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现在的美术课学习,却未能发挥体验性学习在美术中的重要作用,未能更好地体现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因此,有效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但是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和美术学习观,在学习中学生有体验性学习的经历,但缺乏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我们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确定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的提出

1.学科特点及教育改革现状

(1)美术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是由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决定

《新课程标准》中将美术学科的学习按内容划分为四大类型,即“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每个类型除了知识的了解、学习外,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要求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实践、体验,从而掌握美术的技能技巧。然而现在的美术课学习,却未能发挥体验性学习在美术中的重要作用,未能更好地体现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特点。

(2)美术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强调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人格的养成。因此,有效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3)美术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是由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决定的

当前我国学校的美术课教学,虽然渗透了新课程思想,但过多注重技能培养而轻视生活实践,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有一定偏差,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不利。仍然存在着陈旧的不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的现象。比如学生学习活动安排较少;学生兴趣的培养欠佳;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时好时差;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与学生的生活结合不紧密,融入学生生活体验不足等。

(4)美术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符合华阳中学及周边学生发展要求

华阳是成都市的卫星城镇,学生接受面广,思维活跃,主动性强,自我意识浓。但是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和美术学习观,在学习中学生有体验性学习的经历,但缺乏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而华阳中学的美术教师通过自身学习和培训,在教育理论上有较大提高,其中部分教师已经参加过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并已结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特长和专业特长,对于开展课题研究有较大的专业支撑和理论修养。并且教师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以及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奋进的精神,这对于课题研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符合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2.政策与理论依据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培育个性,形成健康心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相融、心理互动,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就不会发生健康、和谐的教学行为。美术教学中渗透体验性学习,就是要通过“体验”这种形式,创造一种情境,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让人与物、人与景、人与事、人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健康、生动的教学行为。

我们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确定了《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美术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视角

1.指导思想

在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课改理念为指导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国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结合华阳中学实际,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途径,以华阳中学全体师生为实践研究对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着重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适应策略、教师角色转换、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课堂互动等方面入手,借鉴我校《卫星城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深化对课堂教学改革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切实探索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模式。

2.课题界定

“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

“体验性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目的地创设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从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到以体验为主的教学形式,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体验互助合作、体验情感交流、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体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活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既包括教师的体验式课堂教学,也包括学生在教师引导、组织下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3.研究意义

(1)体验式学习所具有的亲历性的特点,能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或在心理上“亲身”经历某件事,让学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来建构知识。

(2)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之间有交流和分享的机会。

(3)体验教学重视情意过程、认知过程的统一,让学生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并寓教于乐,为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4)在体验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将单纯的“授—受”关系变成“我—你—大家”关系,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

4.研究目标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心审美状态,使良好的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可以受到治疗和一定的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能够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得到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生的价值,提高生活品质,体验和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我们在研究中,设定以下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事物的丰富感受力。

(2)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领悟能力、想象力、表现力。

(4)通过研究初步形成美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5)通过体验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能力,提高美术技能及综合素质。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华阳中学初中七年级、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以及部分高三美术考生;华阳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华阳周边一些小学、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等。年龄从7~18岁不等,以初高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针对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不同特质,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和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2)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和研究有关体验性学习的文献资料和美术现代教育理念。及时关注相关课题研究的动态进展,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切入口。

(3)调查比较法:利用有关调查表或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学生加以对比、分析,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观察法:观察学生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发展情况。

(5)经验总结法:经常对研究结果、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校正研究思路和方法。

(6)个案分析法:针对某一学生个体或某一固定群体实施跟踪式研究,分析其成长、变化轨迹。

四、研究内容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深度和力度,并着力解决理论基础薄弱、研究思路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具体研究如下:

(1)美术欣赏课中体验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2)美术专业高考生的体验性学习研究。

(3)初中的体验性学习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研究。

由于以上三个研究内容互有联系,在研究过程中有许多互为渗透的内容,于是我们在研究的三大内容下,划分出了以下六个具体的研究方向:

①美术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进一步通过研究初步形成美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学系统的自身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②体验性学习情境的设计与运用:努力营造体验性情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事物的丰富感受力。

③师生心理互动体验的策略研究: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培养乐观、开朗、大胆、自信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④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发展及培养的策略研究:结合学生兴趣,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⑤学生美术学习动力的策略研究:让学生明确美术学习的作用与目的,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⑥美术教学中体验性活动促进美术知识、技能学习的研究:在美术学习中,特别是高二、高三美术专业高考教学中,通过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的技能技法及理论知识,并在提高自身美术素质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应对美术专业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研究策略

