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它是人类智力特别是科学知识的结晶。“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的知识力量。”(72)“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73)如果没有热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就不会有内燃机;没有电磁学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和电动机;没有空气动力学及其应用,就不可能有飞机和火箭;没有原子物理学及其应用,就不可能有原子能发电;没有电子学及其应用,也不会有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机床,等等。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的这一结合,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内驱力。

其二,科学通过技术的途径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质,直接提高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人类对劳动对象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也不断地提高。对此,马克思曾以化学为例做过说明:“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74)这里,马克思指出了科学扩大劳动对象范围的三种形式: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扩大已知物质的用途;变废为宝,提高劳动对象的利用率。科学的应用不仅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而且还改变了劳动对象的性质,使人类的劳动对象远远地超出了自然物的范围。

其三,科学通过转化成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变为直接生产力。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上,劳动者的体力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智力水平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而智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就是接受科学教育和训练。事实上,劳动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熟练掌握了与生产有关的科学原理、技术措施、工艺流程的劳动者投入生产过程,必然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其四,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形成直接的生产力。生产的组织管理即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也是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可变因素。在社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机器大工业时代,随着生产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在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同一件产品往往是不同部门甚至是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社会生产一方面是专业分工日益细密,另一方面是承担不同职能的部门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协作的必要性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现代社会生产中,人们通过将系统工程运筹学、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统筹、计划、指挥和协调,在促进现代管理科学化的同时,也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

既然科学可以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那么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必然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75)

(2)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被资本用作致富的手段

在人类历史中,自然科学“被应用于生产”是与自然科学的“资本利用”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当“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资本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或者说,资本才造成了与自己相适合的生产方式(76)。“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77)由于“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78),“被资本用作致富的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实际应用而相互竞争(79)

当然,资本对科学的占有,不仅是在“应用于生产”的意义上,而且是在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的意义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以包含科学的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资本占有的是“社会的一般发展”。马克思说:“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在这里也表现为直接并入资本的东西(作为同单个工人的知识和才能相分离的科学,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而且,因为社会的一般发展被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所利用,所以社会的一般发展就与劳动相对立而作为资本的生产力发挥作用,就表现为资本的发展。”(80)

(3)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物质生活

诚然,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它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自然界没有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物质生活条件,天然的自然环境也不一定适合人的需要,人类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通过劳动自觉地、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环境,改变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使之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需要。在科学技术产生以前,人类只能依靠对周围自然物特性的认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现成的、简单的物品,适应自然环境,以取得生存的条件。在科学技术产生之后,人的自然知识增多,技术手段增加,人类才通过农业、工业创造各种新的物质条件,改造自然环境,确保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持续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趋于现代化,人类不断为自己创造出数量日益丰富、质量日益精美的物质产品,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提高了自己的消费水准,不断更新着自己的消费结构,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今天的锦衣佳食,从过去的泥屋草棚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从过去的骑马坐轿到今天的汽车飞机,从过去的“老死不相往来”到今天的真正的“全球一村”,从过去的“人囿于田土”到今天的“遨游太空”,这一切无不反映了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质变。

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促进了医药、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增进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人类的寿命,提高了人类的生命质量,从而创造出更美好的、更积极的和更和谐的个人和社会生活方式。

2.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类精神生产积极成果的总和,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心理、风尚,人们的世界观理想、情操、觉悟、信念等,概括起来就是思想方面;二是指社会的文化、知识、智慧的状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概括起来就是文化方面。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81),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道德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1)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最一般原则的高度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支配人们的思想。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特别密切。科学直接为哲学提供事实材料、思想材料和科学证据,是哲学产生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的速度、水平制约着哲学的发展。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82)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17世纪、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确证提供了新的、更加可靠的科学论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础。

人的思维方式是随着科学认识、科学方法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正如哲学观念的变革不能脱离科学一样,作为理性认识的思维方式的更新也不能脱离科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日益精细而又呈现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一系列横断性、综合性的学科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等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这些新兴学科的产生,为转换、变革旧有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基础,现代思维方式正朝着多向性、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2)推动道德观念更新

道德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对具体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人们是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道德观念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建立道德行为和发展道德的知识基础,它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劳动中形成的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乐于献身的科学精神,不仅构成了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准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其他成员的精神面貌和道德观念。社会成员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就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本质,自觉地选择、抛弃或接受和实行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3)促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但它同时又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被直接引入教育系统,导致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与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导致教育对象的扩大、教育功能的扩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程度的普及和教育制度的完善。

