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是关系到新课程标准能否落实、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要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符合新课标的做法保留,对不符合新课标的做法进行剔除,再有创新性的渗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杜海军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主题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模式 创新 探索 实践

新课程实施近三年来,经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新教材的使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反思,我认为,要扎扎实实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因为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供同行参考。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是关系到新课程标准能否落实、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创新的关键因素。在课程改革初期,有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仍然留恋原来的课堂结构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双基教学,只注重教学的结果,不重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不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过程,面对学生在课堂或课后的疑问,用“考纲不要求”,“给你讲你也听不懂”等终止学生思考的语言,把教学看成是只给结论或知识的传授。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另外,还有个别教师完全抛开原有的课程体系,以为地追求课堂的新颖、热闹,不再从头讲到尾,而是出现了从头问到尾,从头讨论到尾,或从头到尾都是知识问答,或模仿秀等“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了思维的活力和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还有部分教师唯高考大纲是从,只管抓学生的考试成绩,运用题海战术,急功近利,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过程,虽然成绩比较好,但是学生比较辛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缺乏创造力。因此必须要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方法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符合新课标的做法保留,对不符合新课标的做法进行剔除,再有创新性的渗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以下是本人探索的一些方法。

1.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由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因此,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做好多方面的引导。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习惯和技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1)捕捉新奇提出问题。化学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防晒霜、隐形眼镜、纳米材料、光导纤维、钡餐、84消毒液等。学生对这些知识感到新鲜好奇,很容易产生这些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有那些性质和用途,如何制取这些物质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如沾了油的衣服用水洗不掉,而用洗洁精能洗干净,学生自然产生疑问,油是什么物质?洗洁精是什么物质?为什么能洗干净油呢?为什么矿物油用洗洁精却洗不干净呢?借助问题的讨论和老师的点拨,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激发了求知欲望,增长了实践知识。

(3)追根溯源提出问题。如酒为什么存的时间越长越香?从而引发学生很想知道酒的成分以及其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如何制取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各个物质的性质及合成方法,而且使学生巩固了相关的化学知识。

(4)纵横比较提出问题。化学学科中出现很多相近的概念,电解与电离、水解;脂与酯;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与同系物;氨、铵与胺等。通过比较可产生一系列问题,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诱导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不断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探究式教学,学生不仅构建了新知识,也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2.以开放题为载体,设计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而言,它是指把化学教学放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教学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实现内容的开放化;突破教师单向的传承,融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方法的开发化;走出教室实现空间的开放化等。开放的内容、方法和空间,打破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设计化学开放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开放理念。

(1)开放的结果。即没有唯一的答案,对于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追求获得结果的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地去寻求在给定条件下多种可能存在的答案。如厨房中两个调料瓶里都盛有白色固体,已知它们分别是食盐和纯碱,请用家里现有的条件把它们区别开。这要求学生利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鉴别食盐和纯碱,需要指出的是,所鉴别的物质不是实验室中的药品,而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检验的方法也就限制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所以可以用嘴品尝,用手触摸,用食醋鉴别等。这类问题可帮助学生克服在处理问题时的思维单一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开放的方法。启发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固定问题的解决程序。同一个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优化组合设计。例如,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使脱脂棉燃烧的实验,按教材的方法很难成功,此时可提出把过氧化钠包在脱脂棉内实验不成功,那么是否可改成把过氧化钠撒在脱脂棉上呢?

(3)开放的思维。即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时思维途径的多样化。如学生在做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实验时,试管炸裂,要求学生至少列举三种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再如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4)开放的内容。即提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借助实践活动,与小组合作,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如“白纸显字”的趣味实验,除了用少量碘水和淀粉以外,还可以用氯化铁和硫氰化钾等可以开放实验室,向学生提出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又如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论证水中氢与氧的质量比以及如何鉴定一种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等等。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中翱翔,培养个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主题讨论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使学生在交往中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能达成共鸣、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实现教学相长。化学互动式教学设计是以平等交往为前提的。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交往,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只有这样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方式有:

(1)趣味引动。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课堂知识的学习中,用生活中的事例如“鬼火”、“黑色面包”等等以及趣味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产生求知欲望。

(2)问题激发。化学知识的学习可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关键是问题应该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如果问题只有老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目标问题化、教学过程问题化、课堂总结问题化。如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时,师生应围绕可逆反应是否能进行到底?可逆反应有那几个反应速率?这些反应速率意义如何?如何表示或如何计算?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随时间的延长,反应速率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互动内容就会更进一步。

(3)实验带动。实施实验教学,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假设和推论,都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和实施,相信先进的教学模式会不断产生,作为一个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尝试、实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成绩、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2〕宋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9)13-15;

〔3〕翟远杰,化学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的挑战,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