1.探索美术欣赏课中体验性学习的策略

“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在美术欣赏课中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充分结合学生平常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生动和易于操作。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渗透体验教学,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我们在欣赏课中体验性学习的策略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兴趣,注意体验引起的学生情感共鸣,努力创设良好的美术课堂气氛。

(2)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在学习中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体验。

(3)正确选择欣赏作品,贴近学生体验水平。

美术欣赏课中体验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具体如下(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一课为例):

①体验性实验引入

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的主动性会逐渐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在上课前的一个月中,就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自己整理和总结。

img41

图1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采用实验引入新课。用课件出示一个实验表格(如图1所示),让学生亲自测量得出数据,引出新课内容:

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

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展示老师本人的比例图照片,分析达·芬奇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新课。

通过以上体验性活动,学生对几百年前达·芬奇比例图手稿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印象深刻,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达·芬奇本人及作品的欲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②欣赏体验、故事讲解、表情活动,体验性活动促进学习

在欣赏分析《蒙娜丽莎》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此画,在对照资料的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张贴在黑板上的大喷绘画《蒙娜丽莎》,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此画的人物表情、动作和当时的情境,并思考以下问题: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此画的美体现在哪里?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在讲解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时,介绍画中人物身份及故事,并对比达·芬奇及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画家的作品,总结《蒙娜丽莎》一画的人文主义精神及里程碑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对《蒙娜丽莎》一画进行大胆猜测,借助电脑总结和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兴趣浓厚,理解深刻。

在讲解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时,运用“表情小游戏”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模仿各种表情,特别是各种笑的表情,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笑”产生的原因及达·芬奇的特别技法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迁移创造,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讲解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时,注重个性培养,注意学生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用大量图片体验打开学生思维,有非典时期的再创作蒙娜丽莎、有网络上盛行的小胖蒙娜丽莎、有著名艺术大师的长胡子的蒙娜丽莎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展示了掌握创造的方法,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本课以上大量体验性活动的运用,让学生在多方面加深了印象,活跃了学习的气氛,使课堂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的美术学习。

2.探索美术专业高考生的体验性学习策略

结合我校学生情况及美术专业高考生的体验性学习研究,课题组拟定了专业考生调查表,首先明确了调查目的。

由于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缺少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校对于这部分学生在管理上的难度很大,文化升学压力大。总结反思近几年的高三美术专业考试情况,虽然我校目前看来美术专业考生的专业上线率较高,但考生大都在高三才开始进行美术专业课的学习训练,时间短、基础弱,再加上近年美术类高考要求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多,本科专业线考分逐年递升,使学生专业考试上本科线的难度加大,优秀学生也很难获得高分,考出更好的成绩,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结合学校及各个年级对美术专业考试的不断重视,经美术教研室讨论,考虑在高一、高二对文化学习较困难的这部分学生在艺术学科上加以引导,进行美术专业课的基础训练,让他们找到一个学习的突破口,重新树立学习目标,重塑升学的信心,也为以后高三美术类高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我校高三美术考生的专业情况。结合近几年美术考生的具体情况,为高一、高二提前进入高三美术专业学习打好基础,为开设美术专业班提供方案依据,为进一步搞好美术专业教学,提高美术升学比重,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健康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在调查中,有以下几项内容值得关注:

(1)在高三美术专业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调查中,开始参加美术特长学习或专业学习的时间,有63%是高二及以后才开始学习;而认为若要参加美术专业高考,从何时开始学习比较合适的调查中,有41%选择初中,有42%选择高一。从以上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短,大多从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学习。而他们多数都认为,要参加美术专业考试,从初中或者高一就开始学习美术比较合适。

(2)在高三美术专业学生体验性学习方法的调查中,觉得美术专业水平要尽快提高,学习中应做到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相结合的学生占67%;认为自己美术专业要学好,主要靠在专业教师正确引导下,自己勤奋、努力的学生占95.8%;认为要画好一幅人像作品,要做到牢记人物比例、结构,熟练的技法应用,结合感受、体验人物的特征及精神气质的学生占91.6%;在“你对现在的美术专业学习有何建议或想法?”的调查中,竟然无一人回答。

通过以上四组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明白要尽快提高,必须将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相结合;绝大多数学生明确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大多数同学都清楚感受对象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才是表现人物的最好方法,而对现在的美术专业学习有何建议或想法,无一人回答,既说明学生对现在的美术专业学习中教师的认可,方法的认同,同时也暴露出学生不好动脑筋,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特点。

(3)课题组通过以上调查,以及对四川美术高考现状及趋势分析,总结出高考美术培训存在的几个问题是:①情感教育淡化,技能培训模式化;②忽视学生心理,去感觉化,扼杀美术细胞;③学生非常态升学心理,导致低分趋势化,成为美术人才培养的瓶颈;④社会偏见化。

