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 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 科学技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科学技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其中社会需要是科技发明与创造的 “实际的支点和刺激”。但科学技术一经运用, 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工具。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 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生产的诸要素中,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它不仅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发展, 而且推动社会观念形态的变革。 可以说, 科学技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一、 科学与技术

科学技术是科学和技术的统称。 科学就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自然知识、 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 改造社会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 科学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加, 科学也在不断地分化与综合。 技术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技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利用、 改造世界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狭义的技术专指生产技术, 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活动方式的控制操作手段、 程序与方法。

科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近代以前, 由于科学领域、 技术领域以及生产领域都相对狭窄, 因而科学和技术、 科学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科学的发展常常落后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以至于在科学理论上尚未搞清楚的问题, 在技术和生产上却可能首先实现它。 比如蒸汽机,它在热力学理论出台以前已经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了; 另一方面, 科学虽然有时因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出现新理论, 但却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技术, 应用于物质生产。 例如, 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创立到电力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就间隔了很长的时间。

自20世纪中期以来, 科学、 技术与生产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随着机械自动化、 电脑智能化、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科学试验室迅速社会化、 工厂化、 生产化, 出现了科学、 技术、 生产一体化与同步化的趋势。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相互交织、 融为一体。 具体表现为: 一是科学日益技术化。 例如, 研究基本粒子, 就离不开加速器、 电子计算机和调整摄影等技术; 二是技术日趋科学化, 如核技术、 核工程就离不开高能物理学的理论指导。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其中社会需要是科技发明与创造的 “实际的支点和刺激”。 但科学技术一经运用, 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新科技在生产和人类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标志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先导, 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第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 随后, 经过两次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 先是德国超过了英国, 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的中心, 后来美国又超过了德国,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 以六大科技群体, 即微电子等信息科技、 核能等能源科技、 超导等新材料科技、 人造卫星等空间科技、 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崛起为标志, 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 综合创新的阶段,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 产业技术升级加快,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现在, 发达国家的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达到70%~80%, 其中, 美国和日本的科技进步在工业发展中的贡献率分别高达82%和97%。 科学技术, 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一生产力, 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 战略资源。 高新技术知识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财富。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 逐步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的首要因素。

(二)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及生产结构的变革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革新上, 而生产工具不仅是人类劳动能力发展的标志, 而且是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所以, 科学技术不仅是改造自然的手段, 而且是改造社会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发明的意义: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3]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 中又说: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4]这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的密切联系。 此外, 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引起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 光纤通信、 电视和传真、 程控电话、 激光照排、 办公自动化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 为生产和协作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条件。 跨国公司、 跨国生产、 跨国就业应运而生。 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先导, 对生产关系与生产结构影响深远。

(三) 科学技术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 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1. 科学技术与宗教迷信是尖锐对立的

恩格斯说: “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 比在任何地方所得到的都更坏。”[5]从历史上看, 科学技术每一个新成果的出现, 都直接冲击并动摇着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如哥白尼的 “日心说” 对 “地心说” 的冲击,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 “神创论”的冲击, 等等。

2. 科学技术还是反对伪科学的有力武器

伪科学是披着科学外衣的现代封建迷信, 它们往往借用现代科技的一些名词概念, 以超自然、 超科学的神秘主义为手段, 鼓惑人们放弃对科学、 知识的信仰, 放弃理性思维,放弃生活的理想与信念, 最终把人变成失去判断能力的精神奴隶。

3. 科学技术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从而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 为人们全面自由地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 也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 娱乐方式、 消费方式等。 科学技术也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工具。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邓小平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就是对现代生产力特点的科学总结和概括, 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早在100多年前, 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就明确提出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他说: “同价值转化为资本时的情形一样, 在资本的进一步发展中, 我们看到: 一方面, 资本是以生产力一定的现有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马克思把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 如机车、 铁路、 电报等, 看作是 “物化的知识力量”, 并且认为, “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 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就会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7]恩格斯、 列宁等也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社会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是第一生产力。”[8]这一著名论断把科技是生产力的理论发展到了第二个新的阶段,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 党的十六大又推进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 指出科学技术还是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本身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当科学被运用于生产过程, 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的时候, 特别是化为技术以后, 它就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1. 科技对劳动者素质起决定作用

科技把劳动者武装起来, 可以使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20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劳动者掌握了一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 使其智能迅速提高, 劳动力结构由 “体力型”、 “经验型” 向着 “智能型”、 “科技型” 发展。 现代生产中脑力在劳动消耗中占的比重迅速增长。

2. 科学技术可以物化为劳动工具, 推动先进工具的运用

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 使机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

3. 科学技术能够使人类不断开辟出新的劳动对象, 扩大劳动范围

自然界中的许多东西能否进入人们的实践领域而成为劳动对象, 同样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如海洋资源、 地下矿产资源、 核能资源、 太空资源、 南极资源等虽然早就存在着, 但过去人们只能是 “望源” 兴叹, 无法开发利用, 只有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这些资源才逐步进入人类的劳动过程, 成为劳动的对象。 最后, 在现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科学已走在了技术和生产的前面。 可见, 在当代,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可以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 新技术浪潮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全球。 面对挑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认真研究对策, 调整发展战略。 尤其是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 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都把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当作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对我国来说, 任务艰巨, 意义重大。 科教兴国,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当然,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 但这不同于西方 “科学主义”、 “技术决定论”、 “技术统治论” 的思想观点。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的 “有力的杠杆”, 但不是唯一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单是这一种力, 而是一种 “合力”。 还是邓小平讲得好: “改革, 现代化科学技术, 加上我们讲政治, 威力就大多了。”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新飞跃, 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 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 明显地带来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后果, 从而产生了触及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全球问题。 针对全球问题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00多个国家的首脑签署了著名的地球宣言, 即 《21世纪议程》, 提出了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可见,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好好利用它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知识拓展

