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作为记忆文本的反思

新闻作为记忆文本的反思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当我们将新闻记忆视为一种历史记忆的档案严肃对待时,对新闻记忆的反思显然是必要的。新闻媒介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经济基础服务,而新闻报道则是新闻媒介服务和作用于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途径及手段。

新闻是媒体对于社会信息系统化的采集与存贮,事实上也不存在媒体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能如此专注于对民众生活与社会运行的记录与传播。我们别无选择地回溯新闻媒介的记忆,发现新闻的记忆不仅分门别类,而且充满了各种社会细节,它们或许零散琐碎,但在宏观的视野下新闻确实呈现了一个尽可能具体的社会图景。并且这幅图景以客观真实为标准而书写绘制,人们很难去质疑新闻记忆的客观性与准确性,甚至很少去质疑当下或过往新闻记忆中是否有夸张或不实之辞。

新闻报道无论在叙事的要素、逻辑,还是在符号和语言上,都是以客观呈现社会现实为基准进行限定和选用。在新闻报道要素上坚持“5W”标准[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保证了新闻事件的完整性;在新闻报道原则上要求真实、客观、中立和平衡,限制了新闻从业者主观能量的任意释放;在新闻语言上要求准确、简洁、鲜明、生动,则可以减少新闻表述上的偏差。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新闻记忆同新闻生产一样,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准确的原则,还必须严格遵循全面、平衡的原则。“全面性和平衡性原则既是对融合新闻生产主体的要求,即价值公正、立场中立、不偏不倚、不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不故意歪曲事实;也是对被报道客体而言的,即新闻报道要注意关注事件的方方面面、正反双方、大事小情,防止以一种真实掩盖另一种真实,以某个真实的侧面遮蔽整个真实的事件。”[50]即便如此,单一新闻报道中还是有可能出现个体的偏向,甚至新闻报道本身就是新闻从业者语言与思维的编码,但是不同媒体、不同新闻从业者对同一事件刻意保持的差异与多元,也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和弥补记忆的偏差和缺失。

但我们是否就真的可以不假思索地将新闻记忆视为当下或过往社会的现实图景呢?尤其当我们将新闻记忆视为一种历史记忆的档案严肃对待时,对新闻记忆的反思显然是必要的。

1.作为集体性生产的新闻

在媒介融合和全民传播的时代,“新闻产品不再是个人创造的作品,而是集体共同完成的产品。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这一流水线上的所有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工权、参与权和发言权”[51]。过去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将名记者的光辉事迹作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和案例,主要培养学生个人单打独斗的能力和本领。今天的新闻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单一路径向高度集约化的融合生产路径转变和演化。报纸、网络、电视等不同媒体平台之间人、财、物、信息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协同生产使得采编人员、客户、设备和新闻资源实现集约化使用,实现媒介产品的广度、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达到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经济规模化”[52]。融合新闻生产者不再按照单一路径和模式完成新闻产品的生产、记忆与传播。他们不再是独立的新闻生产个体,而是基于共同的目标组成的有分工、有协同的新闻生产集体,因而他们需要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甚至需要更多的团队训练,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新闻生产和媒介记忆的团队工作中去,更好地在集体中体现个人应有的价值。

2.作为商业消费品的新闻

很少有受众将新闻视为一种消费品,甚至新闻媒介也对自己所制造的产品的商业属性讳莫如深。新闻媒介往往将自己描绘成中立的旁观者或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但事实上新闻作为新闻媒介的产品就是一种立足于当下的消费品,“一个总在损耗的消费品,它必须每天更新”[53],“如同面包或香肠,是某种人造的东西”[54]。客观真实可以是新闻产品的特殊属性,甚至可以被视为新闻的生命,但其本质上与电影、连续剧甚至广告这些媒介产品没有区别,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是新闻实现商业价值的基本逻辑,也是新闻媒介新闻生产过程的根本驱动力。

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与满足可能是多样化的,但也绝对是具有排他性的。一方面,受众对现实生活中紧张和冲突的焦虑、对社会中新问题的不解、对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迫切,甚至社会群体间的社交,都可能造成独特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受众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常态、对按部就班的社会运作,甚至对缓慢的渐进式的社会发展都不感兴趣。因此,媒介组织在受众需求的驱动下,也必然热衷于追逐那些偶然的突发事件、离奇事件,那些夺人眼球、可以引发信息消费的社会信息于是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流。而对于以这些信息为主要内容而编织的社会图景,显然很难从宏观层面将其视为某种客观真实的社会呈现。

3.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提出著名的观点:“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5]社会中所有媒介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范畴,新闻媒介也不例外,而新闻报道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新闻媒介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经济基础服务,而新闻报道则是新闻媒介服务和作用于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途径及手段。当然,新闻媒介并不同于国家机器,新闻媒介不具有强制性,但“新闻媒介的记忆,也即最主要的使命是报道和传播新闻,并且在报道和传播新闻中确立自己的方针”[56],新闻组织与新闻从业者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观点与意识包藏在新闻报道之中,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媒体凭借对以往或现实世界的象征性表征赋予群体(或个体)意义,形成对历史或现实的感知与记忆,从而取得共识。”[57]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影响下的新闻媒介产生的必然是不同内容与形式的新闻报道,呈现出的也必然是截然不同视野下的社会图景。

显然,新闻作为媒介记忆的一种类型创造了人类记忆存贮的独特空间,繁荣的新闻行业极大地强化和提升了人类记忆记录与传承的深度与广度,并且新闻行业对客观与真实的不懈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作为记忆文本的完整性与可靠性。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新闻本身并不担负记忆或历史的责任与义务,即便新闻从业者可以将历史使命视为一种更为严苛与神圣的职业追求,但也不可能突破新闻本身的局限性。事实上,所有新闻的记忆都是一种当下的、现实视野下的记忆,它们或许也有回顾与展望,但那也是现实原点下的拓展与辐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