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问须有一定的目的,方可产生效果。要使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起到好的作用,其关键是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首先,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其次,教学视角也是课堂提问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必须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出现异常的情况,一旦发生更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提问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这是提问能否有利于

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习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课堂教学,为了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则须给予机会让他们进行思考。最普通最简便的办法,便是提出问题。提问须有一定的目的,方可产生效果。概括起来说,在一般的教学情境中,大体上提问的目的和功能有以下几种:

1.引起动机。提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而使之对于课文感兴趣。

2.激发思考。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作用极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学生没有机会自己思考,听教师讲演,只用听觉;阅读教科书,只用视觉。这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微弱;唯有提出问题,使学生不得不用头脑来思考,才可作出适当的回答。

3.考察理解程度。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提出问题,考察究竟,借以反馈,促其进步。

4.形成知识结构。要使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与已习得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其内蕴的关系,进而可产生优良的学习效果。

5.检验学习目标。关于一个课题学习后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或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可提出问题,以便检验。积极的就反馈促进,消极的则指导学生自行弥补或矫正。

6.给予复习机会。关于学习的重要知识,关键性的作用,或与下一课关系密切的理论,教师可提出问题,作为复习或预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7.唤起注意、重振精神。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力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8.总结学习经验。一个课题或一单元课文学习完毕时,往往是可提出问题的好时机,可以借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组织知识,成为系统,欣赏内容的涵义,总结学习经验。

在上述的这几种情况下,教师皆当提出相应的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虽然没有直接联系着创造的行为,但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特点

要使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起到好的作用,其关键是精心设计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具备以下特点:略高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以激发学习的欲望;富有启发性,并能有助于实现各项具体目标;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的明确性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每一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目标明确的提问,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这样就不至于随心所欲提问,甚至跑偏。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回答,引出转化思想,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埋下伏笔。可见,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就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产生直接的教学效果。

2.层次的清晰性

“提问”最主要的不是求得某种答案,而是要求在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求得思维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品德的塑造。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问题的诱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力戒那些“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过于简单的提问,但提问也不可过难。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学情而把握难易的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的欢愉与乐趣。

教师的提问要依据学生心理、年龄、学习的实际(包括文化素质、智力发展水平),既不偏高,也不过低。偏高,内容复杂难度甚大,学生望而生畏;过低,内容太简单,学生思维活跃不起来。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教学提问只有在与学生个人努力发生共鸣的情况下,才是值得称赞的。

3.时机的选择性

首先,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当学生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疑惑不解、一筹莫展时,当学生胡思乱想、精力分散时,当学生有所感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时……都是提问的良机。

其次,教学视角也是课堂提问时机选择的重要依据。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则选准了“最佳时机”。一般是:当教学到达教材的关键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疑难处时,当教学到达的教材精华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矛盾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深奥处时等。

4.方式的灵活性

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如揭示课题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时可采用疏导性提问;深钻课文时可采用探究性提问;单元总结时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品尝精华时可采用鉴赏性提问;复习巩固时可采用归类性提问等。同时,还必须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出现异常的情况,一旦发生更应灵活处置,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从而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新问题,从而化解疑难。

5.内容的针对性

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切忌提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对教学提问来说,掌握重点尤其重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抓住重点,突出要害,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提问,一不要面面俱到、主次不分,二不要频繁、烦琐,才能够以最短时间,创造最佳成效。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的问题,其答案也应在预料之中,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应有所不同。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提一些模式识记、知识回忆、形成联系之类的记忆性问题;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提一些综合应用、分析理解、总结评价之类的认知性问题。

6.诱导的启发性

提问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这是提问能否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教师提问过浅,则学生无须动脑;过深,则学生无从动脑;过淡,则学生无意动脑。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由潜在水平转化到新的现有水平,这对教学提问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中以发展思维为主线,规划教学中的提问,切忌提不经思考随口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问题,教学提问必须有效地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问的内容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启发式提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析疑解难式、求同提异式、辨析判断式、归纳总结式等。

7.对象的广泛性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不同的需要。为了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宜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或学生个别解答、或小组代表回答、或自由竞相抢答,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要先点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更不要只向几位冒尖生发问,而应将答问的机会适当向后进生倾斜。

三、课堂提问的一般过程

1.置境阶段

提问之前创造适当的情景,使提问不是节外生枝,不是突然袭击,而是水到渠成。学生有此心理需要,老师一触即发,这种情景十分重要。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创造好这种情景再进行提问。

2.置疑阶段

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

3.诱发阶段

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教师可查核一下学生对问题是否明确,甚至还可以提示一下思路,这样促进学生回答,协助学生作答。

4.评核阶段

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四、实施课堂提问中的注意点

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如果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要设计好的问题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问答氛围。

2.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注意随机应变,紧紧抓住学生答问热情,使学生愉快、真诚地回答,因势利导地达到学习效果。

3.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面尽可能广一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答问。

4.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注意在方式上应先提出问题,再叫学生回答。

5.在实施课堂提问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良好的提问时机,问在当问之处、当问之时和当问之人,并做到在学生有疑之处发问,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发问,在发现有错误时发问,使学生能正确解答疑问,及时纠正错误,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师课堂提问的导答、候答、理答技巧

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于启发指导学生回答问题,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1.导答技巧

会不会提问,提问后会不会导答,这是课堂教学提问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导答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应变能力,也离不开一些基本艺术方法的运用。

(1)激将法。常言说:请将不如激将。有时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可能无动于衷,而一句激将,却歪打正着,激起一些好胜心较强的学生发言。

(2)鼓励法。在答问出现冷场后用激情的话语直接鼓励学生回答。

(3)挑“战”法。在学生答问都不积极主动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故意说出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

(4)分解法。有时提出的问题过大,学生不容易回答,教师发现后,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

(5)举一法。有些问题,答案内容较多,教师可举一为例,让学生进行“反三”。

(6)留尾法。有些问题,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可再重复一下提问的主要内容及部分答案,留下另一部分答案,让学生续答。

2.候答技巧

候答,指从教师发问,指名回答,直到开口说话这段时间。

(1)候答时间不宜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时间酝酿,过于急促,思维草率,会减低发问效果。

(2)不重述问题。教师复诵,容易养成学生听讲不认真,期待再说一次的不良习惯。

(3)指名普遍。不宜偏重“好学生”而忽视其余,这样能使全体学生都注意反应。

3.理答技巧

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答案或作答后的处理。教师的理答技巧有以下几项:

(1)注意倾听。教师表示关心和重视的态度,对学生具有鼓励作用。

(2)给予鼓励。学生作答行为本身就值得鼓励。对提出正确答案内容者,若及时给予鼓励、赞美,就能激发学习动力。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受表扬与成绩呈正相关。对于素质较高的学生,再辅以富有挑战性的刺激和高标准的要求更有益。

(3)匡正、补充、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必要时由教师补充说明,使问题答案得以深化和升华。学生答问,要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复杂过程,加之学生水平、能力的限制,因而考虑不周、理解片面、甚至答案出错都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不宜简单地中止学生回答,而应循循善诱,反复校正,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力不从心时可加铺垫,平缓坡度。

(4)归纳答案。学生所提意见或作答内容,有对有错,良莠不齐,总结时不妨只归纳出正确的、可接受的部分,其余部分可略而不提。

(镇海区教师进修学校 茅纪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