知识经济与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 最先形成的农业经济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劳动经济; 工业革命以后, 形成了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资源经济; 而目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 必将引起新产业革命的到来, 一种新型经济正在崛起, 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智力经济或知识经济。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持续地推动经济的不断增长。

目前, 智力经济的趋势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已十分明显, 今天的世界已进入以微电子技术、 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技术群为基础, 朝着综合化、 专业化、 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 它们都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也可以称之为智力产业。 因此, 真正或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既不是资本, 也不是土地或一般劳动力, 而是知识, 诸如科学技术、 社会科学、 管理科学、 信息等。 如今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要靠技术创新创造出来, 这是把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使其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体现。

体现经济进步最好的标志是劳动人口的平均生产率。 过去, 日本和欧洲国家从美国人那里借来了一把成功的钥匙: 悄悄地从美国引进大量的新技术、 技术专利, 从而能够依靠科技进步, 加快经济体制革新,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可见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把钥匙。 显然, 今后提高劳动生产率, 重要的是非体力劳动的生产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开发智力资源, 把知识应用到生产上, 促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 西方学者托夫勒撰写的 《第三次浪潮》、 奈斯比特撰写的 《大趋势》 和斯托尼尔撰写的 《信息财富》 等著作中, 都强调根据新技术革命具有信息化的显著特征, 世界将进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20世纪初, 有人把石油比喻为工业经济发动机燃料, 虽然那时刚刚把汽油发动机用在四轮人力车上, 还没有好的公路, 更没有高速公路。 现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 而且我们初步有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数据库。 在工业经济社会里, 人们谈论发电机、 铁路、 福特公司的生产流水线;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我们必须熟悉半导体、 芯片、 光盘、 计算机, 熟悉软件的发展。 网络的产生、 虚拟技术的广泛应用……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新特点, 这使得知识在经济社会中产生的作用与以前大不一样, 知识经济、 知识社会、 信息经济、 信息战、 数字化工业、 数字化部队等, 各种新名词、 新事物不断涌现。

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与世界科技, 尤其是以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分不开的。 无论是从今天还是从历史上看,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有进步, 就在于知识的不断生产和使用。 早在16世纪, 培根就有过 “知识就是力量” 的名言。 在农业社会, 文字和印刷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 人类的绝大部分知识是靠师徒相传和口头传授的方式得以传播的, 人类的发明活动是孤立的, 这不仅使许多知识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也缺乏一个有效率的知识生产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 知识的创造、 储存、 学习和使用方式的变更,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速度和方式。 科学研究制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创造知识的方式, 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储存知识的方式, 教育制度的兴起改变了人类学习知识的方式。 可以这样说, 上述三个与知识有关的根本性创新是世界经济近300年来得以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在农业经济社会里, 少数人依靠对土地的控制、 对奴隶的占有获取巨额财富; 到了工业经济时代, 除了对土地、 劳力的控制外, 还依靠自然资源、 运输工具等积累财富, 从而出现了一批全球首富, 例如石油大王、 汽车大王等。 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今, 石油大王、 汽车大王正在被电脑大王、 软件大王所取代, 而网络则是未来的王中之王。 网络其实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水网的出现使农业从游牧变为家耕, 从散居过渡到城市, 而工业经济确立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公路网、 电网、 铁路网与电话网。 新一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高速、 互动、 传递信息、 共享知识的新一代网络, 它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 为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道不同国度发展与停滞的分水岭, 信息革命则创造了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洗牌的机会。 整个20世纪的文明是以铁路、 石油、 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文明。 动力文明使人类的体力得到延伸, 而信息革命则是以微处理器为依托, 使人类的智力得到延伸。 在知识经济中, 无形资本代替了传统的金融资本的地位, 知识资本成为新经济的核心资本。

在19世纪的历史转折中, 美国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确立了美国工业化格局的开始; 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工业强国之路。 正是对工业革命所造成的发展机遇前瞻性的把握, 使原本落后的美国和日本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老牌工业帝国——英国。

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美、 欧、 日等发达国家共同闯入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新一轮竞争中时, 全球竞争烽烟再起, 战略转折点再现, 知识经济为不同国度综合国力的重新排名造就了又一次历史转折机遇。

抓住这次机遇对奋力追赶世界的中国而言意味深长。 在20世纪之交所爆发的工业革命中, 中国由于种种原因, 没有抓住历史变革的契机, 其结果造成了近一个世纪的落后和苦难。 至今, 我们仍然致力于缩短在钢铁、 汽车、 化工、 铁路、 自动流水线等领域的工业化差距。 而在全国范围内, 知识化进程已经开始, 知识经济潮头所至, 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中国在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下, 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 我们要完成工业经济的建设, 建成有规模、 有质量、 有资本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另一方面, 我们为了形成21世纪真正的国家核心竞争力, 必须面对追求效率、 标准与知识经济的挑战, 在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完成知识化、 信息化, 这就是中国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的双重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30多年来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功, 已不可能让中国再置身于世界经济圈外。 如今知识经济这一伟大历史潮流势不可挡, 它冲击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发达国家在其工业文明达到登峰造极时, 顺理成章地进入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知识化、 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不可抗拒的必然选择, 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命脉, 成为一种新的控制财富的手段。 因此, 中国未来的前途与命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形势逼人, 不进则退。 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我们党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 这就是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 “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紧紧地把握住这一点, 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人民的愿望, 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社会生产力是其中最主要的、 决定性的因素, 决定了社会进步的基本发展趋势。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 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历史的大平台。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63页。

[2] 1英亩=4046.86平方米。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42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5] 《自然辩证法》,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3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21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285页。

[8]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