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身体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点做起。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文继芬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就音乐学科来说,渗透素质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必备的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技巧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以促进整体和谐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诸育德为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教唱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或选择补充一些同类题材的歌曲来学习。如《祖国祖国我爱你》《爱我中华》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2)给学生讲述中外音乐家聂耳、冼星海、肖邦等人的爱国故事,使学生明白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将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3)给学生介绍中国戏曲和民族民间音乐,还有种类繁多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曲,从而使学生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2.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捕捉时机。(1)对学生进行关心集体教育,要求全体学生的音色和音量都要服从整体需要,因为任何一个突出的音色都会破坏集体歌声的统一和谐;(2)在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与合唱训练时,对学生进行团结一致,积极协作教育。

3.挖掘音乐教材的内在思想性,通过歌词内容的讲解和音乐形象的感受,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学生学会《摘草莓》一课后,我给学生又出了三道题目:(1)请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歌曲所表达的内容陈述下来。我找了两个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别讲述了他们改编“摘草莓”的故事。(2)歌曲表现了摘草莓的小姑娘怎样的心灵?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尊敬老人。”(3)我们学习小姑娘尊敬老人的美好心灵,应从什么地方做起?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争相回答。有的说:“在公共汽车上,我要把座位让给老人和残疾人。”……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学生尊敬老人的高尚品质。

二、智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音乐对智能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音乐之所以有助于智能的开发,从生理机制上说,是因为音乐使人脑两半球得到协调发展,实现左右脑互动的补偿,从而发挥大脑潜能,从心理上说,是因为音乐具有自由感受性,富有想象的旋律,令人陶醉,这种思维想象力是由智力认知走向逻辑思维,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通路和渠道。

在音乐教学中,我注意智育的渗透:(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2)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丰富和活跃学生的想象力;(3)进行作曲实验课。(4)在进行歌曲中的艺术处理时,根据塑造歌曲艺术形象的需要,引导学生自然的将歌曲中的喜怒哀乐、歌颂、希望、激动、奋发等情绪充分地表现出来,进行有创造性的歌唱。

三、体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各项素质形成的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载体,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显得非常重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身体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歌唱时无论采取坐姿或站姿,都要求学生身体直立、头部端正,不能前俯后仰;肩部颈部,喉头及下颌肌肉均要自然放松不僵硬,以使歌唱时呼吸自如,声音流畅。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以使学生掌握有气息支持的歌唱和吹奏,同时促进学生肺活量的增加。

3.通过律动、歌唱表演和集体舞教学,促进儿童健美形体的塑造。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使人的运动形式向整齐一律,对称均衡,比例协调,层次有序,韵律鲜明,多样统一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人体及其动作匀称和谐,强壮有力和生机勃勃。

4.结合歌曲歌词内容的讲解和音乐形象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学生对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如通过《早操歌》的学习和练唱,激发同学积极参加早操的训练,为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去努力锻炼一个健康的体魄。

四、美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识别大千世界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从而激励学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1.挖掘美育因素,启发审美情趣,以情动人。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大多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每一首歌曲都能展示出一幅美的图画,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美。因此,在美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如在教歌曲《我们的田野》这一课时,可根据歌词意境,并结合投影或挂图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田野”之美,美在什么地方。这样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歌曲的形象美、旋律美,在美的气氛环境中,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启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创设美的意境,培养审美能力。在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3.组织艺术活动,激励审美表现。课外艺术活动的生动开展,激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大课堂。音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合唱队、舞蹈队、口琴坚笛兴趣组,对学生进行规范、严格的训练。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庆六一”联欢演出,每期都要开展合唱比赛,卡拉OK独唱比赛等。这样,不但使一大批学生的音乐才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在这个充满了真、善、美的空间里自由地表现美,创造美。

五、劳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劳动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将来投身社会,改造自然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基础,是通过实践促进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其他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许多与劳动相关的歌曲、乐曲,正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歌曲、乐曲的演唱和欣赏,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懂得爱劳动光荣,不爱劳动可耻的道理。

1.引导学生树立爱劳动的观点。现在的小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疼爱,因此大多数孩子不懂劳动。在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一课时,可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谈谈对劳动的看法,由于歌曲的主人公“小喜鹊”和“小蜜蜂”都是热爱劳动的小使者,所以值得大家学习;而歌中的“小蝴蝶”贪玩不爱劳动,所以大家都不学习它。通过对歌词的讲解,引导学生懂得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劳动最光荣,从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2.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劳动人民的感情。在教《拾豆豆》《刨洋芋》等歌曲时,使学生懂得农民的辛劳、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爱惜粮食,吃饭不能挑食的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培养,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等特点,可选择歌曲《洗手娟》《粉刷匠》《擦玻璃》等来对他们进行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中学各年级则可通过歌曲《喂得猪儿肥油油》《采树种》等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铲除杂草,采集树种等一般性的劳动技能,并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劳动实践,让学生领悟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后的喜悦之情。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让我们勇于探索教育规律,积极投身音乐教学改革,努力使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贡献我们的力量。

(2002年宁夏教育厅教研室论文评选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