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新材料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石墨烯。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几乎完全透明,电阻率比铜和银更低。预计2024年前后,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CMOS器件。

(一)世界科技研究热点和突破

当今世界科技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重要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大数据浪潮、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以及能源、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催生新的产业,引发产业革命性变革。对于新科技革命的重大创新突破可能发生在哪些方面,科学预测也不会很准,但是大的方向是可以预期的,具体有八个方面:一是基础前沿领域,二是能源与资源领域,三是信息网络领域,四是农业领域,五是人口健康领域,六是材料与制造领域,七是生态与环境领域,八是空间与海洋领域。

(1)基础前沿领域,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其他领域的结合依然是学科交叉的主要方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脑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交叉结合发展出新的前沿方向,并改变着科研范式;多个基本科学问题面临突破。

(2)能源与资源领域面临再次转型和革命。未来30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将增加56%,受化石能源日渐耗竭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双重约束,现代社会将实现由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向依靠核能、新能源的逐步转变。人类必然从根本上转变无节制耗用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迎来后化石能源时代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时代。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和安全、可靠、清洁的核能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传统资源开采技术,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保障能源供应。能源输送效率、稳定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技术将全面提升,多种能源将实现互补与系统融合,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相结合将产生新型工业模式。

(3)信息网络领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信息技术和产业正在进入一个转折期,2020年前后可能出现重大的技术变革,信息技术将突破语言文字壁障,发展新的网络理论;新一代计算技术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将建立教育、科研、制造、贸易服务、公共治理等新模式。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器件和工艺不断创新,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存储将取得突破。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促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处理方法和应用模式发生变革,促进人-机-物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4)农业领域向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发展。高产稳产、高效安全、优质生产始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题;生命科学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推动农业基础科学快速发展,农业生物学和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已成为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未来农业必然进入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时代,不仅将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等传统功能,还将负担起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提供多样化需求和优良生态环境等新使命。

(5)人口健康领域孕育重大理论突破和产业发展。预计21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80亿 ~ 100亿人,人类将面临传统传染病新的变异和传播,新发传染病如禽流感、心理障碍和精神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等的挑战。未来将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生命和生态安全,通过疾病早期预测诊断与干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方面的研发,攻克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将预防关口前移,走一条低成本普惠的健康道路。人类基因组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调控,特别是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等基本问题面临重大理论突破;传统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健康医学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6)材料与制造业领域凸显绿色和智能。未来30 ~ 50年,能源、信息、环境、人口健康、重大工程等对材料和制造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全球化、绿色化、智能化将加速发展,制造过程的清洁、高效、环境友好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技发展迅速,环境协调和低成本合成制备技术受到重视,材料制造的工艺、流程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发面临新突破,材料更加绿色、高效、可循环利用。新材料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石墨烯。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硬的纳米材料,几乎完全透明,电阻率比铜和银更低。预计2024年前后,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CMOS器件。其未来的应用领域还包括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化学电池、超轻型飞机材料等。在智能制造领域,将从分子层面设计、制造和创造新材料,这种新材料与直接数字化制造结合,将产生爆炸性的经济影响。制造领域需要关注的是3D打印技术,由于3D打印处于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连接点,未来将与其他智能化、人性化生产技术一起,推动整个工业系统的变革。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机器人技术和远程自动交通工具。

(7)生态与环境领域形成全球监测与研究。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系统模拟正在形成,全球生态与环境研究正逐步向可测量、可报告、可评价和可动态模拟的方向发展。

(8)空间与海洋领域向纵深发展。空间探测以月球、火星和小行星探索为主线,向更深、更遥远的宇宙迈进,持续探索宇宙起源、演化、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国际空间站主体建造完成,将不断产生新的科学认知和效益。在海洋领域,围绕国家安全与海洋权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深海探索三大方向,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近海管理体系和走向深海大洋,海洋新技术突破正催生新型蓝色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空间-海洋立体化实时观测已成为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主流。

