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就有效课堂

成就有效课堂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与课标“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相对应。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由“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三框构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第二框,由三块内容组成:分配制度、共同富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演绎幸福故事 成就有效课堂——《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课例评析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与课标“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相对应。我认为贺亚敏老师执教的课堂贴近学生、贴近热点,寓深奥的知识、深刻的道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让听课者在资源开发、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等方面深受启发,下面我对这节课做三个方面的评析。

一、演绎故事,激起学生同“情”心

无论是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还是共同富裕原则,都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在认知和心理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如何缩短这种距离?贺老师心中有生,重视学情,认识到欣赏、阅读故事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于是她选择了“演绎故事”这一教学方式,挖掘社会热点背后的故事,按照知识内在逻辑这条暗线选择、改编故事;注重整体性,把长江村里发生的大小故事串成一部“连续剧”,形成了教学的一条主线。课堂上以演绎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情感跟着故事的发展起伏,在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幸福的小家事、大家事和成长事,为探寻致富秘诀充分铺垫。

二、探究故事,提升学生思辨力

创设故事,阅读情节,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点。那么接下来,贺老师要带领学生走向何方?在演绎之后,贺老师开启探究之旅。

依据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贺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层次合理且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丁某一家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共同富裕是怎么样的呢?”“那富了以后又会怎么做呢?”等,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分配方式的内容、分配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共同富裕的内涵、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等知识点如剥茧抽丝般梳理出来,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也以其清晰的框架呈现于学生面前。在这里,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者。

三、延伸故事,培养学生使命感

故事的终点在哪里,思品课的根本目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和道德成长,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最后一个故事“幸福成长事”,是贺老师在深度理解课标和教材之后的“再创造”,这样的处理揭开了长江村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展示了一个社会大舞台: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环境。这个延伸出来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而非凡的道理:“成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价值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生。当学生成功或者遇到挫折时会分析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不只归因于个人因素,会分析一个人的成才,既需要机遇,也需要能抓住机遇的能力,“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种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就是一个人情商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总之,贺老师以生为本,结合社会热点,一路演绎幸福故事,一路点燃学生思考、探究的热情,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蕴涵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一堂优质高效的好课。

(宁波市江北实验中学 陈小波)

附:课例6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教版九年级第七课第二框)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材分析】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由“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学会合理消费”三框构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第二框,由三块内容组成:分配制度、共同富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前一框是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是让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那么怎么才能富起来?或者说影响分配的因素是什么?从个人层面来说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从国家层面来是共同富裕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科教兴国战略等,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开辟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同富裕的途径。

难点:1.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及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2.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长江村发黄金》。

【设问】看了这段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表现】生1:长江村真富啊!

生2:长江村真好!

【过渡】想了解长江村为什么这么富、这么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寻长江村的致富秘诀。

幸福事一——小家幸福事

【情境呈现】教师出示长江村的典型代表:丁某在村办新长江集团下属企业从事管理岗位,每月收入约5000元;妻子在同一家企业上班,每月收入约3000元。儿子一家住在江阴市区,他在外资企业做技术指导;媳妇在工业园区附近开了一家小超市。夫妻俩在银行有一笔不小的存款,每年还有利息收入。此外,丁某一家在新长江集团拥有近9000股的股份,每年的股权分红就有3万来元。虽然一家人全年要向国家上缴一笔不小的个人所得税,但生活十分幸福!

【设问】丁某一家工作的单位所属的经济成分分别是什么?他们的收入来源分别是什么?

【学生表现】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出结论:丁某的收入来自工资、奖金、津贴,发给他钱的是村办企业,是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丁某的妻子也一样。丁某的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属于非公有制,丁某的儿媳妇是个体经济,也是非公有制。他们家的收入中除了这些,还有存款的利息,股息分红。

【教师引导】公有制下的分配,工资、奖金、津贴等都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下,丁某的儿子收入主要来自技术指导,即是按技术分配。丁某的儿媳妇管理、经营超市,经营得好,利润就好,收入就多,是按经营分配。利息或股息是因资本的投入才产生的,是按资本分配。

【小结提升】从丁某一家的收入中可见,我国的分配多种方式并存,其中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分配原则,在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而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分配,贡献越大,所得到的分配也就越多。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

【教师引导】分配制度的表述和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非常相似,那两者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学生表现】小组合作探讨: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关系。

【教师引导】丁某工作单位的经济成分是集体经济(公有制),所以在公有制下发的工资、资金等都属于按劳分配。所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由此可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表现】在老师的追问和点拨下得出结论: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分配制度适应基本经济制度。

【追问】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表现】按照以下的图示表述三者的关系。

img48

【教师引导】我们发现这一家人向国家上缴了笔不小的个人所得税,这里的每一项收入都要交税,而且是收入越高,所交的税也越多。当然收入越少,所交的所得税也就越少,月收入2000元以下就不用交所得税了。这从全社会共同和长远的利益看,有什么目的?