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在高考美术教堂中渗透体验性学习,以情感促技能,以“素质”推“应试”中的一些办法:①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兴趣、强调个性,注重个人体验感受;②结合学生心理,针对性科学训练,注重美术素质的培养和积累;③营造心理情境,注重创新与自我总结、突破;④教师以身作则,心理辅导,在关爱中严格管理。

3.探索学生体验性学习与美术学习兴趣的关系

课题组对八年级的学生发放调查表,通过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用美术作品装饰家庭的人数占59%,没有用美术作品装饰家庭的人数占41%。

(2)学生喜欢美术课的人数占42%,一般喜欢美术课的人数占32%,不喜欢美术课的人数占26%。

(3)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美术活动的人数占44%,不积极参加课内、外美术活动的人数占56%。

从这次调查总体上看,虽然我校八年级学生喜欢美术课的人数占42%,一般喜欢美术课的人数占32%,但整个美术学习兴趣并不高,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有如下因素:学生觉得美术没有升学压力,只重视学习文化知识,不利于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美术课堂上,有大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大胆和自信,觉得自己对美术作品表现不好。第三,教师的情境创设不佳,课程实施中方法单一也是重要原因,从而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作出了如下研究探讨,并付诸实施:

(1)创设良好的美术课堂气氛。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安全和谐的美术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的美术知识。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内容综合性前提下,摒弃那种“单一化”“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新”“奇”“美”,将体验性学习与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启发、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手、脑、眼协调并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始终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自己身临其境存在价值,并在成功创造的过程中找到兴趣,他们也就会觉得学习美术是如此快乐,自己也就十分乐意地投入到美术课当中去。

(4)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我们对初中美术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以前,过分强调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5)加强美术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很重要,可以借助美术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6)“美化”学习环境。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美丽的校园,引人注目的美术墙报与橱窗,窗明几净的教室,会使学生愉快自如、情不自禁地投入美术学习。

六、研究成果和效果

1.认识成果

通过专家指导、理论学习、文献查阅、数据采集,本课题形成了以下认识并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印证:

(1)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事物的丰富感受力。能够营造良好的体验性情境和氛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

(2)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培养乐观、开朗、大胆、自信的个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领悟能力、想象力、表现力。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并掌握相应的表现技巧。

(4)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助于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初步形成美术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系统的自身特点,提高课堂效率。

(5)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能力,提高美术技能及综合素质。结合美术高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美术的基础技能技法,提高美术理论修养,应对美术高考。

2.物化成果

课题组形成了研究方案6个,形成了3份问卷调查报告,形成了中期报告3个,优秀教学设计14篇,教学感悟6个,上课题研究课近10节,老师发表论文5篇,论文获国家级奖的5篇、省级奖2篇、市级奖5篇。课题组教师参赛2人荣获省一等奖,2人荣获市一等奖,1人荣获市二等奖,3人获县一等奖。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200余人。课题组中新产生省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名,县十佳美术教师1名,县优秀美术教师3名,校十佳青年教师1名。

3.实践效果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实践研究表明师生发生了如下变化: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变化

①努力创设良好的美术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教学方法体现更具有灵活性。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其符合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③学习内容更加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注意让学习的内容贴近生活,如:剪窗花、画家乡、画同学、刺绣图案、绵竹年画等。

④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反思总结能力增强。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很大发展,善于反思总结,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

(2)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研究实践,学生在美术学习上进步较明显:

①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高度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天性、独立性,树立生本教育的行为观。生本教育的理念包括: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这三个理念正好反映了现代教育的需求和趋势。

通过以上研究措施,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很大提高,能主动去表现、创造作品,能力大大提高。

②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专业训练必须有体验性的学习,必须把它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数年来高考美术的考试方向与标准,把大部分枯燥的基础教学改成学生所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题,让他们进行自由大胆的创作,这样的方式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达到教学的目标,也可让学生从中树立自信,发展个性,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有自己的理解。

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作品更有生命力。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有兴趣,就有可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相反,只能发挥出20%~30%,也容易感到疲劳。体验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研究活动,我们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作品更加鲜活。

④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反思总结能力增强。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尚需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在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经验不足,方法较单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2.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较重,学习研究时间较紧张。

3.理论基础较薄弱,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

4.教师的材料积累、保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5.研究的思路及问题不够清楚,条理性及明确性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陈安福.课堂教学管理心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2.陈安福.心理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4.关玉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J].北京:中国中小学美术,2008.5

5.仇莉.创设故事情境,在体验中感悟[J].南京:中国美术教育,2008.5

课题负责:徐泽锋

主研人员:徐泽锋 倪晓波 冷再彬 郭 勇

     杜成林 王宪梓 张 梅 李春玲

执  笔:徐泽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