在上述八大领域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性原始创新都会为新的科学体系的建立打开空间,引发新的科学革命;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都有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加速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

当前,世界科技领域前沿不断拓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图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相互促进融合,成果应用转化周期越来越短,全球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基础科学、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农业和人口健康等领域正孕育重大创新突破,将会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

图1 世界主要科技领域发展预测

(1)领域前沿不断拓展,学科间交叉、融合、汇聚,新兴学科及前沿领域不断涌现。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了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量子力学的突破促使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使化学、生物学进入了定量化阶段,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今天,科学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支持和促进人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内涵。

(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边界日益模糊,并相互促进融合为前沿研究,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如巨磁电阻效应(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发现到成功应用于硬盘读出磁头,间隔仅8年,使硬盘容量发生了从MB到GB、到TB的巨变。

(3)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剧烈,产学研合作也更加广泛,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发展。

(4)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结合的模式倍受重视,转移转化研究、工程示范、企业孵化、风险投资、高技术园区等兴起。

(5)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使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泛在化特征。

(三)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1.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指某个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国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国际产业转移也将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历史上曾出现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第一次:时间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19世纪前70年中,英国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到1/2,国际贸易的1/5到1/4。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内市场、资源等的限制,英国将大量的资金投向法国、德国和北美大陆。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解决了英国的市场、资源等问题,实现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另一方面优化了承接国的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次:时间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美国到日本、德国(当时的联邦德国)。美国把钢铁、纺织等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了日本、德国,自己则致力于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次国际产业转移使日本、德国实现了“二战”之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三次:时间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把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高耗能、污染大的重化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东亚国家或地区,自己则重点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型工业,以及电子、航天等部分高附加值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此次产业转移使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并实现了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型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第四次: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是产业转移的输出地和输入地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输出地有日本、美国,也有亚洲“四小龙”;输入地有东盟四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但主要是中国内地。美国、日本主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将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而亚洲“四小龙”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之后面临着境内市场狭小与生产能力扩张的矛盾、生产成本上升与企业追求更多利润的矛盾、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的矛盾,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转移到中国内地。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承接产业转移是各国扩大开放的快捷通道,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能力的分布很不平衡。接受发达国家转移来的生产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常集中。国际产业转移所必需的前提和条件主要有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成本差异,产业转移国与接纳国之间存在产业级差。此外,还必须有能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载体和环境。新一轮产业转移则是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具体体现。事实上,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二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推进;三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以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四是国际产业转移通常是从进入成熟阶段的技术开始,最终过渡到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2.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中国承接国际转移的现状。

① 制造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一直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导产业,外商对我国制造业实际直接投资额占当年全部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多年来,外商在华投资主要是将中国作为其低技术含量的加工组装基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外商在华投资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初级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尤为突出,已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

② 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

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的梯度性与渐进性,导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一带,已经形成若干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外商投资在地域上的聚集进一步加大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使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能源、环境等资源的巨大压力。区域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由于拼优惠政策,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内耗,出现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③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不同步。

在实际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转移出的产业并不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的产业,而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业。中国企业研发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中国的产业发展更多依赖外来技术的供给,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由于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对技术输出的控制,外资企业采取较为严格的技术控制策略,关键技术仍被跨国公司控制,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外资战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例如,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DVD等产品的第一大生产国,但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无法分享到更多利润。

④ 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以新设投资为主。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新设投资方式,并购方式占的比重很小,只占约5%。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三种,其中以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为主,中外合作经营为辅。1997年,在华的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开始超过合资企业,其后外资强化了对企业的股权控制,外商投资的独资化倾向呈上升趋势。2003年以后,独资方式逐步成为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股权限制的不断放开,并购、重组、股权合作等方式也逐步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渐趋多样化。

⑤ 国际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逐渐加快。

受服务成本、服务质量、转出国的政策限制、产业承接国的配套环境等客观条件的约束,我国服务业以前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不多,规模大大低于制造业。2003年以来,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我国服务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合同外资金额大幅上升。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具体的行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我国服务业中的房地产、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电信、批发零售贸易等行业。