【学生表现】学生能理解这一政策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教师引导】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财富在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这也是现在分配制度中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可见现行分配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

【展示】“共同富裕,一是要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要共同富裕,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

【教师引导】(让学生顺着读,再倒着读)得出“社会主义不是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富裕,要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要富裕”。所以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设问】那共同富裕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一样富呢?

【学生表现】各自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状态。

【展示】“共同富裕的标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应的水平,过着富裕的生活;社会成员不存在贫困现象,只有富裕程度的差异;社会成员的收入虽有差别,但不能过大。”

【设问】在共同富裕的标准中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表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有差异,但不悬殊。差别是在普遍富裕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水平达到富裕的程度。

【追问】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是怎么样的?

【追问】使我们的生活水平有更高层次的目标又是什么?

【教师引导】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2050年左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比较富裕和真正达到富裕那还是有距离的。共同富裕比本世纪中期生活水平要高得多了。

【设问】有人说:“共同富裕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同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你认同这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表现】学生认识到不可能同步、同时富裕。

【教师引导】既然不能同时同步富裕,那必然有人有地区先富。我们知道长江村先富了,都发黄金白银了。那富了以后又会怎么做呢?

幸福事二——大家幸福事

【展示材料】2008年长江村实现了“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人人有股份”的富民强村目标。长江村富了不忘“左邻右舍”,积极响应江阴市委、市政府“强村带弱村”的号召,连续几年对身边的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帮扶资金累计达159万元,带领周边的村和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还和安徽小岗村结成帮扶对子,为小岗人尽快致富提供了很多实质性帮助。

【设问】怎么看待长江村富了不忘“左邻右舍”?

【学生表现】学生认识到先富的长江村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和带动作用,先富带后富,后富追先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理清两个问题:通过什么方式方法先富?先富与共富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引导】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先富者这样做,一方面响应了国家号召,帮了“后富”,另一方面也发展了自己。同时也体现了奉献精神。讲奉献、讲回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现行分配制度中特别要关注的问题: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在我国的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处体现着奉献精神、顾全大局的意识。

【小结】所以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设问启思】长江村富而不忘本,帮助贫困村,那是不是只要先富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就肯定会富起来了?看长江村的发展历程。

幸福事三——幸福成长事

【展示材料】1972年长江村从办2只小窑起家,1979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1994年村集团公司开始自己研发核心技术,高薪引进人才。2009年江苏省拨了1亿元给长江村补贴高科技产业项目。发展到如今拥有8大产业、经济总量将突破450亿元。长江村人说:“一靠国家政策,二靠村里科学决策,三靠村民打拼实干。”现在,长江村已经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样板。

【设问】从长江村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国家政府为长江村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学生表现】先从材料中找到与相关的信息“1979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2009年江苏省拨了1亿元给长江村补贴高科技产业项目”,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政策;政府重视科技、创造、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从教师进一步提示中认知:改革开放后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形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为长江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政府补贴高科技产业项目,意味着政府支持科技知识转化为财富。所以我们说,有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低息贷款。

【设问】对于长江村的发展,长江村人认为他们有什么经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学生表现】生1:善于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

生2: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发展经济。这厂规模越来越大,相信生产的商品肯定是市场所需的。同时肯定要合法经营。

生3:村民的积极进取,努力创业,诚实劳动。

生4:重视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从长江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有机遇但更需自身的努力,所以要走向富裕,光靠先富带动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后富者的主观努力,先富带后富,后富追先富,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设问】我们个人以后走向社会,该怎样创造财富?

【学生表现】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教师总结】长江村不仅向村民送上黄金白银,还有送别墅、送股份等“十二送”。看到长江村如此阔绰,村民如此幸福,有人羡慕,恨不生在长江村;也有人嫉妒:同在一个国家,凭什么我们享受不到这些?实际上长江村就是紧紧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艰苦创业,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才有了这样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全国人民也过着日益幸福的生活。现在整个社会已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给我们创造了大量的条件。“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踏踏实实学本领,开开心心奔小康。

(宁波市慈城中学 贺亚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