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的推动力

全球化的推动力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全球化的推动力一、各国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推动了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全面履行入世诺言,逐步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取消所有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贸准入门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运输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全球化的推动力

一、各国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推动了全球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普通实行,使各国商品贸易更加自由化。西方发达国家主张贸易自由,发展中国家从原来的内向型、保护主义贸易战略转型为促进出口和开放经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从1970年的不足20%达到1998年的38%。到2011年,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已达41%,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38. 4%,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达51%。贸易壁垒减少的同时,许多国家也逐渐取消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这种趋势既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化也促进了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逐渐提高,国家之间的贸易快速发展,贸易的增加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世界经济愈加开放,也愈加融合为一个整体。世界贸易组织在2013年发布的世界贸易报告中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世界贸易在世界GDP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见图2-2,图2-3)。

这种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成立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不断下降的关税和地区贸易集团的出现给世界贸易和投资带来重大的影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连续几个回合的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制定新的自由贸易政策。世界各国达成了从关税措施到非关税措施、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的贸易自由化协议。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加权平均关税将从6.3%降至3.8%,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加权平均将从15.3%降至12.3%,经济转型国家的工业品加权平均关税将从8.6%降至6.0%。根据世贸组织2013年的世界贸易报告,201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只有5%左右,而非农业产品的平均税率甚至只有大约2.5%左右。以中国为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关税总水平为15.3%。中国全面履行入世诺言,逐步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取消所有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贸准入门槛。2008年如期兑现“入世”降税承诺,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入世”前的15.3%降到9.8%,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2002—2010年的平均关税水平可参见表2-1。

img13

图2-2 2005—2012年世界GDP和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img14

图2-3 世界商品和商业服务的出口总额与世界GDP中的比率

表2-1    中国2002—2010年的平均关税水平

由表中可知,中国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调整到9.8%,农产品平均税率从18.8%调低到目前的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从14.7%调整到当下的8.9%。中国关税的调低过程是世界各国逐渐开放对外政策,减少关税壁垒的一个缩影。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各国实行的非关税壁垒将予以关税化,而关税水平将不断降低。关税、贸易壁垒的减少也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受到更少的限制,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

二、科技进步推动了全球化

科技进步是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运输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一次科技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引发,并由英国逐步扩展到世界各地。其显著标志是,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和纺纱机。蒸汽机和纺纱机的出现与广泛使用,以及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近代工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人类社会劳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始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电力在能源、动力、交通运输、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其为强大动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大机器工业得以建立。电力革命导致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新兴重工业崛起。这些新兴的重工业采取大规模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需要寻求国外市场以销售生产出的大量工业产品。所有这些因素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不断向国外扩张,拓展国外市场。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再呈新态势。其基本特征是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发展迅速,与之相适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也大大加快。第一次和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主要是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先进的工业经济,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则把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带入了信息经济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商品市场已经从传统的“硬件”商品领域扩展到技术、专利、金融等“软件”服务领域,这使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交通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也促进了国际商品市场的发展。进入21世纪,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E-business)等便利快捷的交易手段的出现,给国际商品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计算机及传真技术的进步使通信变得简单、便宜。使用大规模在线数据库的电子邮件系统、互联网大大增强了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能力。现代全球生产和物流运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GPS接收器的价格已经降到1英镑,测定精度可小到1厘米。

信息高速公路正覆盖全球,全球互联网快速扩展。1993年9月美国率先提出建立“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后,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紧随其后,相继提出本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这些国家开通并加长了全国光缆干线,扩大了使用范围。全球互联网用户呈现持续的高速增长。表2-2统计了全球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表2-2    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球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Internet world stats.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表2-3    世界各国每千人互联网使用人数

img17

img18

图2-4 2012年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地区占比

(三)运输技术推动了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输技术有了较大的创新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飞行300~400英里,60年代出现的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乘喷气式飞机,大大减少了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旅行时间(见表2-4)。一个美国的经理到达该公司在欧洲或亚洲的子公司最多只需要花费一天的旅程,这使他可以能够很好地监管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同时,集装箱运输的出现带来了现代运输手段的重大变化。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物流畅通无阻,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发展。2000年世界集装箱港内运输量为2.25亿个标准集装箱,到2009年已发展到4.44亿个标准集装箱。

表2-4    16—21世纪人类交通工具的变化

img19

注:1英里=1.6公里。

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更迅速便捷的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整个世界的联系都为之更加紧密,全球性的商品贸易成为可能。高速铁路得到普遍发展,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里程已接近13 000公里。2011年12月中国推出的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时速已经可达500公里。2011年,日本最快的新干线最高速度达443公里每小时。西班牙、英国、德国、韩国也已经又有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而广大其他国家也正在大力建设自己的高速铁路。航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得物流和客流的速度都大大提高。表2-5列示了各国航空货运数量的发展情况。运输的成本降低,周期缩短,国际贸易空前繁荣。

表2-5    各国航空货运量统计表    单位:百万吨/公里

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了全球化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所经营的企业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发言权。它显示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在资产、厂房、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总投资额,其动机包括获取原材料、寻求知识、降低成本、规模经济、稳定国内客户等。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对外直接投资都是衡量一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前景的一个优秀指标。图2-3、表2-6、表2-7显示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预测。

img21

图2-5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趋势预测

表2-6    世界各地区2010—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统计表

表2-7    2010—2012年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总量中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发布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

四、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

跨国公司进行着跨越国界的生产、贸易和经营活动,可以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进行全球配置与优化组合,推动着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人才的全球流动,取得最佳效益。应该说,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是有益处的。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表现在国际化的生产、贸易、金融、投资等方面。

其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生产的国际化。据统计,全世界100家最大的垄断公司控制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二左右,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际化生产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事实上的“全球公司”、“经济王国”。目前,跨国公司已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已从简单的商品生产发展到信息产业等。由此说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全球范围内国际分工体系、国际生产体系得以形成,而跨国公司是国际生产体系的中枢和纽带。

其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如工业品出口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品出口总额在增加,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使自己的工业品越来越多地打进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工业品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工业品生产的增长速度。跨国公司内部的跨国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个很大的份额,这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有关。

其三,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大量增加造成了对国际金融日益增长的需求,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分布也创造了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此外,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这些资金要在国际金融市场寻求最佳回报率,也需要国际金融服务。这均为金融机构发展全球金融业务创造了条件。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采取的组织方式。因为世界市场面临着生产的民族地域性和交换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生产活动必然要冲破国家的范围,采用跨国生产、跨国贸易的组织形式。同时,在当代,高新科学技术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信息传媒手段的应用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为跨国组织和管理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和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