(2)中国承接国际转移的应对策略。

① 腾笼换鸟,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的价值链可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等7个环节,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大多数都处在附加值最低、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制造环节,即处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而其他6个附加值高的环节则被发达国家所控制。这种分工造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创造价值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目前我国应抓住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机会,加速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把握住价值链中附加值更大的环节,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我国应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具有更大附加值含量的环节尤其是处于价值链中较高地位的产品设计等环节转移到我国。其次,应加强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国内增值率和配套率,延长相关产业的国内价值链。

② 挖掘潜力,引导产业中迁西进。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承接相关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其他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如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拥有较低的土地成本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很大空间承接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对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难得机遇。对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某些转移而来的产业和技术设备是相对落后的,但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则是先进的。通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潜力,填补中西部地区原有产业结构中的空白,改变原有落后的生产方式,还有利于实现产业规模效应,并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③ 完善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面对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政府应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为产业的转移和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首先,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应该结合区域的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策划更高端的产业承接项目。出台税收、人才、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并承接更多处于价值链高端产业的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地区管理总部、尽量延伸产业承接的链条,将研发、管理等产品工序与制作、销售等一并引入到国内,促进我国产业的综合发展。其次,对于中西部地区,出台促进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对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工业园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对工业园区和示范区的经济发展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通过以上措施,使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来的产业在中西部地区落地生根,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3.国际新兴产业发展动向

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大新型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投入,遵循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力图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把握全球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权。

欧盟2012年发布新版欧盟工业政策,大幅增加对影响未来发展战略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优先发展清洁生产中先进制造技术、关键使能技术(KETs)、生物基础产品、可持续产业政策与原材料、清洁车辆和智能电网等六大领域战略高新技术。2013年6月,英国政府出台《投资英国未来》,重点推动高速路网及交通运输装备、大数据、机器人、超高速宽带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发展。德国2010年7月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重点发展气候 / 能源、健康 / 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五大领域。法国政府2013年12月发布工业优先发展领域,重点支持信息、通信、能源、健康、先进制造等。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重点支持基础建设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2010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美国国家宽带计划》(2010)、《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2010)、《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1)、《美国创业计划》(2011)、《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12)、《跨部门网络和信息技术研发计划》(2012)等,以创造高质量就业并增强国际竞争力。

日本政府2009年12月30日公布到2020年的“增长战略”基本方针,着重拓展有望带来额外增长的六大领域:环境及能源、医疗及护理、旅游、科学技术、促进就业及人才培养。另外,日本政府还把信息通讯、节能和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发展重点。2013年6月发布《日本复兴战略:日本回来了》,涉及健康服务业、清洁能源供需、下一代基础设施等。

韩国政府2013年4月提出实施“创造经济”战略,力图实现从“追赶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领先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新设立的未来创造科学部启动“十大创造型新兴产业”项目,内容涉及卫星影像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干细胞技术和未来新材料技术等;分阶段废除移动电话入网费用,支持通信产业发展;制定《云计算发展法》,建立大数据分析中心,并建立基金以培养网络内容产业。

4.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调整,国际产业转移进入新的阶段,又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知识化、高度化步伐日益加快。为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更高附加值、创新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将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并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知识化有进一步加强的态势。

(2)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对外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目前,跨国公司突破了原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单一形式,实施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战略,投资形式大致有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建立战略联盟、贴牌等。与在国外投资新建企业相比,收购合并国外企业时间短、见效快,能充分利用收购企业的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因此它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正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成熟产业,为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另一方面,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也能加速完成本国的工业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跨国公司采取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这在客观上也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东道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多种途径。

(3)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传统国际产业转移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当代国际产业的转移除了制造业以外,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新的热点。例如,金融保险、物流服务、电信业、技术咨询、研发设计等都出现了跨国界转移的新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带动,一方面是因为服务企业本身有跨国界经营的冲动。东道国往往劳动力成本较低或者市场潜力巨大,跨国经营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趋势使输出国海外投资扩张、海外市场扩大,使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提升。