科学技术属于文化范畴,它与人文文化构成了整个的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作用于人文文化,引起整个人类文化的变迁。文化在其器物层次、制度层次、行为规范层次和价值观念层次上,都受到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就某一特定社会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大量科学新成果急剧输入)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压力,可能引起其固有文化的变态、异化、解体。但就整个时代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终将被文化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文化的更新与繁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越来越广泛地被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文化领域中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现代艺术的内容发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各种艺术提供了新颖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表现手段,特别是为艺术欣赏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大众传播方式。

3.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83),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84)。这种推动作用不仅表现为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强大力量,而且表现为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促进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新的社会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势力的斗争中诞生的。它一经产生,便成为资产阶级手中的武器,成为战胜封建贵族的强大力量。他们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以科学思想充当社会思想解放的先导,破除封建贵族的欺骗宣传,摧毁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13—15世纪,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到欧洲,对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85)

17世纪,经典力学体系确立,技术有了发展,由于生产发展,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人便从事纺织机和蒸汽机发明,进而首先在英国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机器大工业。这就不仅使英国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并且促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例如,生产中使用机器和蒸汽机使欧洲各君主国的阶级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把农奴变了自由民,把小土地占有者变成了工业工人;它摧毁了旧的封建手工业行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因此,当时欧洲许多封建统治者一听到新机器的进口和新技术的采用,犹如大难临头,惊恐万分。在他们看来,“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86)。科学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巩固自己的统治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规模日益庞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本更加集中,这就促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更加发展,亦即使得生产社会化和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有些资产阶级对自己与无产阶级的关系虽然作了一些调整,但是这些改良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的地位。这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的加深,日益迅速地造成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关系即进行社会革命的物质可能性。

社会主义要想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使生产关系建立在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水平之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有可能最终得到巩固和完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11页。

(5)张岱年:《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8)维纳、罗森勃吕特、别格罗:“行为、目的和目的论”,《控制论哲学问题译文集》第1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9页。

(11)P·格姆:“科学价值与其他价值”,《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年第4期,第16页。

(12)转引自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38页。

(13)转引自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14)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15)D·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1页。

(16)同上书,第509页。

(17)I·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70页。

(18)转引自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6页。

(19)同上书,第270页。

(20)B·A·W·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

(21)R·卡尔纳普:《科学和逻辑句法》,伦敦1935年英文版,第24页。

(22)K·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23)H·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24)J.Robert Oppenheimer.Physic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Bulletin of the A tomic Science,1948,March,Vol.Ⅳ,No.3.

(25)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能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232页。

(26)《科学学译丛》1986年第2期,第2页。

(27)转引自石毓彬、杨远:《二十世纪西方伦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

(28)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能出版社1980年版,第229~230页。

(29)H·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30)余炳辉等编译:《社会研究的方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31)John M.Staudenmaier.Technology摧s Storytellers : 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Cambridge,Mass.:MIT Press,p.165.

(32)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584页。

(33)同上书,第585页。

(34)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0~101页。

(35)希拉里·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36)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107页。

(37)T·S·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6页。

(38)Larry Laudan.Science and V alues : The A ims of Science and Their Role in Scientif ic Debat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p.63.

(39)P.Grim.Scientif ic and Other V alue.In P.Grim(ed.)Phisolophy of Scientif ic and the Occult,State V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3.p.308~322.

(40)Ibid.

(4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3、222页。

(42)成中英:《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22~23页。

(43)H·庞加莱:《科学的价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引言”第1页。

(44)D.Layzer.The Grow of Oerdr in The Univers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5)P·格姆:“科学价值与其他价值”,《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年第4期,第19页。

(46)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4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3页。

(48)转引自R·K·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5页。

(49)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页。

(5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52)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94页。

(53)转引自杨振宁:“美和理论物理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1期,第1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55)转引自W·G·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93页。

(56)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1页。

(57)同上书,第304页。

(58)转引自S·钱德拉萨克:“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载《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0年第4期,第79页。

(59)H·庞加莱:《科学与方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61)转引自夏禹龙等编著:《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5页。

(62)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47~348页。

(63)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64页。

(64)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228页。

(65)同上书,第222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67)同上书,第111页。

(68)《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

(74)同上书,第698~699页。

(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8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2页。

(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5页。

(84)同上书,第372页。

(85)马克思:《机器。自然力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8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