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他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至低成本国家;三是战略合作或者联盟,即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为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业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

(4)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

由于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一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往往会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跨国公司从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改变以前单一的产业转移模式,转而对与转移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也进行投资,如在产业转移承接国投资设立跨国公司所需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跨国公司除了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外,对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设计等也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这种新的产业转移趋势是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区位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它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全球化网络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资源,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也使得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空前扩大,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5)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借助于信息技术而进行全球开发、生产与物流的指挥和协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已发展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要承担者。最近的估计表明,遍及全球的6.5万家跨国公司支配着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控制着全球1/3的生产和2/3的世界贸易,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着海外直接投资的90%,国际贸易额60%,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专有权和70%的国际技术转让。发达国家的跨国经营推动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原有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国际化,传统贸易形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和利用跨国公司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促进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发展中国家接纳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契机。因此,跨国公司不仅主导着国际产业转移,而且影响着全球产业分工。

(6)国际产业转移的“高技术化”特征日趋显现。

在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加快以及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今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加快成本回收,缩短从研发到赢利的周期,发达国家不仅将高新技术产业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且将配套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研发外移,甚至有些高技术产品生产线刚研发出就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国际产业转移这种“高技术化”特征将日趋明显。

(7)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包括生物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跨国公司不再囿于传统的以寻求比较优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动机而向外转移某些产业,开始注重全球市场布局、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在坚持对东道国封锁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向东道国转移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自己则加大研发力度,继续在新技术方面领跑世界。

(四)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和科学技术“原始积累”能量释放相结合,引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由新能源、生物、纳米等领域的群体性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信息技术与各产业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既给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一,新技术革命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先后经历了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等几波创新浪潮。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和变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的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工业、能源、农业、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变革,推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产业变革,形成高效能计算、宽带网络、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太阳能电池、纯电动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领域,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新的制造业范式和商业模式加快形成。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制造范式发生新变化,传统的“规模化、多元化、标准化”和以成熟主流技术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转向“灵活性、多元化、分散化”和以创新技术为支撑的生产方式,向客户提供“最终解决方案”,使价值链增值中心从生产环节转移到服务环节。与新的制造范式相适应,商业模式创新风起云涌,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免费搜索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兴商业模式迅速涌现,互联网金融、新媒体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和产业跨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

第三,新的产业变革与制度创新互相调试。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调整和变革是推动新的产业变革的制度条件。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经济活力,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对产业制度安排进行系统性调整,包括调整政府政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政策上为产业变革创造新的政策环境;创新企业组织制度和治理结构,从微观基础上为产业变革创造新的市场环境。没有这些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产业变革就难以形成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势。

第四,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继续深刻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寻找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支撑点,加快突破先进制造技术来驱动制造业发展,抢占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继续强化产业链高端地位,进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升级和对外直接投资,延伸、扩展产业链,力图突破传统国际产业分工对发展空间的约束。新兴经济体依靠比我国更低的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从而替代和挤占我国的市场份额。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两头挤压,面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局面。

第五,新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欧美国家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奥巴马政府的“绿色新政”中,新能源开发利用及能源改造投资几乎占全部新政计划投资70%以上。与此同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改造推行绿色建筑,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当前,新的产业变革正处在孕育和突破阶段,各国基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为我国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百年一遇”的机遇。新的产业变革,有利于我国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等新兴领域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在更高起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此同时,我国原有的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新的优势短期内又难以确立,新的产业革命也带来新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领域,我国仍有较大差距,而且面临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壁垒和技术封锁,要在操作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领域打破现有垄断格局,难度很大。

在既有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是加工制造中心,是世界工厂。但“第三次工业革命”为发达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战略机遇,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我国原有的赶超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面临被封堵的风险而需要调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受到影响。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强化对技术、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控制技术转移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无形资产优势。“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技术的突破发展,很可能是影响未来中国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全球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技术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